巧用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

2017-05-31 06:50徐用东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操作引导变化

徐用东

[摘 要]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学生理解得快,接受得快,学习效果自然好。因此,如何用教师多样的“教”来促进学生的“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操作;引导;变化;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91-01

数学是一门锻炼人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的学科。数学教学有其独特的价值,教师要发挥数学的学科优势,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让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感受

教師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听,还要让学生动手做,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体验,在体验中收获成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教学“克和千克”时,在讲解前,我先开展了一个“掂一掂”的小活动,要求学生动手掂量身边的物体,让他们对重量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同学们,请你们拿出书包和数学课本,拎起来掂一掂,感受一下是书包重一些还是数学课本重一些。”学生开始掂书包和数学课本的重量。接下来,我又提出要求:“同学们,现在将你们的文具盒和铅笔拿出来掂一掂,比比看谁比较重。”“掂一掂”的小活动使课堂氛围变得异常活跃。此时,我再引出“克和千克”的相关概念。为了让学生对“克和千克”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我还准备了天平,通过用天平称量相关物品的重量,让学生感受“克和千克”的重量。

除了讲解概念知识外,我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强化了学习体验,学习的积极性也变得更高,有效理解了知识。

二、发挥引导者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缺乏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不愿主动思考,思维变得僵化。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变得丰富。教师需更新教学理念,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讲完基本概念后,我设计了一个“画一画,再计算”的环节:让学生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半圆,并画出这个半圆的对称轴,再计算出半圆的周长。学生很快就画出了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半圆,并根据所学的知识求出了半圆的周长。为了提高学生对公式的运用能力,我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我发现火车站有一个圆形大钟,这个大钟的时针大约有40厘米,请你们思考,经过6小时,这根时针的针尖走过的路程是多少厘米?先想到的同学可以举手告诉老师。”课堂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学生在探讨如何计算,五分钟过去了,还没有学生举手。我想是学生需要帮助了,我环视了一圈教室,说:“大家想想,时针绕一圈走过的轨迹实际上是一个什么图形呀?”生回答:“是圆。”我接着引导:“那既然是圆,我们是不是可以联系到圆的知识进行解题?”

我引导学生将这个大钟看成是一个圆,学生很快意识到可以将时针看成圆的半径。最后,学生结合钟表方面的知识,可知经过6小时,时针针尖走的路程为圆一半,从而得出结果。我将生活问题有效地转化成了数学语言,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圆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变换情境,使学生产生思维冲击

优秀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不断带给学生思维冲击的课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仅要对一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还要有意识地变换问题情境,用变化带给学生思维冲击。只有在不断的变化中,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才能得以提高。

如我听了一节“圆的周长”的公开课,讲课教师在习题设计上表现出了很高的素养。首先,教师给学生列出了一些基础问题,当学生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后,教师开始变换情境:从课本中的圆到教室里的时钟,从圆形蓄水池再到圆形跑道。他对同样的知识点进行多样的变换,让学生掌握其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不仅如此,教师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去编写相关的题目。学生受到刚才的启发,创编出多种多样的题目。

教师利用了变化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思维冲击,并在学生遇到困惑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变化的规律,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一道题,还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总之,多样的教学方式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探寻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用多样的“教”促进学生的“学”,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责编 韦 迪)

猜你喜欢
操作引导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鸟的变化系列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