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壮素在杨树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2017-05-31 09:09许灿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培养基试管杨树

许灿

摘 要 在现有组培技术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矮壮素(CCC)在提高杨树组培苗质量中的应用。试验中矮壮素设置5个浓度梯度,接种后试管苗置于光照8 h/d,光强2 000 Lx条件下培养,观测并记录其生长情况和农艺性状,约60 d成苗出瓶。移栽炼苗后,结合成活率,研究得出矮壮素对培育健苗的最适浓度为150 mg/L。

关鍵词 杨树;组培;矮壮素

中图分类号:;S792.11;Q94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03.065

植物组织培养是基于植物细胞全能性发展起来的成熟技术。植物组培技术能够保存母本的优良性状,可应用于苗木快繁、无毒苗木培育和种质资源保存。杨树为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植物的通称,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与寒带[1],广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重要的绿化造林和经济树种,在生态建设及水土保持中有突出作用。随着世界木材需求量的增加,杨树作为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经济价值日益显现[2]。故利用组培技术快速繁育优质的杨树种苗,对造林经营乃至我国沙漠化防治具有重大意义。矮壮素具有矮化植株,增加幼苗茎干木质化程度的作用,研究表明培养基中适量添加矮壮素可使组培苗矮化变粗,抗性增加。现于杨树组织培养技术的基础上,以提高杨树试管苗质量为目的,利用矮壮素进行试验,为杨树育种和生物技术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组织培养

1.1.1 培养基

采用1/2 MS培养基,添加0.05 mg/L NAA,30g/L蔗糖,5.3g/L卡拉胶,pH值调节至5.8~6.0[3]。

1.1.2 分组设计

分5组(A1~A5)进行实验,设置5个矮壮素浓度梯度,分别为,A1:0 mg/L;A2:50 mg/L;A3:100 mg/L;A4:150 mg/L;A5:200 mg/L。每组接种48个生长状态相似的杨树芽,置于光照8 h/d,光照强度2 000 Lx条件下培养60 d后,将具有2~4条根及两三片真叶的幼苗进行移栽炼苗。

1.2 炼苗移栽

移栽基质要求土质疏松、通气良好、排水通畅,故采用腐殖土、细沙、马粪、蛭石、草木灰的比例为5∶2∶1∶1∶1[4-5]。移栽时洗净苗木根部培养基,用0.1%ABT生根粉溶液浸根5 min,并用多菌灵溶液蘸根。移栽后保持26 ℃恒温,相对湿度85%;架设遮荫网,柔光散射炼苗10 d,后将苗木移到太阳下,但应避免正午阳光直射。30 d后苗木已基本长成壮苗,移栽大田30 d后统计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适量添加矮壮素可提高出瓶苗质量。当矮壮素浓度在0~150 mg/L时,随浓度增加,株高随之降低,地径随之增大,说明矮壮素浓度在0~150 mg/L时,对茎伸长的抑制作用和对茎横向生长的促进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矮壮素浓度为150 mg/L时,出瓶苗木质量最好,表现为试管苗成苗率最高,平均地径最粗,苗木移栽成活率最高。培养基中矮壮素浓度为200 mg/L时,培养1周后发现根尖生长点出现变红坏死现象,吸收能力降低,苗木长势差且易折断,成活率显著降低。

3 讨论

低浓度的矮壮素具有降低植物蒸发量,提高抗性,增加茎干木质化程度的作用,而随着浓度增高,矮壮素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最终表现为毒害现象。试验表明在杨树的组织培养基中矮壮素最适浓度为150 mg/L,可显著提高杨树试管苗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忠涛,孙乐智.我国的杨树资源与开发利用[J].林业建设,2001(5):21-24.

[2]尹伟伦.中国杨树栽培与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汪建亚,蒋祥娥,蔡桁.山地杨快速繁殖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04(S1):1-7.

[4]韩玉琴.山新杨微繁殖工厂化配套生产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2):59-60.

[5]郑进,康薇,洪华珠.中嘉8号杨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23(5):19-2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培养基试管杨树
跟踪导练(五)
三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选择性分离培养基的检测效果比较
高跟鞋
试管难题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云芝生长状态影响的研究
冬季的故事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紫薇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红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