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5-31 08:22陆晓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多元化小学

陆晓华

【摘要】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德育教育,学校需要强化德育工作,构建学校内外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尽量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本文系统阐述了当前小学德育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德育重视程度不足、德育内容创新欠缺、家校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方法不够新颖等方面的问题,从提升学校重视程度、注重家校合作以及教学方法多元化等方面提出了德育管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德育管理 小学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65-02

伴随着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的思想不断腐蚀着青少年学生,有的甚至对青少年今后的价值取向产生重要的影响;优秀的审美情操、伦理道德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逐渐减弱,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更是呈现出了逐年提升的态势。打架斗殴、离家出走的情况在青少年中屡见不鲜,严重的阻碍了中小学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小学德育管理的实效性被大大降低。社会各界对于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给予极大的关注。

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化工程,想要完善小学德育并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它要求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之间的共同努力、相互协调,常抓不懈。鉴于此,笔者通过在小学教师岗位上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切身体会,对我国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以期能够探寻一些提升小学德育管理的途径与措施,为全面开展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一、小学德育管理概述

(一)小学德育管理概念

小学德育管理主要是指德育工作的领导、德育工作者、管理机构,使用组织、计划以及指挥等基本管理手段,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从而实现教育任务与目的的创造性活动[1]。对小学德育管理进行优化,完善德育工作方法,能够有效充实小学德育管理的内容。

(二)小学德育管理的特征

首先,教学对象可塑性。赫尔巴特认为儿童阶段是青少年塑造性格的主要时期。对于刚步入学校生活青少年对于所有事物都保持着好奇心,他们仿佛就是一张白纸,对他们开展德育管理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可塑性会随之降低。所以,教育者需要抓住这一特征,充分发挥育人的功效。

其次,教育者情感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升情感性,有针对性的加入一些具有情感场景,充分激发与满足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要,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的内容。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情感需要。

最后,教学内容形象性。教学内容形象性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更加的形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容易拉近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主动阅读材料;此外,教师开展教学的时候要使用简单易懂而又生动的语言将德育课程描绘的更加生动,使得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这样才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心灵需要。

二、小学德育管理存在问题

(一)德育重视程度不足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我们教材内容依然不够明确,很多教师始终认为小学生智育要比德育重要,所以,并没有深入研究德育工作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对于德育知识不够了解。当然现在这种情况的产生和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无法认清德育工作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欠缺对德育理论知识的掌握。

德育内容需要按照时代不同而提出不同的要求,需要符合当前社会上的主流思想,在不同的阶段,德育工作的内容也要有所区别,需要符合時代发展和时间要求。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依然是照搬传统的理论知识,将德育工作当做是工作的任务,教师讲解不够深入,学生自然也不会认真的思考,这种传统教学形式造成了德育工作效率较低。

(二)家校联系不够紧密

小学德育工作内容过于成人化,不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严重脱离了实际的情况,这种现象会约束德育工作的发挥。网络信息普及化以及全面化对于学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因为父母工作过于繁忙,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以及一些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的问题,使得德育工作中家长和学校之间缺少联系,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教学方法不够新颖

很多学校的德育教学方法非常陈旧,小学各个年级德育工作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基本相同,过分重视教学的形式,不关注教学内容,还在使用一言堂的教学形式,教师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活动,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德育教学的目标,教学效果也相对较差。

三、小学德育管理对策

(一)学校提升重视程度

学校需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只有教师与学校领导认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学生的德育水平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学校能够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将德育教育贯穿讲座始终,将思想心德教育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内容,做到德育和智育之间的有效统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培育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与此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值要符合学生所处年龄段的平均认知水平。

(二)注重家校合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连接点,教育离不开学校,但教育不能仅仅只靠学校,家长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也是孩子成才成长的终身教师。科学的家庭教育对于提高社会总体素质、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必须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国内外多年来的教改实践充分表明,教育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进行重大改革的,必须依靠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家校合作是利用社会力量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让更多的家庭成为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环境,成为健康的理想的学习型家庭,从而使“家校合作”深入人心,让素质教育走进千家万户,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质量办学、高标准育人、高水平发展的目标。

父母一直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与楷模,所以,开展德育工作需要将学校与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家长需要配合教师所开展的德育工作。教师也要积极的和家长交流,使他们能够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德育情况。一些学生在学校会表现非常好,可是一旦脱离了教师的监督,就会表现出很多的恶习。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家长的管控力度不够。加强家校之间的互动不仅能够提升家长的责任感,对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的组织家长与学生之间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使家长能够发现孩子潜在的品质。与此同时,德育工作还需要使用科学的管理形式,家校之间实现共同管理,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将德育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

为了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掌握学校的教育规律,保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家长家教的能力和水平,有效地保证家教质量,尽可能地减少家庭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如通过家长委会招募家长志愿者、校外辅导员、家教专题学习、亲子活动同乐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增强亲子感情;还可以利用网络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班级博客、老师博客、校讯通、QQ群、微信群、邮箱,建立家校联系的新平台,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

教学方法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过去传统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的时候采用多元化教学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激发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主动的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德育的教学效果。比如,将生活作为主要切入点的教学形式,德育工作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把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平时的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的生动化、具体化,从而将德育渗透在教学内容之中,提升学生积极性和兴趣。春秋游是学生最期盼的活动,游览观光、机动游戏是最方便的选择,但是如何给春秋游赋予教育意义,让学生真正走向自然体验生活感受到劳动的意义呢?可以组织一次春耕插秧,战地野炊活动,让孩子们获得一次非一般的体验,活动中开展插秧能手、快乐厨师、快乐摄影等多项有意义的活动,既让孩子们度过了愉悦、难忘的时光,又培养了孩子们友好交往、互相谦让、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活动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融入实际问题,使得学生能够懂得德育教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体现出实际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基础,深入的挖掘德育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小学生日常生活特征以及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感受以及体验生活。比如在《生活中的垃圾》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能够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指导学生思考这些垃圾所带来的各种危害,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垃圾的价值,结合生活中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通过这些问题的指引,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废品,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仔细的思考,如何赋予这些物品价值。这样学生道德素养就会有所提升。这种提升是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体验,而不是教师所强加的。

四、结语

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以及家庭之间的有效配合才能够实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细致的开展这项工作,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栋梁人才。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才能够针对问题展开实践探索,这样才能够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與时俱进,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彪.浅谈小学德育工作的管理[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2(4):7-8.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多元化小学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