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策略建构与实施

2017-05-31 08:22岑玉池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7期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能力策略

岑玉池

【摘要】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整本书 阅读能力 策略

【基金项目】此文为2015年度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语文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论文。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89-0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2001年7月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阅读的性质有这样一段表述:“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本文论述的主题是在初中语文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研究,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启发学生思维,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以课标为指导,保证阅读规范化

现在的大多数的中学生把关注点放在外部世界:追求物质的享受、追求网络文学及影视作品的刺激。应试教育、教师与家长的功利思想使得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令人堪忧,学生的阅读,较多停留于课本, 能阅读完两三部名著就很不错了。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研表明,从“完整阅读过的课外书(不含杂志)的数量”来看,在义务教育结束阶段,学生完整读过1—5本书的仅占18.7%,读书不到10本的更是占到了42.9%!

如何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定位和要求,扎实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首先,要明确课外阅读的课程地位。以課标为指导,把课外阅读纳入到课程计划中,把整本书的阅读课程化。每周一节或两节的阅读课,保证学生有足够自由阅读的时间,阅读课上教师进行名著导读、介绍阅读方法。

其次,推荐阅读书目,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学生选择书目的借鉴,向学生发放《中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如初一年级的有:《童年》、《昆虫记》,初二年级的有:《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初三年级的有:《格列佛游记》、《水浒传》。

学校教师还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认知特点,选取健康,积极向上的著作,布置阅读范围,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譬如根据初一学生阅读兴趣还未脱离孩子的童真和稚气的特点,可选择一些童话类的书本,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也是这个年龄的学生感兴趣的。到了初二初三,随着他们思想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可推荐更多的书目让他们广泛地涉猎小说、散文、诗歌各个领域。在推荐书目时还可推荐一些优秀的读书网站,如“中华读书网”等。

二、以活动为契机,保证阅读趣味化

(一)以“交流展示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组织同学开展“班级读书会”,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

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由老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利用课内外的时间阅读,然后在班上进行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很多样:可以是精彩片断表演、好书推荐、读书心得分享、说感觉、评人物、品读佳句等,让学生充分施展才能。“班级读书会”使每个学生均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读书兴趣自然而生。

(二)以“竞赛评比活动”维持阅读兴趣

评比激励,给予学生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既有利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得以强化,又有利于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以便采取分类指导的策略。

竞赛评比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评“作品”, 开展书签制作、读书笔记、报刊剪缉、读书手抄报、读书成长册等书面作品征集评比,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适当的奖励;另一个层面是在学期末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进行综合考察,进行“班级阅读之星”、 “读书状元” 以及“读书活动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这样既表彰了先进,树立了典型,又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在校园中围绕读书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交流、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不知不觉中加大了阅读量,可谓一举多得。

三、以课堂为阵地,促使阅读有效化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课外阅读就是学生“自由阅读”,单纯依靠学生自己的“读”,而取消了教师的“导”。

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是建立在老师的指导上,整本书的阅读不仅是学生的语文课外活动,而且更应是在语文老师指导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阅读行为。

为了使阅读更有效,我们把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主渠道放在课堂上,根据教学规律,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运用积累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都有自己的收获。

(一)阅读课型的创新

在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中, 我们可以设计不同课型:朗读课型、学法指导课型、文学欣赏课型、活动课型、积累课型、整体感悟课型、自主阅读课型、思维训练课型、探究课型、单元组合课型等。

课外阅读指导的模式是多样和多变的,不管何种模式,其目的都是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阅读,让学生读出个性,读出自我。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

布鲁纳课程结构理论指出:“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应该超过和不限于它可能带来的兴趣,而在于它将来为我们服务。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容易。”我们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是想通过阅读任务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将十分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

因此在学法指导课上我们立足于阅读基本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速读,并且要知道阅读的书籍不同,阅读方法就不同,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方法也不同,课堂上教会他们如何浏览,精读,跳读,旁批等。

(三)阅读效果的反馈

为了引导学生提升课外阅读层次,我们着眼于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会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对课外阅读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课外阅谈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通过发挥激励评价功能,让课外阅读走向更深层次。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学科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研究,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活动形式符合学生心理,相信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并且能营造校园读书氛围,让读书渐渐变成一种自觉行动,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儒敏《谈谈阅读兴趣的养成》2005年10月

[2]管春华《初中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初探》《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年7期

[3]王红梅《大数据背景下课外阅读转型的思考》《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11月

猜你喜欢
整本书阅读能力策略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