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教育观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下的应用

2017-05-31 08:22王曼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改革

【摘要】后现代教育观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批判性的特点。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中,引入后现代教育观理论,有助于独立学院因材施教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同时该理论对于改革过程中多元化评价机制的构建、大学教师自身发展都起到了积极、开放性的作用及效果。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观 大学英语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104-02

1.单位简介及改革背景

(1)单位简介

沈阳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化工、电子、信息、机械、材料、经管等方面应用型、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為主的全日制本科学校。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战略,与国外多所院校展开了长期合作办学、海外实习、寒暑假夏令营、游学项目等。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培养的要求,保证不同学生对外语水平的不一样的需求,为学生步入社会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院在2015年对大学外语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教学改革。

(2)改革背景

第一,2007年9月26日教育部发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学英语是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提出了英语教学要有多样化教学模式,强调个性化教学和自主性学习。我院在2015年9月对2015级新生进行分级考试,并进行分层次教学。英语教学改革之分级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外语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英语强、专业精”,根据专业人才的需要和专业特点来建设新的个性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第二,改革前,我院大学英语课程在面向学生进行英语教学输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课程内容设置统一单调,不能全面做到因材施教;很多独立院校学生依赖性强,由于学生们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口语听力存在很大的不足,在教学中很难与老师进行交流,形成恶性循环,使我校很多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望而生畏。

第三,以往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封闭而不开放,缺乏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 更多是一种独白式的权威教育,而检验教学成果的手段往往只是单一的试卷,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应试不能促进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抵制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改革后,我们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和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2.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的理念与模式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 世纪中期的“后工业社会”,1985年弗·杰姆逊教授在北大进行“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专题授课后,我国才有了后现代主义的概念。80 年代后期,教育家和教学论学者陆续接受了后现代主义教学论的宗旨,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后现代主义教学思潮。

(1)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教学目的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是建立在对人全面教育批判基础之上的,它认为“完人”教育忽视了人的特长发展,忽视了人在现实社会中所涉猎的领域是具有的局限性的。任何人都不具备全面发展,任何人也没有精力进行全面发展。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认为,学校的教学目的不应被条条框框封锁,把知识输出给学生当作一门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本领。

(2)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教学过程及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英语模式就是将英语的词汇、语法、语音、语义进行课堂模板式的讲解,并将之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短文阅读的形式予以应用,在学期末以试卷形式进行测验检测,这种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没有实质的提升,理论知识不能够转化为现实应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一门语言学习,这只是被动式灌输理论知识。我院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充分运用后现代教育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原因。通过实际教学,我院对大学英语课程需求改革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输入与学习者将来必然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及特定环境可能给学习者在未来工作带来的特定心理状态等之间的联系;二是我院学生的学习需求, 包括学生已掌握的和欠缺的知识结构和人文关怀,并且分析哪些是学生喜欢或最易适应的学习方法,分析我院学生学习的动态性、差异性、多样化及可变性等特点,根据学生需求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不拘一格。

(3)多元化评价机制对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的运用

传统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法单调、评价标准呆板、评价目标过于量化、过分注重总结性评价以及评价过程中的“独白”化等。这导致了大学课程评价只重视对知识领域纸笔可测性内容的考核,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自身成长的评价,忽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感悟及体验的评价。美国评价学者派特主张,评价时应把需要使用评价结果信息的各方面人员邀请到评价活动中来,请他们提出对评价的要求和建议,以使评价结果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评价的多元化既体现为主体的多元化即多元主体参与,又体现为评价内容的多维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等。在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程中,我们将课程设置、实施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到评价的范围之内,强调评价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评价方式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师生互评、他评结合;定性定量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等。

3.改革方案与改革成效

(1)明确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我院在改革过程中,对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方面按照目标需求的设定,尝试从知识型、语言技能型、适用性和实用性角度出发,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材施教的多学科协调和交叉发展模式。在改革的过程中,根据后现代多元化的指导思想,我们在使用教材时遵循了层次性、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我们选择了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和E体英语,与此同时根据我院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我院还自主编写了补充教材,使得“教材活化”。

(2)完善了分级教学下课程学习与评价方式

在我院,改革分级教学模式下分为A、B 级教学班。A 班的授课采用自主学习和教师课堂引导相结合的模式,增强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外知识输出。B 班则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巩固基础的同时,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就教学评价方式而言,我们按后现代教育观的评价观念,建立多元、开放化评价体系。根据A、B级分级教学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系统的评价目标、评价工具、评价方式,评价信息及评价结果等。此外,我们强调评价内容由知识的传输与接受转向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评价方法也由传统的定量分析转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3)提高英语教师素养和明确自身角色定位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完全的主导者,而是组织者和合作者,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活动的各环节中,教师对时间、空间、深度、广度等起着组织调控的作用,并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情感、心态、接受程度等方面去组织、调控课堂。现在大学英语教材题材广泛,涉及很多跨国文化知识,如果教师本身对这些知识不太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会陷入“照本宣科”状态。在分级教学改革环境下,大学英语已经建立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教学组织方式,教师需要担当起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管理者和开发者的角色。我们在掌握多媒体技术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的同时要开发教学课件,并将它们融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的学习环境。

4.结束语

综上,在分级教学改革环境中引入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可以实现英语课程教学的自我建构,根据每个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状况、个体特征的差异进行大学英语授课,同时多元化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对激励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有促进作用,它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与优劣层面,采取措施,提升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培育其英语语言的多元创新思维。而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要更新观念,转化角色,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和技能,能成为改革的中坚量。

当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为课程开发和建设提供保障性工作。

参考文献:

[1]洪晓楠,杨海艳.论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特色[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谈忐.后现代主义视角的现代理性主义观照[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

[3]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

[4]项伙珍.关于我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5]李婷.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高職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作者简介:

王曼(1982.12-),女,沈阳科技学院英语教研室主任、讲师。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