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7-06-01 16:57杨卫华董介正李秀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34期
关键词:氟西汀认知功能

杨卫华 董介正 李秀荣

[摘要] 目的 觀察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0例为研究组,余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照脑卒中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氟西汀20 mg,每天1次,口服,疗程6 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的MoCA评分、MMSE各项评分。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oCA评分(19.15±3.22)分,分别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各项包括记忆、注意和计算、定向力、语言能力、概念形成评分分别为(4.4±2.2)、(2.6±1.4)、(2.8±1.2)、(2.9±1.1)、(2.7±1.2),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2.8±1.4)、(2.1±1.3)、(2.3±1.4)、(2.1±1.3)、(1.8±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抑郁疗效确切,对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认知缺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结合脑卒中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和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氟西汀;认知功能;MoCA评分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4-0024-03

Efficacy of flu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cognitive function

YANG Weihua DONG Jiezheng LI Xiurong

Ward 8, Hangzhou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Hangzhou 31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flu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cognitive function.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6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6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6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fluoxetine 20 mg once a day for 6 week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of neurology.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the MoCA score and MMS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6.7% and 78.3%,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MoCA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19.15±3.22)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and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cores of the MMSE items including memory, attention and calculation, orientation,language competence, concept form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4.4±2.2), (2.6±1.4), (2.8±1.2), (2.9±1.1)and (2.7±1.2),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2.8±1.4), (2.1±1.3), (2.3±1.4), (2.1±1.3), and (1.8±0.7).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Fluoxetin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with a good effect on depressive mood and cognitive deficits of stroke patients. Fluoxetin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neurological in treatment of stroke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promot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disease,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Post-stroke depression;Fluoxetin; Cognitive function; MoCA score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出现情感低落、兴趣减退、悲观、厌世、烦躁、缺乏主动性及全身疲劳等抑郁症状,持续2 周以上[1]。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引起偏瘫和各种神经定位症状和体征,而且还可以导致抑郁情绪和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视觉空间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后抑郁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增加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2,3]。且研究也证实,抑郁情绪与疾病的发展、临床疗效和预后关系密切,因此选择合理的抗抑郁药物改善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对于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我院自2014年4月~2016年4月使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療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0例为研究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2~80岁,平均(57.2±6.6)岁。病程1~6个月,平均(3.2±1.1)个月;伴发高血压18例,糖尿病14例,高脂血症28例。其余60例为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3~79岁,平均(56.3±7.1)岁。病程1~7个月,平均(3.5±1.2)个月;伴发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照脑卒中常规方法治疗,包括降颅压、稳定血压、脑血管药物、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等,其中出血性卒中予钙离子拮抗剂,缺血性卒中予肠溶阿司匹林(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抗血小板治疗。并据病情予适当控制颅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及治疗合并症。研究组患者在上述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氟西汀(生产厂家: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844)20 mg,每天1次,口服,疗程6 周。

1.3 评价指标

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MMSE量表检测包括记忆、注意和计算、定向力、语言能力、概念形成[4]。

1.4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i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对其合并的抑郁情绪进行分析,量表测定由我院受过培训的1 名心理测验师完成。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障碍程度,采用HAMD减分率计算,痊愈:>75%;显著进步:50%~75%;好转:30%~49%;无效:<30%[5];总有效=痊愈+显著进步+好转。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资料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oCA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oCA评分(19.15±3.22)分,分别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各项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各项包括记忆、注意和计算、定向力、语言能力、概念形成评分分别为(4.4±2.2)、(2.6±1.4)、(2.8±1.2)、(2.9±1.1)、(2.7±1.2),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2.8±1.4)、(2.1±1.3)、(2.3±1.4)、(2.1±1.3)、(1.8±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用药安全性观察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头痛、消化不良、呕吐、晕厥、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卒中常造成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结构的神经细胞变性、软化、萎缩等,导致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同时脑卒中后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对情感活动有调控作用的某些中枢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不足,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6-8]。脑卒中后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悲观,缺乏积极性,对康复无信心,自卑、自责、甚至自杀倾向,并导致其平均住院时间延长、康复效果欠佳等,严重者可以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速度和程度。脑卒后抑郁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上的痛苦,更增加了患者的精神痛苦,极大地影响了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报道,脑卒中后 1 个月内抑郁的发生率达20%左右,3~4个月内的发生率达20%~60%[9]。脑卒中的康复主要针对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等方面,其中认知功能在脑卒中预后评定中非常重要。抗抑郁治疗能在改善抑郁症状的同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且及时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认知功能有恢复作用[10-12]。氟西汀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 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目前已在焦虑、抑郁等疾病的控制治疗中应用较多,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3-15]。近年来,氟西汀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引起临床相关学者的重视。氟西汀及其代谢产物去甲氟西汀通过抑制突触后膜对5-TH和NE的再摄取,有效提高突触间隙中5-HT、NE的含量而起到抗抑郁作用,其强大的激活作用还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及促进神经功能康复[16-19]。李伟安[20]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盐酸氟西汀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0 例,结果显示,60 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PSD 22例,占36.67%。治疗8周后抑郁情绪恢复评分显示抑郁情绪恢复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效果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可作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oCA评分为(19.15±3.22)分,分别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各项包括记忆、注意和计算、定向力、语言能力、概念形成,其评分分别为(4.4±2.2)、(2.6±1.4)、(2.8±1.2)、(2.9±1.1)、(2.7±1.2),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2.8±1.4)、(2.1±1.3)、(2.3±1.4)、(2.1±1.3)、(1.8±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梅笑等[21]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说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抑郁疗效确切,对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认知缺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结合脑卒中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和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勇,贺维亚.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76 例[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4):666.

[2] 席一榕,树鸣霞. 氟西汀治疗33 例脑卒中后合并抑郁的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3):78-79.

[3] 胡婷婷,朱遂强. 氟西汀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6-7.

[4] 姜启栋,张雪梅,曾永涛. 氟西汀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 17(6):49-50.

[5] 姚志厚. 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4):85-86.

[6] 杜玉光.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4):20-21.

[7] 张朝辉,宋景贵,王振英,等. 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1):7-9.

[8] 袁细忠,王玉弟,陈益填,等. 氟西汀加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8):584-585.

[9] 周辛平,任守英. 盐酸氟西汀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实用老年医学,2016,30(5):424-425.

[10] 李云,张彩峰. 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40-41.

[11] 张朝辉,宋景贵,穆俊林. 认知心理疗法合并药物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1):65-66.

[12] 杨伯泉,张振,林霞,等. 认知行为干预加丹红注射液与氟西汀对老年性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2010 ,45(8):592-593.

[13] 林海峰,陈湛音,陈文荣,等. 心理行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3):4-6.

[14] 李宏建. 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给予氟西汀可改善运动功能[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19(10):780.

[15] 宋文明. 氟西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6):44-45.

[16] 宋景贵,陆兵勋.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睡眠与自主神经功能研究进展[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1):85-86.

[17] 潘廣伟,林强,黄瑞瑜. 盐酸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J]. 广东医学,2010,31(11):1476-1477.

[18] 周环宇,万忠林. 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55-57.

[19] 汪学东,孙文艳. 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系统评价[J].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1):44-45.

[20] 李伟安. 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8):1643-1644.

[21] 李梅笑,王国香,王杨,等. 氟西汀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044-2046.

(收稿日期:2016-07-16)

猜你喜欢
氟西汀认知功能
抗抑郁剂氟西汀诱导肝损伤的研究现状及策略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认知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氟西汀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33例疗效观察
酸枣仁汤加失笑散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7例
氟西汀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