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在中国不再“高流行”

2017-06-02 13:33崔富强
中老年健康 2017年5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接种

崔富强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的国家,在没有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及血液筛查等干预措施前,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10%左右,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与成人接近,儿童早期感染是造成我国乙肝病毒高感染率的主要原因。

乙肝病毒感染率已大大降低

1992年、2006年和2014年,在卫生部(国家计生卫生委)的组织领导下,由重大专项经费给予支持,我国开展了3次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我国人群HBsAg流行率为7.18%,与1992年(9.75%)相比下降了26%。其中,1-4岁儿童HBsAg流行率为0.96%,与1992年(9.67%)相比下降了90%!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我国已经从乙肝病毒感染高流行区过度为中流行区国家,并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到2017年将5岁以下儿童HBsAg流行率降到1%以下”的控制目标。

2014年开展的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29岁人群HBsAg流行率降至2.64%;1-4岁人群HBsAg流行率为0.32%,与2006年(0.96%)相比,又下降了67%。这些调查数据不仅客观评价了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的现状,也证实我国乙肝的控制成效显著。

乙肝相关死亡数,短期内不会下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资料显示,我国新发乙肝病例数近年来明显下降,从2005年的7.5/10万,下降到2015年的4.9/10万。但是,我国既往感染者众多,部分感染者得不到及时诊治,由此导致的死亡人数短期内不会出现下降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每年因乙肝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为30万例,占全球的1/2。

4大努力,换来乙肝防控巨大成就

我国在防治乙肝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被誉为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最重大的成就之一。2014年2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向中国政府颁奖,表彰我国在防控儿童乙肝病毒感染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基于四方面。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我国根据乙肝感染的疾病负担,确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性防控策略,优先保证新生儿和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对献血人群筛查HBsAg。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发挥了关键作用,从根本上减少了儿童新发乙肝病毒感染。1986年,我国研制成功乙肝疫苗并开始在部分地区实施接种。1992年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从1992年到2015年,我国累计接种乙肝疫苗超过10亿剂次,其中新生儿接种超过3亿人次。从2012年起,我国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进一步提高了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率。此外,一些省市已开始对高危人群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

控制感染,规范诊治 加强医源性感染的控制和规范诊治,在降低新发感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8年,我国开始对献血人员筛查HBsAg;1998年,颁布《献血法》,2015年开始对HBsAg阴性献血人员进行HBV DNA檢测,大大降低了因输血和血制品引起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2000年后,我国全面推行一次性注射器,大大减少了因不安全注射而导致的乙肝病毒传播。各医院加强对诊疗、检测、消毒等方面的规范管理,预防了乙肝病毒医源性感染。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共同发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并于2010年和2015年进行了修订,对规范我国乙肝诊治、加强患者管理和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逐步健全法制,消除乙肝歧视 2005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反对乙肝歧视日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保护乙肝病毒感染者在入学、入托、就业方面的权利。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八成青少年缺乏锻炼
疫情七瞬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剖宫产率的声明
乙肝疫苗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