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视角下黑龙江省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探究

2017-06-03 11:50曹德禹
中国市场 2017年13期
关键词:低碳黑龙江

曹德禹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低碳经济受到广泛重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发展,农业现代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大省,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对目前世界上主流的现代化低碳农业进行剖析,从各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出发,明确其发展优势。其次对黑龙江省的客观条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其农业发展的症结所在,以低碳为目标,找出适合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低碳;现代化农业;黑龙江

1低碳现代化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1)立体型。该模式的特点为多个生产系统利用其他生产系统的废弃物,充分实现对资源的高度利用,并可以减少外来因素干扰,以保证农业产出的质量以及安全。立体农业发展模式通常由养殖业和种植业共同参与。种植业生产的落叶、秸秆等可以进行初步简单加工,作为牲畜的饲料。牲畜排出的粪便进行加工转换可以用作渔业饵料,或者作为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业。渔业需要定期清理鱼塘,鱼塘清理出来的淤泥也可以用来作为有机肥料,提供给种植业,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部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立体农业还可以利用时间差和空间差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对已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达到最充分的利用,发展出农田间作套种、水产品分层混养、果蔬间作等一系列新型种养方式。

(2)循环型。任何生产活动都对资源有一定的要求。循环型农业的特点就是建立起一套使生产过程中的能量与物质良性循环的系统。该生态系统通常以高效与低耗为原则,将光、热、水、土壤等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地提高,从而减少对燃料、化肥、饲料等的使用。在實现能量多层转换的同时,实现物质循环利用。由于我国农村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生产规模有限,所以,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广泛适用于我国农村地区。

(3)高科技型。该种模式的特点为科技含量高,农产品附加值高,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其中包括旅游观光、教育培训、科学研发、深度加工等。发展该农业模式需要投资建立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开发出极具地方特色和科技含量的产业与产品。在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同时加大当地的科研投入,形成极具价值的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以教育机构为起点,培养一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科技人才,将人才源源不断地投入到技术再进步与农业生产中。以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依托,生态农业为主题,在交通便利位置建立旅游观光基地,吸纳游客,扩大市场,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促使服务业蓬勃发展。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打造名牌产品,使其拥有独特的市场定位或者强大的竞争力。

(4)保护型。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部分地区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工作。对于这部分地区,首先要进行生态恢复,当其具备生产条件时,再进行农业生产活动。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盐碱化等对症下药。通过兴修水利工程、植树造林、改良土壤多种手段,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提高环境承载力。一方面可以开拓农业生产空间;另一方面又可以防止环境继续恶化,影响原先的农业生产活动。

2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环境

21客观条件概况

(1)自然条件。黑龙江省介于东经121°11′-135°5′、北纬43°25′-53°33′。全省辖10个市、4个地区、69个县(市)。全省土地面积68亿亩,约占全国的48%,居全国第六位。其中耕地168亿亩。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大部分属中温带,具有明显的大陆季风气候特点。年均气温4℃~5℃,无霜期100~140天,≥10℃积温在1500℃~2600℃。

(2)社会条件。黑龙江省农村人口教育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多数仅为小学文化水平,一方面,农村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农民受教育的意愿不强,教育相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提供教育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高素质、高学历的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3)生产特点。农业装备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垦区现已装备266个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农业生产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6%。科技贡献率接近现代农业标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产品商品率接近现代农业标准。黑龙江垦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农产品商品率达到了现代农业平均95%以上的商品率标准。

22现存问题

(1)农业财政投入不足。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大省,农业是重要经济支柱,但对农业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农业现代化、低碳化改造升级需要大量资金,财政投入不足使农业升级十分缓慢,无法达到预期要求。

(2)农业人才严重匮乏。2013年黑龙江省具有农学专业的高校80所,农学硕士学历510人,本科学历10225人,专科学历14359人,与巨大的行业需求相比,十分匮乏。与此同时,东北地区人才流失与人才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也导致农业技术水平发展缓慢。

(3)信息化水平低下。缺乏合理的信息规划,对信息化在农业的应用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能建立有效的信息化应用网络,缺少合理的信息化管理体制。低碳经济和信息化必须紧密结合,信息化水平不够,低碳农业难以运行。

(4)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冲突,农民对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优先经济效益、低碳经济驱动力较弱。以秸秆为例,我国秸秆回收利用率不足7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90%。秸秆回收主要方向为发电、还田、饲料、有机材料等,但在回收过程中都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的问题。秸秆还田每亩成本约为50元,占耕地收益的10%左右,农民不愿意额外支付费用,地方政府也很少出台相关制约措施或提供财政补贴,所以多数农民对秸秆处理方式还是就地燃烧。

3黑龙江省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发展模式。就黑龙江省而言,农业生产环境主要分为四种。以大兴安岭地区为代表的山区、以三江平原为代表的平原耕作区、以齐齐哈尔为代表的半干旱地区和以哈尔滨为代表的城市郊区。

(1)在平原区发展机械化农业模式。一方面对落后的、老旧的农机进行升级换代,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碳排放。对耕地进行整合,从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生产方式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提高整个农业区的产出,使单位能源消耗和单位碳排放水平降低。另一方面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开发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建立绿色能源体系。制定科学的检测方法,对范围内的所有耕地深度分析,针对当地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地质量,进行精确施肥,降低化肥使用比重,提高有机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2)在山区发展立体型现代化农业。黑龙江省的山区主要分布于牡丹江、伊春、黑河及大興安岭地区。该地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森林之一,对碳循环起重要作用。山区地形崎岖,传统农业产出极低,同时对生态环境有不可修复的破坏。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光照、淡水等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鼓励支持果树栽培、食用菌培植技术推广,积极发展林蛙、人参等特色产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在半干旱地区发展节水型现代化农业。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由于远离水系和地形地势因素,形成大面积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且时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使得该地区农产品产量相比其他地区偏低。针对此情况,需根据当地气象条件选择适合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作物。与此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进行灌溉。借鉴以色列等类似条件的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模式,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大力推广节水设施,扩大节水品种的种植面积。兴建科学的水利工程,减少输水过程中蒸发和渗漏导致的损耗。将工程、生物、科技、人力多种节水方式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4)在城市郊区发展观光型现代化农业。近年来,城市人口对农村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黑龙江省面积广大,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十分适合在大中城市附近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以绿色、自然为主题,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生态旅游度假村、特色农村。以现代化农业为核心,打造一批名牌农业产品,同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形成完备的服务业体系。

(5)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农业对策。创新生产方式。利用低碳农业理论,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绿色有机农业新模式,改变单一生产结构。现代化农业与城镇化结合。发展大农场式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村人口城市转移,推动耕地集中,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对大农场进行低碳化改造,高效利用现实技术,集中财力物力,完成低碳化农业转变。制定激励制约政策。参考国外碳税政策,对高碳产业进行制约,大力扶持低碳农业,进一步提高低碳农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市场调节,使高碳产业逐渐被市场淘汰。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国家级项目(项目编号:201610240003)。

猜你喜欢
低碳黑龙江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Write a caption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黑龙江出版集团
黑龙江、阿穆尔河下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