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7-06-04 09:53吕敏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反思语文课堂

吕敏

【摘 要】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高效地运用教学评价,为学生的思维注入汩汩清泉,促进学生深度体验。文章以一次公开课为切入点,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依据。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评价体系 反思 依据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师针对学生“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技术,也是艺术。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和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只有教师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抓住课堂契机,循序渐进地引导,并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才能在较高层面上实现深度浸润,感悟语言大美,提高思维水平,培养审美能力。而在语文课堂之上,高效地运用教学评价,为学生思维注入汩汩清泉,促进学生深度体验,就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反思改进公开课教学评价

笔者执教校内公开课《劝学》,希望通过旁注课文,让学生领悟到文章是如何通过比喻来生动地阐述道理的,并使学生将学习所得运用到写作中去,学会使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地阐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观点。在最后的“习作展示”环节,笔者虽对课堂教学评价有所预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未能准确地把握课堂生成的新因素,放弃了某些课堂契机,未做到针对性的评价。笔者在公开课后及时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并就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高效性问题展开了思考。

比如学生B展示了“水墨山水画与诗书滋养人”的说理片段:“人之初生,若宣纸那般洁净、纯白,令人赞叹。久而久之,或许是厌烦了宣纸的单调,再也没有人关注它的纯白,而是耻笑它的空白。然而当人遇上诗书,在诗书的世界中畅游,就仿佛宣纸遇上墨,点滴浸透,深入灵魂。于是,墨于白纸上勾勒优雅的曲线,诗书在灵魂间描摹恬静的轮廓;墨迹在白纸上旋转、跳跃,带着淡淡的墨香气息,诗书在灵魂间舞蹈、流连,渲染浓浓的书卷气息;再点上几滴《春秋》卷中的朱砂红,轻抹几许《离骚》曲中的青翠绿,添描一片《诗经》歌中的湖水蓝。宣纸不再单调,终成一幅大气壮阔的水墨山水画;而灵魂亦不再空白,而是以绚丽高雅的姿态缭绕着书卷中的缕缕墨香,优雅地映耀着漫漫人生路。”

这篇文采斐然之作立刻引来全班阵阵掌声。而学生C的评价也颇为巧妙:“语言典雅,比喻恰到好处,将人因诗书浸染而精神净化比作墨迹扩散渲染成大气山水画,回味无穷,生动形象。”笔者最后给出的评价是:“C同学具有火眼金睛,B同学的习作具有典雅美和意境美。”显然此處笔者并未对两位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与学生习作、生生互评比起来相形见绌,不能起到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实现新知内化的目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交流合作。经反思后,我将评价语言改为:“你们一个写得精彩,一个评得巧妙,在课堂上演奏了《高山流水》的知音之曲。请大家为他们的精彩表现鼓掌。”

学生D展示“直松柏和枯胡杨”的说理片段:“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饱读诗书者,自如苍劲直松柏,立于悬崖之边,却竭尽全力汲取养分。它们点滴艰苦地积累,不知不觉中纹理已然致密紧实。唯其内充盈饱满,方能以傲然独立之姿,长久立于世界之巅,供世人瞻仰。而内心空虚者,当如千年枯胡杨,尽管外表散发着历史的沧桑感,内部却早已空洞,轻轻一敲,唯听见其空虚的回音。从来没有积累过,内心空无一物,灵魂没有质感,终会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逝,不复存在。”

笔者给出的评价是:“阐发道理显得生动形象,将两种植物作对比,深刻。”而实际上D同学的习作已经将抽象的道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出来,真可谓“状难写之理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宋梅尧臣语)。通过该生的习作,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教学目标是关系到教学是否有效的首要问题,也是一节课的方向或灵魂”[1]。如将教师的评价改为“妙笔生花,你的观点和陶渊明所说的‘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能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而且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比喻与生动说理的关联,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之我见

杨向东在《谈课堂评价的地位与重建》中说:“课堂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对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2]。”本次公开课的执教经历也促使笔者思考建构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几个重要依据: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有效学习的兴趣;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第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重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古代“优秀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而优秀的教学评价能够引导学生深度浸润于博大精深的语文天地中,获得阅读的兴趣,培养语文素养,促进个人全面和谐地发展。朱自清认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著名教育家、特级语文教师李镇西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师应该要让学生有一种高屋建瓴的人文视野。”反思调整后对学生D的评价,教师运用丰厚的积累,引用著名诗人陶渊明运用比喻来说明“勤学”道理的鲜活例子,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人文素养,而且能使学生实现学习能力的迁移,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充满“语文味”。

第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激发学生有效学习的兴趣。布鲁纳曾说过:“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去发现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的重点在于实现学生有效学习,那么教师评价也应立足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经修改之后的对学生B与学生C的评价,运用《高山流水》这一典故,显示了课堂的语文气息,并肯定了学生C对学生B文字间力透纸背文学价值的解读;同时,全班学生的掌声代表了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最大认同,这无疑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强化了学生的成功体验,成为学生今后比喻说理写作的动力。

第三,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而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以及与学生互动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的精妙教学评价无疑会像刮过学生思维湖面的一阵狂风,终会掀起其思维的巨大波澜,在彼此思想的交锋碰撞中,点亮火炬,营造和谐而富有创造力的课堂氛围。经反思后的对“习作展示”环节的评价,无论是以掌声还是引用名人诗句激励学生,此类充满教学智慧的“人文点染”,使课堂充满了智慧火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讲话欲,使学生能够跃跃欲试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有自信心、快乐感、成就感。

因此,只有牢牢把握以上三大依据,才能在语文课堂上建立有效、实效、高效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以上观点也仅为一孔之见,难免有偏颇之嫌,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52.

[2]杨向东.谈课堂评价的地位与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9,38(09):42-46.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体系反思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大学英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工程应用驱动的“.NET编程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