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疗法对尿道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2017-06-05 14:19高爱莉江娜石建萍张倩雯杨日东林壬娇朱慧兰
关键词:尖锐湿疣戊酸尿道

高爱莉,江娜,石建萍,张倩雯,杨日东,林壬娇,朱慧兰

(1.广东省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州510095;2.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深圳518104)

光动力疗法对尿道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高爱莉1,江娜1,石建萍2,张倩雯1,杨日东1,林壬娇1,朱慧兰1

(1.广东省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州510095;2.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深圳518104)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尿道尖锐湿疣复发率及其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方法尿道尖锐湿疣患者100例,按收治时间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PDT 50例,CO2组50例)。2组均每周复诊1次,若有疣体生长,则以CO2激光清除,连续1个月;PDT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ALA-PDT治疗,1次/周,连续1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2种治疗方法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PDT组治疗后CD3+(67.41±2.40)、CD4+(35.47±2.12)升高,CD8+(30.26±2.63)降低,CD4+/CD8+(1.18±0.12)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PDT组复发6例,复发率12.00%;对照组复发21例,复发率42.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4,P<0.01)。2组复发高峰期位于第1、2、3个月。结论与CO2单独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相比,ALA-PDT疗法的复发率明显降低,可能与改善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尖锐湿疣;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T淋巴细胞

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a,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尽管对CA治疗方法颇多,如传统的微波、激光、冷冻等治疗,但其治疗后的复发率仍高达30%~70%[1]。CA患者经治疗后复发间隔时间从2周、数月、数年不等,但绝大多数患者复发在1~3个月。尿道CA是其特殊类型,其解剖部位特殊,且微小皮损及隐匿感染病灶不易被发现,致使疣体难以彻底清除。另一方面,尿道黏膜血供丰富,治疗过程中出血量较大,易出现感染、尿道狭窄等并发症,CO2激光、电灼等传统治疗手段受到限制。上述因素决定了尿道CA更难治疗且更易复发。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a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是近年来用于治疗CA的一种新疗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5-氨基酮戊酸与异常组织相互结合后在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下产生光毒性反应,从而破坏病变细胞而周围正常组织不受损伤,该疗法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等优点[2]。

有研究表明HPV亚型混合感染模式和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异常也是促使尖锐湿疣复发的重要因素[3]。Giomi等[4]研究还发现,ALA-PDT对于CA患者病灶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初步证实了ALA-PDT能够通过改善患者病灶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清除HPV的目的。但对于该疗法能否通过系统性影响免疫学指标的改变而达到降低复发率的治疗目的,目前的研究尚不多。本研究旨在分析ALA-PDT疗法对降低尿道CA的复发率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探讨该疗法对预防CA复发的可能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及深圳沙井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尿道CA患者共100例,均符合卫生部防疫司1991年制定的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排除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HIV感染等性传播疾病,均无阴道炎和龟头炎等其他炎症性疾病,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史,无CO2激光与ALA-PDT治疗禁忌证,非妊娠及哺乳期患者,入选前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皮损主要位于尿道内和尿道口,皮损数目>3个。按收治时间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ALA-PDT治疗组(简称PDT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5~54岁,平均(28.56±7.46)岁,病程1.5~6个月,平均(3.81±1.85)个月。CO2激光治疗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6~51岁,平均(28.42±7.73)岁,病程0.5~8个月,平均(3.62± 2.35)个月。2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有可比性。

1.2 标本采集与检测PDT组及CO2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复诊时分别采集其静脉血2 mL,经EDTA-K2抗凝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以职工健康体检(并且确认为健康的人群)血液为对照(简称健康对照组)。

1.3 治疗方法PDT组及CO2组患者均需局部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病灶处浸润麻醉,先以CO2激光去除疣体,其激光输出功率依据皮损大小调节进行。同时,PDT组在去除疣体后,以新鲜配制的20% 5-氨基酮戊酸溶液(商品名:艾拉,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18 mg/瓶,于治疗前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0%的溶液),用脱脂棉自制棉签插入或覆盖于尿道口,外覆保鲜膜,避光封包并固定3~4 h,用光动力治疗仪直接对准病灶直接垂直照射,或采用光导纤维插入尿道内进行治疗,波长635 nm,能量密度100/cm2,共20 min。每周治疗1次,连续4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4周,于末次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1次/月,共6个月,进行疗效评定。

1.4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为治疗结束后皮损消失,6个月内原皮损区域及其周围无新疣体出现,醋酸白试验阴性;复发为治疗结束后皮损消失,6个月内原皮损区域及其周围无新疣体出现,醋酸白试验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比较不同治疗组间均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方差分析,2种疗法对T淋巴细胞分型影响以及同一检测指标治疗前后的比较等则采用配对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 组治疗后复发情况对比4周后,PDT组及CO2组疣体清除率均达100%。随访过程中,PDT组累计共6例复发,复发率12.00%;CO2组累计复发人数21例,复发率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4,P<0.01)。2组复发高峰期在第1~3个月。见表1。

2.2 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治疗前,2组患者CD3+、CD4+、CD4+/CD8+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ALA-PDT治疗后,PDT组CD4+升高、CD8+降低、CD4+/CD8+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2治疗组上述指标则无明显变化(P>0.01)。见表2。

2.3 不良反应PDT组患者在敷药过程中无明显不适,光照治疗过程中有程度不等的灼热或疼痛感,治疗结束时部分患者伴有轻度排尿疼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但均可耐受,未予特殊处理,治疗后24~48 h左右上述症状逐渐消退。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尿道黏连、溃疡及狭窄。

3 讨论

高复发率是CA治疗过程中最棘手并函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尤其是尿道CA,降低其复发率是临床治疗的关键。CA的发生、消退、复发等过程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其中T淋巴细胞群在人体细胞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当其数量和功能出现异常时,可使人体免疫系统出现紊乱,进而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5]。ALA-PDT是近年来用于治疗CA的一种新疗法,该疗法中5-氨基酮戊酸被HPV感染细胞特异性吸收,从而对周边亚临床感染灶进行病毒清除,显著降低复发率[6]。Giomi等[4]也初步证实了ALA-PDT可通过改善患者病灶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清除HPV的目的。

表1 PDT组及CO2组尖锐湿疣患者疗效比较例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及CD4+/CD8+

本研究通过纳入100例患者(50例行CO2激光治疗,50例在CO2激光治疗的基础上进行ALAPDT治疗),随访观察其复发率,并分析该疗法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旨在探讨ALA-PDT降低CA的复发率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显示:CO2组有效率为58.0%,随访结束时,复发率为42%,PDT有效率为88.0%,随访结束时,复发率为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患者依从性好,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前2组CA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百分率、CD4+T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水平,CD8+T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LA-PDT治疗后,CA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百分率、CD4+T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均治疗前升高,CD8+T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O2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CD3+T细胞百分率、CD4+T细胞百分率、CD4+/ CD8+比值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该研究结果与许建新[7]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ALAPDT通过系统性影响免疫学指标的改变而达到降低复发率的治疗目的,该疗法降低尿道CA的复发率可能与调节了CA患者相关细胞免疫功能有关。参考文献:

[1]杨光河,程春林,刘佳.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比较[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3,46(5):366-367.

[2]Chen MK,Luo DQ,Zhou H.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on cervical condylomata acuminata[J].Photomed Laser Surg,2011,29:339-343.

[3]李嘉彦,罗育武,杨日东,等.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模式和细胞免疫功能分析[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4,21(3):197-200.

[4]Giomi B,Pagnini F,Cappuccini A,et al.Immunological activity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genital warts[J].Br J Dermatol,2011,164: 448-451.

[5]林建华,梁月英.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评价及其与皮损组织中相关分子表达的关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2):1737-1740.

[6]王宏伟,王秀丽,过明霞,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10): 674-675.

[7]许建新.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30(3):235-236.

R752.5+3

B

1672-0709(2017)02-0161-03

2016-04-23)

朱慧兰,E-mail:zhlhuilan@126.com

猜你喜欢
尖锐湿疣戊酸尿道
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男性急性钝性尿道损伤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影响因素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丙戊酸在癫痫患者中的血清药物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研究Δ
长段外伤性球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术的有效性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