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草害数据库建设存在不足探析*

2017-06-05 15:00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病虫草害植保

陈 定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武汉 430070)

病虫草害数据库建设存在不足探析*

陈 定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武汉 430070)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开发并建立了较多病虫草害数据库系统,有力促进了我国植保事业发展,但也存在较多不足,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多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植保工作中,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都需要一个良好数据库,文章通过探析存在不足,为今后数据库及其系统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病虫草害 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

我国是农作物病虫草害频发的国家,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危害情况复杂、损失量大。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态势,每年发生面积近4.67亿hm2次,因防控能力不足每年造成粮食损失近250亿kg、经济作物损失175亿kg。病虫草害不仅能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而且会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开始针对PC终端,研究并开发了大量针对农作物的生长、病虫害等方面的农业专家系统,推动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1~2]。其中病虫草害数据库及相应的系统,对提高我国病虫草害防治水平,降低损失,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我国植保事业起到了强力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情况。

1 数据库使用对象定位不清晰

建立一个病虫害数据库,必须清晰该数据库给谁使用,而不是把对病虫草害数据有需求的人都作为使用者。这个初衷很好,但实际很难达到。有需求的人,所处层次(植保专家、育种人员、基层农技人员、种田大户、职业农民、初学者等)有非常大的差别,对数据的要求也不一样。没有把这些人的需求搞清楚,建立的数据库就会定位不清,这就会导致使用率低,达不到开发与建立数据库系统应有目的。

2 数据库开放程度不够

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资金来源大多数为项目资金,提供者是政府财政,按道理应该是可以资源共享,但实际上有很多数据库我们很难在互联网上找到或获得相应数据资料。存在这样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造成:①建立数据库时没有基于互联网的思维;②建立数据库主要目的是完成了一个项目;③数据库的质量不高;④没有建立相应链接或网站的经费支持;⑤担心成果被剽窃等。

3 数据库数据重复率较高,针对性不强

目前互联网上能够查询到数据库内容有很多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有可能是图片不一样。这样建立病虫草害数据库的作用就会小很多,实际病虫草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区域性,即使全国多数地区都发生的病虫草害,在发生的时间上也会有很大差别,而发生时间是确定防治时期与方法的较为重要的参数。这样就有可能导致依据病虫草害数据库获得了该有害生物的信息及防治方法等方面数据,但还是有可能不清楚如何具体实施。

4 数据库缺乏更新与维护

进入数据库系统后,会发现有很多数据库几年的时间里,当初是什么状态,现在还是什么状态,很多年没有什么变化。这里面既有有全国性,也有各省市建立的数据库系统;既有多作物,也有单个植物的。总之有更新与变化的数据库非常少。恰恰病虫草害的发生与发展是动态变化的,更重要的是已建成的数据库在项目完成验收后,本身就有很多资料缺失,是不完整的。

5 数据库检索与使用不便

有很多数据库系统都有检索与诊断功能,这为使用者提供了较好的便利性,当然这也是病虫草害数据库系统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但这个检索与诊断功能大多数是很难或很快获得所需要的资料,有很多是需要慢慢分析与比对才有可能获得需要的数据。比如当发现一种不认识的病虫草害,有很多是根据植物、病虫草害种类等较为专业要素来检索,当要素不多时会出现非常多的病虫草害。即使有一些单个植物病虫害数据库,比如病害查询,它会根据病害症状描述不停勾选,最后会勾选到只有一种病害为止,但里面有很多描述语言不是谁都分得清楚,有时你查到了最后一个病害种类,发现没有图片或图片与发现的差异非常大,导致很难确定你检索到数据是正确还是错误,还必须要从其他途径求证。

6 数据库资料完整性不够

6.1 图片资料

目前现有可用数据库,通过使用会发现很多数据库缺失最多的就是相应的图片资料,有的虽然有图片,要么图片清晰度不高,要么只有典型的或某个时期的图片,而图片资料是一个好的病虫草害数据库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及人们学习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已有基于图片进行网络会诊诊断系统[3~7],这都需要较好与较全的图片资料。

6.2 农药资料不足

当前对于病虫草害防治,农药使用还是主要对策之一,可以说在今后较长时间内,还是处于无法替代的地位。实际上很多农药的问题是使用者使用不当造成的,这其中关键是使用者对农药不了解,但现在很多数据库对这一方面是需要加强,不能只列出可使用农药就可以了,要在其下再建一个农药数据库,便于学习与熟悉农药,从而减少农药的不利影响。

总之对于我国病虫草害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建立虽然有很多问题,但也不可否认它对我国的植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当前完全可以针对以上问题,利用现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手机技术的发展加以改进与利用。具体思路可以由一个全国性部门(如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牵头,建立一级系统,在一级系统下建立二级系统(省级为单位)、三级系统(县市级)、四级系统(乡镇),每个系统完成相应任务。

构建此系统时,要有足够包容性和技术前瞻性,特别是要有和当下各省市建立的病虫草害预警系统及手机APP[8]等兼容。甚至可以考虑加入各部门植保数据上报的功能或预留相应接口等。最终完全可以变成植保工作的一个平台。通过现代开发的物联网技术和种植者建立连接,不光使他们成为使用者,同时也是一线数据采集者。再有该数据库系统要完全开放,让更多的人使用该数据库,同时要留有与其他数据库对接的能力等。

[1] 降惠,李杰.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陕西农业科学2012,40(1):76~78

[2] 石琳,陈帝伊,马晓义.专家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概况及前景.农机化研究,2011(1):215~218

[3] 陈步英.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在蔬菜病虫害预测中的应用.农机化研究,2013(1):2 l7~219

[4] 刘向锋,孟志军,陈竞平.作物病虫害信息采集与远程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7):2361~2364

[5] 谭三清.森林病虫害远程诊断及实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6):189~192

[6] 任争毅,潘娟娟,顾沛雯.设施园艺病虫害远程诊断与监控系统的构建Ⅲ.西北农业学报,2010,19(3):62~65

[7] 翟保平.农作物病虫测报学的发展与展望.植物保护,2010(4):10~14

[8] 程荣花,马飞,鲁书喜.一种新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方法初探.广东农业科学,2013(7):171~172

湖北现代农业职教品牌项目 20141204

猜你喜欢
数据库系统病虫草害植保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基于Oracle数据库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技术
Oracle数据库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
荷兰科伯特与加拿大Ecoation合作改进病虫草害智能检测技术
浅谈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