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咨询行业结构性变化引发新热点

2017-06-05 14:18王祖锦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7年4期
关键词:运作供应链物流

王祖锦 /文

物流咨询行业结构性变化引发新热点

王祖锦 /文

过去一年的市场主体特征,延续互联网加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对经济结构调整而呈现出的发展需求。这其中包含传统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的驱动下,其业务结构逐步发生显著变化,使得其供应链物流网络布局和运作策略需要进行重新规划或优化;创新型的企业,包括市场原有的企业创新和新加入的跨界创新型企业,大多基于互联网模式发展,相关行业的供应链物流体系正在被重新整合构建,如生鲜和汽配后市场等相对传统但规模巨大的行业,正在经历向未来更高效模式发展的初期建设和竞争阶段,因业务没有成型,对应的供应链物流处于初期阶段,面临很多挑战。

从供应链物流发展建设或相关需求方面来看,从现在到未来几年,供应链物流网络运作优化、物流自动化技术应用、信息化与智能化、冷链供应链物流、后市场供应链物流等领域,都将成为持续的发展热点,物流服务市场也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一、供应链物流网络运作优化

除了传统的驱动要素以外,现阶段的供应链物流网络优化需求呈现两方面的特征。电商业务持续发展使得企业的分销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或者企业战略主动调整未来几年的业务结构;另一方面,更加强调配送末端的运作策略实现。

近两年来,电商B2B平台不断涌现,与商业模式紧密相关的是供应链的发展模式,包含供应链网络布局和运作策略,这其中更多的考虑平台订单的履行模式,涉及到库存策略(集中持有或商户分散持有),订单履行地点和集货分拨策略,以及最后末端服务站点的布局和运作模式。这是一个新的热点领域,可以看到供应链物流网络运作策略在B2B战略实现中的关键作用。

新经济时期,新的技术发展促进了品牌传播,也削弱了品牌忠诚度,企业面临的挑战是未来需求结构的不确定性,因此,物流网络规划必须更加重视未来增长的战略弹性。

二、物流自动化技术应用

随着物流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大和人工成本的持续提高,企业的大型物流中心正在朝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一些新建的第三方物流中心也开始主动应用自动化技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认识,说明自动化技术应用已经是物流设施建设的确定方向。

但在实际项目建设中,采用自动化技术还是传统物流技术,仍然是大家考虑的焦点。重点在于项目建设的目标,往往管理层对自动化技术有明确的趋向和重视,物流部门会通过效率和成本分析加以论证。实际上管理层对效率和成本也有考虑,只是比较宏观,考虑面更广一些,隐含那些不可计算的效率和成本问题;而物流运作部门考虑的是那些具体的运作,可以核算的效率和成本,重视KPI指标,这两者考虑点是存在差异的。

首先,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驱动要素包括:规模(订单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订单结构特征,库存结构,订单履行时间要求,运作成本控制,可靠性,标准化,智能化,减少人员数量,简化人作业,管理水平要求,弹性/灵活性/可扩展性,企业战略需求等。

其次,大部分时候谈起自动化就是自动存取、自动分拣、货到人、机器人等,实际上自动化应用技术类别非常众多,组合应用可实现的功能也很多,从基础简单的到高级复杂的,如缓存/排序/波次组织等,能力/成本的层级也很多,对应不同规模和不同订单结构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应用,实现相应的目标。

三、信息化与智能化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供应链物流运营和运作的基础,而且是最为核心的能力。然而,传统的物流信息系统如WMS和TMS,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失败风险,阻碍了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近几年,很多创新性企业投入到基于SaaS模式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其特点是模块化、标准化、低成本、快实施,使物流信息化技术在中小型企业有机会得到普及应用,未来的系统升级也有服务保障。这是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应用从现阶段开始到未来,最为明确的趋势转变,常规的物流运作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必须降低复杂性,容易应用,根据业务需要选配和升级,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这是不可抗拒的趋势。

智能化近两年成为市场讨论和炫耀的焦点,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部分企业宣传的智能化实际上大多只是自动化,智能化还处于开发应用的最初期阶段。

但是,在掌握了各类物流作业策略/方法和技术应用后,智能化将是现在开始到未来提高供应链运营管理和物流运作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需要建设敏捷供应链的管理能力,传统供应链管理中相当一部分由不同部门、上下游负责的计划、协同、执行等职能,需要交给系统来完成,实现真正的快速响应和自动执行,相关的流程体系也将需要大幅度优化。

另一方面,物流运作,智能的信息系统将帮助制定订单履行策略,包括具体到波次策略、拣货包装作业策略方法、直接指令驱动作业指引、储位优化调整等,简化传统靠人员分析决策等策略层面的职能,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对人的专业性的依赖,降低管理复杂性。

智能化主体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因此,信息技术建设将是供应链物流运营运作的长期的核心能力。

四、冷链供应链物流

冷链物流是大市场,规模大,复杂度高。在“互联网+物流”的模式下,创新型的冷链供应链物流遍地开花,先是B2C,近两年开始B2B,但目前都还处于概念模式实现以及增大规模的初期阶段,物流方面着重在模式实现和客户体验,没有形成物流上的规模,也没有很好的应用物流技术。

冷链物流的重点在于标准化加工包装策略和供应配送策略,两者结合,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可以采用物流中心模式或原产地模式,需要应用精益供应链物流的理念方法和技术。运作策略中最为核心的是标准化加工和单元化器具应用,包括从原产地到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内部作业,从物流中心到末端配送作业等供应链全部环节的应用。

五、后市场供应链物流

“后市场”是指包括汽车、电气、机电设备、叉车等行业的售后配件和耗材,市场规模巨大,但供应链物流相对落后,近几年在互联网模式下从汽车后市场开始出现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其供应链物流模式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存在很多新的商机。

后市场的供应链物流的难点在于SKU量巨大,产品物流特征复杂,如汽车后市场产品包括标准件和车型件,大件、异性件和小件,且库存风险大。因此,在现阶段汽车后市场的供应链物流存在两种主要的模式,库存集中/订单履行点集中统一运作,或库存分散/订单形成包裹后集中分拨配送。前者的核心能力在于统一运作的物流中心,后者的核心是高效的分拨中心运作和配送网络运作。

无论如何发展,汽车后市场都需要大力投入物流建设,提高运作水平。对于大型的品牌厂商,物流存储和分拣都适合投入自动化技术,提高运作效率;对于分销商,需要建设的内容很多,包括应用专业的物流仓库设施和物流技术设备,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和拣货作业效率,特别是提高规范化的管理水平成为现阶段的重点。各类物流技术设备和信息系统技术都将有大量的研发和应用需求。

六、物流合同外包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合同外包物流服务商市场也开始出现结构性的变化。一方面,以电商业务为核心的新型物流服务商,如宝尊、欣怡等,以电商的特质正在快速成长;一些传统的快递服务商和运输服务商也在大力的建设仓储物流服务网络和四方物流服务能力,正在积极的开疆拓土,如中邮速递物流,天地华宇等。另一方面,传统的物流服务商大多还停留在其传统的优势领域,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发展愿景、信息系统建设、设备技术投入、效率提升、成本模型等方面,都与当今互联网新经济时代的客户需求存在差距。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的物流咨询经验,对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些理解和看法,难免局限,供大家参考,欢迎交流探讨。

作者为上海泽第供应链管理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猜你喜欢
运作供应链物流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