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7-06-05 15:02杨媛媛李晋芳陆一鸣康国荣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甘肃省

杨媛媛,李晋芳,陆一鸣,康国荣,王 玉

(1.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健康教育所,甘肃 兰州 730020)

甘肃省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媛媛1,2,李晋芳2,陆一鸣2,康国荣2,王 玉1*

(1.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健康教育所,甘肃 兰州 730020)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甘肃省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9月—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4个大中型宾馆酒店和4个建筑工地部分流动人口,采用《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测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甘肃省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为20.6%,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建筑工地高于宾馆酒店(P<0.05);已婚、离婚/丧偶/其他高于未婚(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两周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两周患病率逐渐降低(P<0.05);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低于不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流动人口(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OR=4.135,95%CI:2.907~5.882,P=0.000)、年龄(OR=1.995,95%CI:1.264~3.150,P=0.003)是甘肃省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进一步加大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力度,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进而改善其健康状况。

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甘肃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就业。由于当前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限制,流动人口卫生保健服务较难得到保障[1],健康素养水平较低[2]。再加上居住相对密集、基础卫生设施简陋,容易造成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解甘肃省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我们于2014年9月—10月开展了甘肃省流动人口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现场调查,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随机抽取大中型宾馆酒店和建筑工地各4个,每个调查场所中的全部个体均作为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9.2%。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常见传染病预防普及技术研究和应用”课题组编写的测评工具《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测试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基本人口信息、自评健康状况、两周患病状况、传染病防治素养测试题。传染病防治素养分为意识和观念、知识、技能、行为决策能力、获取与理解信息能力5个维度,共39道题目。

1.2.2 评判标准 两周患病率可作为健康状况的一个评判标准,是指调查对象过去两周曾到医疗机构就诊,或服药、理疗,或因患病/受伤而休息/卧床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调查对象传染病防治素养测评得分在35分及以上被认为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总分100分)。

1.2.3 质量控制 根据课题组专家编写的调查操作手册对调查员、质控员进行统一培训,调查过程中课题组专家对调查进行现场督导和质控,调查问卷进行双录入和检错。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EpiData3.1建库,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研究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5.0±10.1)岁。其中男性占52.3%(519/992),女性占47.7%(473/992);宾馆酒店的占50.2%(498/992),建筑工地的占49.8%(494/992);未婚的占25.1%(249/992),已婚的占70.5%(699/992),离婚/丧偶/其他的占4.4%(44/992);≤24岁的占23.2%(230/992),25~34岁的占23.6%(234/992),35~44岁的占29.1%(289/992),≥45岁的占24.1%(239/99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0.4%(202/992),初中的占40.9%(406/992),高中/职高/中专的占27.7%(275/ 992),大专及以上的占11.0%(109/992);自评身体状况很好的占31.0%(308/992),好的占45.5%(451/992),一般的占20.8%(206/992),不好的占1.8%(18/992),很不好的占0.9%(9/992)。

2.2 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2.2.1 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单因素分析 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可以用两周患病情况来反映。结果显示,甘肃省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为20.6%(204/992),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建筑工地高于宾馆酒店(P<0.05);已婚、离婚/丧偶/其他高于未婚(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两周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两周患病率逐渐降低(P<0.05);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低于不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流动人口(P<0.05)。不同性别、不同自评身体状况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甘肃省流动人口两周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2.2.2 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为因变量,以工作地点、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为协变量,多分类变量以哑变量引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自变量纳入标准α= 0.05,剔除标准β=0.10)。结果显示,是否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OR=4.135,95%CI:2.907~5.882,P=0.000)、年龄(OR=1.995,95%CI:1.264~3.150,P=0.003)是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为20.6%,略低于昆山市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21.9%),高于绍兴县(5.7%)、重庆市(9.5%)、北京某区(13.1%)、西安市(18.2%)流动人口的两周患病率,同时也高于我国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15.7%)[3-8]。有研究显示,流动人口两周就诊疾病主要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中毒损伤[3,5]。

表1显示,甘肃省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男性、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类似研究结果一致[3-4];随着文化程度增高,两周患病率逐渐降低(P<0.05),随着年龄增长,两周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与类似研究结果一致[5];未婚流动人口的两周患病率低于已婚、离婚/丧偶/其他(P<0.05),考虑与未婚者年龄较低有关;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两周患病率高于宾馆酒店(P<0.05),考虑与建筑工地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较低有关。研究发现,不同自评健康状况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流动人口健康意识较差,对自身的健康问题认识不足,自评健康状况往往好于实际健康情况[6-7]。

排除可能的混杂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是否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是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传染病防治素养是个体在预防传染病方面所应具备的健康素养,体现了在预防传染病、维护自身健康状况方面的能力。由于评价体系基本一致,传染病防治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亦可反映个体健康素养的状况。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素养较低的人参加健康教育以及利用卫生服务的概率均低于健康素养较高者(P<0.05)[9-10],慢性病预防素养低者更容易发生慢性病[8],健康素养低的患者较普通人发生不良健康结局风险的可能性更高(P<0.05)[11-12],接受职业安全及健康培训的流动人口患病风险比未接受培训者低(P<0.05)[3],考虑与接受培训者健康素养较高有关。

流动人口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较差、自我保健意识缺乏,很少接受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其身体状况前景令人担忧[7]。有研究显示,通过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流动人口健康知识水平和行为,并明显提高患病后的就诊率[13-14]。因此应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人口健康管理范围,加大对流动人口健康常识、职业病防治知识等健康教育[6],同时要考虑流动人口时间机会成本大的职业特点,卫生服务机构应该主动深入流动人口工作场所开展健康教育工作[3]。

[1]肖瓅,胡俊峰,马昱,等.济南市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3):172-174.

[2]盛立英,任苒,孙扬,等.大连市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12):956-959.

[3]赵欢,张开金,杨菊,等.昆山市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29-4431.

[4]高绍,倪海芬,何科茗,等.绍兴县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69-6171.

[5]范远洋,钟晓妮,周燕荣,等.重庆市农村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4):3891-3893.

[6]周海清,高丹丹,常文虎,等.北京市某区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373-376.

[7]罗桂华.西安市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2):154-157.

[8]许玲,张巍.中国3省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2):126-129.

[9]曾庆奇,田宇,田丁,等.健康素养对妇女儿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5):2730-2733.

[10]Sanders LM,Thompson VT,Wilkinson JD.Caregiverhealth literacy and the use of childhealth services[J].Pediatrics,2007,119(1):86-92.

[11]Dewalt DA,Bekman ND,Sheridan S,et al.Literacy and health outcome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Gen Intern Med,2004,19(12):1228-1239.

[12]Williams MV,Davis T,Parker RM,et al.The role of health literacy inpatient-physician communication[J].Fam Med,2002,34(5):383-389.

[13]李颖林,赵红旗,徐庆民,等.陕西省西安市青年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8):738-739.

[14]李更生,高永海,祁业敏,等.健康教育对青年流动人口健康知识与行为以及对卫生服务利用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2):138-140.

(*通讯作者:王玉)■

R195

B

1671-1246(2017)10-0098-0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I06B06)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