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甘谷石窟文化

2017-06-05 09:24苟金菊
丝绸之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宗教文化甘谷

苟金菊

[摘要]甘谷石窟文化是甘谷文化的象征,是见证甘谷悠远深邃的文明历史的“万世之宝”。从布局、形制、功能、审美特征以及文化内涵看,甘谷石窟文化都表现出“纡余委曲”“若不可测”的东方文化的含蓄美。其石窟和古建相间的格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的以中轴线为核心均衡布局、依地势地貌起伏变化的设计思想。甘谷石窟还体现出自然与雕琢完美结合的艺术特点。甘谷石窟文化所展示的不仅仅是石窟造像这种以宗教历史为背景的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蕴含了文明进程的历史脉络。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宗教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度影响,给予人们的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的美感享受,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振奋。所以利用石窟文化所蕴含的历史文明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审美能力,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化发展的最好形式。

[关键词]甘谷;石窟文化;宗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49-02

甘谷地处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渭河中游,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人文初祖伏羲曾在这里留下开启文明的脚印,也是我国县制肇始之地。自秦武公十年(前688)建县以来,甘谷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汉唐时期作为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之要冲,不仅成为佛法东渐的主道,而且成为了东西文化交流的枢纽。自魏晋以来,甘谷境内开窟造像颇为兴盛,造就了一幅“本乎天自然之美”的石窟文化大观。可以说,在甘谷文明历史的进程中,石窟文化与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两汉文化、三国文化共同构成了甘谷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线。恰如管子所言“万世之国,必有万世之宝”。

石窟文化是甘谷文化的象征,是见证甘谷悠远深邃的文明历史的“万世之宝”。 沿渭河南岸的秦岭余脉朱圉山麓一线分布着大像山、显龙洞、华盖寺、马务寺、朝阳洞、雪岩山等多个石窟群,自东至西绵延20多公里,共有石窟200多个。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像山石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华盖寺石窟,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最为著名的是开凿于北魏的全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像山石窟。该石窟现存窟龛22个,以位于山体中部,距地面200米的大佛殿(6号窟)最为重要,因窟内有高约23米的石胎泥塑唐代大佛而闻名遐迩,被专家誉为“丝路明珠”。

纵观甘谷石窟的布局、形制、功能、审美特征以及文化内涵,既具中国北方石窟文化的一般特征,又有地域文化的审美色彩。在布局上,体现了“依山傍水,就势而凿”的开窟理念,且皆凿于悬崖半壁之上,从大像山石窟到磐安雪岩山石窟的十多处石窟无一例外;在形制上,除如大像山百子洞等少数自然洞窟而外,大多石窟均为人工开凿的平顶方形窟;在功能上,石窟早期有“穿石穴居,前人避兵于此”的实用性,后因佛教文化的渗入而为造佛而开窟,据为宗教活动场所,除少数因自然或人为破坏的空窟(如二十铺金仙寺石窟)之外,窟内均有造像,供人敬奉;就审美特征而言,甘谷石窟因开凿的年代不同而各具色彩。但在总体上,甘谷石窟多表现为“纡余委曲”“若不可测”的东方文化的含蓄美。甘谷石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石窟古建相间,相映成辉。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的设计思想,即以中轴线为核心均衡布局,依地势地貌起伏变化,呈现出雄伟、肃穆、开阔的气势,这在大像山、显龙洞、华盖寺等多个石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甘谷石窟文化所体现出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审美特征,带有希腊末期艺术和波斯艺术特点的佛教雕塑艺术品均有迹可循,大像山唐代大佛所具有的东西方雕塑特征,既显现出丝路文明所渗入的西域文化特征,又有中国石窟文化“秘响傍通”“隐中见秀”的审美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现存的大佛中,甘谷大佛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且带有明显的地域个性,既不同于同时代大型塑像的表现手法,又不同于麦积山、水帘洞等同地域塑像的造型风格。甘谷大佛在造像手法上既借鉴了西方雕塑的技法,又非常注重运用中国雕塑以线条概括物象形态神情,用类似中国画大写意的手法去追求圆满的立体效果,而其效果并不反映在实在的大佛形态上,而是通过形态反映在观者的头脑中,使其产生幻觉般的审美感受,从而形成了大佛至高无上的威严感。

甘谷石窟文化还体现出自然与雕琢完美结合的特点,如显龙洞、朝阳洞等石窟,原本是自然风蚀所形成的岩洞,经历代工匠精心雕凿而成为了融石窟、古建、雕塑、壁画、碑石为一体的人文景观。华盖寺石窟依垂直山体呈“之”字形一线开窟,十多个窟龛高低不一、形制各异,将华盖寺险峻峭拔之势趋向极致,令人仰止。其23号窟中的元代壁画《玄奘取经归来图》不仅表现出甘谷民间早于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形象概念,而且表现出古代工匠高超的艺术造型水平,画面中的唐僧师徒各具神态,性格迥异,恰合中国绘画“象人之美,先得其肉,又得其骨,再得其神”的审美观点。大像山石窟大佛窟窟壁上的伎乐天等悬塑群像,形态各异,神采飞扬,与唐代大佛一起构成了浑然天成、神圣庄严的审美画面。马务寺石窟1号和2号窟中的观音、天王壁画则表现出以线条取势、艳而不俗的民间绘画风格,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这些都堪可称为甘谷石窟文化中的珍品,体现了先民们如何自觉地应用美的法则来创造出这些独一无二、美轮美奂的艺术奇观。

当然,甘谷石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还受到宗教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度影响。因为“宗教是渗透各民族历史、文化难以分割的一部分。任何民族的文学、诗歌、美术、音乐、舞蹈、雕塑、建筑以至哲学、道德、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发展的历史,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宗教的影响”。甘谷石窟中,从大像山到其他石窟,都无不显现出浓重的宗教文化色彩,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宗教理念,事实上是宗教文化的物化形态,其中所表现出的艺术形式的首要功能是供人们信仰、崇拜的,而非单纯的观赏对象。它的审美价值及其形式是为其宗教内容服务的。大像山自西汉时期就有以佛教和道教为主的宗教活动,明清时期儒家文化活动逐渐渗入,使得以石窟文化为主的宗教活动场所呈现出释、道、儒等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甘谷石窟中,除了与之相应的宗教塑像、壁画等之外,几乎每窟的左壁或右壁都凿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说明修禅等宗教行为也是开窟造像的初衷。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宗教“统治万民”的社会目的。正如恩格斯所言:“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形式。”而这种“超人间的形式”所呈现给我们的,是足以证明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人间瑰宝。

甘谷石窟文化展示的不仅仅是石窟造像这种以宗教历史为背景的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了甘谷文明进程的历史脉络。它的形成亦非历史的偶然。甘谷境内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的大量的文化遗存说明,甘谷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从仰韶文化的人面鲵鱼瓶上中华龙图腾的雏形到唐三彩凤首壶的精美绝伦,从毛家坪遗址的秦人战车到石窟壁画的历史画面,从甘谷汉简的笔墨神采到北魏造像的深邃玄妙从魏晋佛造像的清俊雅韵到唐代大佛的旷世巨制,都无不体现着甘谷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重要历史地位。这种深厚的文化相互交融、互为支撑,构成了渊玄深邃的甘谷文化的整体框架,成为甘谷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可以说,甘谷石窟文化是荟萃了各门艺术精华的历史珍宝,是不可再生、值得研究与保护的珍贵文物。作为一种以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意识形态,它给予人们的不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美感享受,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振奋。通过展示和彰显文物中所蕴含的劳动者的智慧结晶,使人们“在自己的劳动活动中具有积极地创造美的意向”,进而成为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高审美水平的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故此,保护好石窟文化及其所涉及的艺术形式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无可推卸的责任。

总之,人类发展的历程本身就是审美活动不断拓展和提高的过程,是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而形成的。无论是新石器时代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具以及装饰品的形式美,还是红色文物的精神美都包含着历史的审美规律,都有着激发自豪感和振奋精神的普遍功效。以此推论,对甘谷石窟文化的保护乃至开发利用是不能够摈弃审美教育这一重要功能而立于一隅的。著名的古代典籍《管子·小称第三十三》中说:“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对美的需求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而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一种普遍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高层的艺术领域,也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反言之,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品可以用美的形式作为社会生活的镜子,推动人们去认识、改造社会,用美的形式作为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精神食粮,用艺术的形式“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文化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利用石窟文化所蕴含的文明历史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审美能力,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化发展的最好形式。

猜你喜欢
宗教文化甘谷
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沟西墓地2012~2014年发掘简报
甘谷地区传统文化元素在当地民宿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拉丁美洲音乐
浅析甘谷县大像山石窟价值体现
彝族毕摩经典《措诺祭》中的支格阿鲁宗教文化探析
人文视野下宗教文化对湄公河流域代表性民间舞蹈的影响
羌族民居建筑主室空间的宗教文化探析
浅谈藏族舞蹈的文化特征
从泰国舞蹈艺术看东南亚舞蹈的宗教文化色彩
甘谷大象山石窟文物的化学保护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