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17-06-05 14:18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情况护理

于 丽

(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01)

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于 丽

(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01)

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接收的137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9例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6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对比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不良情绪发生情况、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病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复发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在用药方面、疾病方面、饮食方面和运动方面的健康知识达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的不良情绪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的预后好、复发率及病死率低、住院时间短。

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路径; 预后; 相关性分析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发病率、病死率都比较高,患者发病时病情危急,病情发展快[1]。心肌梗死常见于中老年人,近几年具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严重地影响了人类健康和家庭幸福[2]。因此如何降低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情况是当今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3]。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患者自身状况而制定护理方案的一种护理模式,具有时效性、针对性、严谨性等优点[4]。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接收的137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接收的137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都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和家属均同意参与此项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9例,对照组68例。观察组男42例,女27例,平均年龄(51.39±2.77)岁; 心肌梗死部位:前间壁35例,下侧壁19例,高后壁15例;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2例,高中、大专23例,本科及以上14例。对照组男40例,女28例,平均年龄(50.96±2.80)岁; 心肌梗死部位:前间壁34例,下侧壁18例,高后壁16例;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1例,高中、大专22例,本科及以上15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肌梗死部位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本院接收的137例心肌梗死患者均由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和护理。其中,护理方法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选择分为2种方案,观察组的69例患者给予的是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的68例患者则给予的常规护理方案。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等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做好详细地记录、整理好患者档案并依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专门的护理方案,一定要明确强调护理的重点和要点,做好风险评估并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更正。患者入院时由专门的护理人员适时告诉患者及其家属病房环境、疾病基础知识、注意事项等,并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状况进一步的进行评估,以完善患者档案。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患者的恐惧和顾虑,一定要耐心、和蔼、主动地详细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临床上治疗的情况。采取合适恰当的措施进行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患者身体出现不适,如胸痛,要密切观察并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镇痛。患者的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营养搭配、少食多餐,并依据患者的个人口味进行食物选择,少油腻、少辛辣,严重者以流食和半流食为主,注意要多食用新鲜果蔬以及豆制食品。患者前期一定要注意卧床静养,根据患者的状况适时下床运动,进行因人而异的针对性运动指导。日常一定要在恰当的时候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用药指导、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使得患者的身体心理状态达到最优,助于恢复健康。

常规护理方案是对患者进行基础的用药、饮食、心理、运动等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如有问题及时告知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1.3 评价指标

随访并对比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包括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复发、以及病死情况。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不良情绪发生情况,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测试是围绕护士日常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进行出题,包括用药方面、疾病方面、饮食方面和运动方面的知识,每个方面20个小题,每个小题5分,患者在每个方面测评得分超过80分者为健康知识达标。患者的不良情绪包括紧张、焦虑和恐惧,这里主要是指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依然产生上述不良情绪的患者。统计并对比2组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情况。

2 结 果

2.1 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病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复发率为0.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2%(P<0.05); 观察组患者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死亡4例(5.88%),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不良情绪

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用药方面、疾病方面、饮食方面和运动方面的健康知识达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紧张、焦虑和恐惧的不良情绪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不良情绪 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

费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医疗费用低于比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肌缺血性坏死症,发病率、病死率都比较高,患者发病时病情及其危急,病情进展较快[5]。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受阻而引发的,一般发病于中老年人,近几年有向年轻人发展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6-7]。因此如何尽快恢复心肌供血,降低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情况是当今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8-9]。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而制定护理方案,具有时效性、针对性、严谨性等优点[10-11]。本研究选择本院接收的137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本研究显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的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病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的心肌梗死复发率显著比实施常规护理患者低;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中无死亡病例,显著低于常规护理患者,这表明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的预后好,复发率低、病死率低。本文研究还显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在用药方面、疾病方面、饮食方面和运动方面的健康知识达标情况均比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的好,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的不良情绪发生情况均比常规护理的低,说明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 孙铃, 王庆捷, 刘乃丰. 生长分化因子15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3, 21(5): 460-462.

[2] 张荣, 徐毅, 王晓丹, 等.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中升高的microRNA-1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 29(2): 253-256.

[3] 刘丽萍, 李海鸣. 超声三平面法测量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4, 35(11): 1112-1115.

[4] 王淑娟, 宁保红. H cy和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34(10): 1635-1637.

[5] 曾瑜, 李家富, 查克岚, 等. 临床路径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应用中变异因素的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7(3): 273-275.

[6] 姜钧文, 于静, 齐静, 等. 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3支血管病变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临床效果[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11): 1161-1163.

[7] Xu Z F, Chen B A, Li G H, et al. The interference in the suicide ideation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by mental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J]. Patient Preference & Adherence, 2014, 8(13): 1665-9.

[8] 李健, 周丽娟. 从预见性护理的角度构建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风险模型[J].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27(30): 3626-3629.

[10] 陈世健, 胡建华, 张莉. QRS积分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研究[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4, 24(9): 773-775.

[11] 郑德根, 陈志恒, 施文生, 等.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与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和近期预后的相关性[J]. 江苏医药, 2014, 40(15): 1783-1785.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YU Li

(DalianFriendshipHospital,Dalian,Liaoning, 11600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37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9 patients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and 68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prognosis, mastery degree of health knowledge, adverse emotion, bed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medical expens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ngina, heart failure, arrhythmia and cardiogenic shock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Recurrence and mortality rat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Qualified rate of health knowledge in medication, disease, diet and exercise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ad mood occurrence in tension, anxiety and fear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s (P<0.05). Bed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and medical cos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has better prognosis, lower recurrence rate and mortality, and less hospital tim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progno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2016-07-11

R 473.5

A

1672-2353(2017)04-011-03

10.7619/jcmp.201704004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情况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特殊情况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