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手术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价与分析

2017-06-05 14:57梁长健湖南医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当代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保乳转移率乳房

梁长健(湖南医药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保乳手术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价与分析

梁长健
(湖南医药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收集诊断为乳腺癌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患者手术类型分为两组:50例研究组(接受保乳手术)和50例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对乳房美学效果的评价以及美国波士顿SF-36量表评分。(2)对两组患者随访3年,对比乳腺癌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乳房美学优良率及美国波士顿SF-36量表评分分别为[86%、(70.2±8.2)分 vs 52%、(53.2±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和研究组乳腺癌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乳房的美观度。

保乳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疗效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从2001年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中就有1人患乳腺癌[1]。据我国癌症中心2014年公布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因此拟收集早期乳腺癌的患者100例,探讨保乳手术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疗效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6年1月~2010年4月湖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表现为乳房轻度疼痛不适,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按患者手术类型分为两组:50例研究组(接受保乳手术)和50例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研究组平均年龄(40.9±8.4)岁,平均乳腺癌发病时间(1.6±0.2)年,平均肿瘤长径(1.3±0.4)cm;对照组平均年龄(41.6±7.9)岁,平均乳腺癌发病时间(1.5± 0.3)年,平均肿瘤长径(1.2±0.2)cm。两组患者年龄、乳腺癌发病时间、肿瘤长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 保留胸大、小肌的乳房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

1.2.2 研究组 术前:环磷酰胺、甲氨喋呤和5-氟脲嘧啶化疗,每周1次,行3次。手术切口为放射状切口,病灶扩大切除术,切缘距肿瘤≥2 cm,切缘送冷冻切片后,若切缘阳性则扩大切除范围至切缘阴性,改行改良根治术,腋窝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照射整个乳房,腋下淋巴结阳性者补加锁骨上下区和内乳区放疗,剂量45~50 Gy。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者服用三苯氧胺。绝经者口服来曲唑治疗,药物治疗时间为3年。

1.3 评价标准[2](1)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对乳房美学效果的评价以及美国波士顿SF-36量表评分。(2)对两组患者随访3年,对比乳腺癌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

1.3.1 乳房美学效果 参考文献标准,乳房美学效果分为优、良、差。优:双乳对称,双乳头水平差距小于2 cm;良:双乳头水平差距小于3 cm;差,双乳明显不对称,外观、手感差。

1.3.2 美国波士顿SF-36量表评分 SF-36是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用于评价人群的生存质量。总分80分,分值与生存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对乳房美学效果的评价以及美国波士顿SF-36量表评分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乳房美学优良率及美国波士顿SF-36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乳腺癌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对比 对照组和研究组乳腺癌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约占女性各种肿瘤的7%~10%。随着钼靶X线、人们对乳腺癌重视的提高,使得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逐年提高[3]。目前保乳手术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手术方法。有学者对1 5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发现60~80%的患者术后可以达到根治术的疗效,保乳组与改良组5年存活率分别为94%,92%,几乎一致。但是无论何种手术,乳腺癌手术的最终目的是在完整切除乳腺肿瘤的同时,又不增加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4]。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乳房美学优良率及美国波士顿SF-36量表评分分别为[86%、(70.2±8.2)分 vs 52%、(53.2±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保乳手术患者对乳房的美观度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改良手术者。保乳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乳房外观度高,因此大幅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损伤,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而且众多学者指出保乳手术不会增加局部复发的危险,而乳腺癌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与年龄、切缘阳性率、放射、雌激素或孕激素阳性、淋巴结转移相关[5]。因此本研究在所选患者术前术后给予积极的化疗。研究指出化疗能够明显杀伤潜在病灶的肿瘤细胞,弥补了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的不足。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对乳房美学效果的评价以及美国波士顿SF-36量表评分比较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乳腺癌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对比

本次研究中对于切缘阳性的患者,改行改良根治术。有文献报道[6]切缘阴性者5年复发率3%~4%,阳性者12%~20%。而且当乳腺肿瘤为管内癌时,发生切缘转移后,即使给予术后放疗或辅助性化疗,仍不能阻止肿瘤的复发。因此目前学术界较为统一的观点为发现切缘阳性时,应该积极寻求2次手术,以减少复发率。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乳房的美观度。

[1] 孙慎友,吴诚义.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新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13(5):363-366.

[2] 朱运新,龚建军,翟新发,等.乳腺癌保乳手术38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0,4(5):314-315.

[3] 王东民.从St.Gallen共识的变化思考当今乳腺癌治疗的规范与个体化选择[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3(3): 356-357.

[4] 黄海林,王为民,蔡清萍,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探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15(4):241-243.

[5] 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263.

[6] 张红战.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 2012,18(4):58-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0.030

猜你喜欢
保乳转移率乳房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42例临床效果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