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2017-06-05 14:57王妍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第一手术室辽宁大连116033
当代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满意度

王妍(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第一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033)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王妍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第一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033)

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129例手术患者,将其中的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合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为(70.9±4.7)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的生活质量为(57.1±5.3)分,满意度为8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中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舒适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较好。

手术室;舒适护理;生活质量;满意度

在临床治疗各种疾病中,手术治疗属于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但是在围手术期内,患者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对手术缺乏了解,盲目担心;心情焦虑;对手术恐惧等,导致患者非常担心手术的过程及其安全性,进而对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1]。在临床上针对患者实施的舒适护理干预是让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当时的心理状态、个人医院以及实际病情,为患者制定最具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满足患者各个方面的护理需求,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2]。本文选取120例手术患者进行试验对照研究,在观察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在2013年11月~2016年2月期间共收治了129例手术患者,从中选取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其中,女27例,男33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1.47±3.38)岁,胸外科手术、普外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妇科手术、骨科手术患者分别为25例、15例、7例、7例、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合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其中,男32例,女28例,患者的年龄为20~89岁,平均年龄为(40.5±3.8)岁,其中,胸外科手术、普外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妇科手术、骨科手术患者分别为22例、14例、9例、9例、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常规生活指导、饮食护理、病情监测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术前舒适护理 (1)舒适环境护理。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热情地接待,并要耐心地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和主治医生以及责任护士的基本情况,以增进患者对于医院的了解,缓解其陌生感和紧张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考虑到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病房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定期通风,护理人员还要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要定时为患者更换床褥。在病房中,可以为患者摆放绿色植物,并为其配备棋牌、书籍、电视等娱乐设施,以使患者的情绪保持愉悦[3];(2)舒适心理护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情很容易焦虑、抑郁,所以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心事,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情况、经济情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点等,并要注意结合患者对于疾病与手术治疗的知晓程度为其进行健康宣教。

1.2.2 术中舒适护理 (1)患者入至手术室前,护理人员要及时地将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至适宜水平,同时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为其播放轻缓的音乐;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加强陪伴,善于借助于鼓励性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2)要注意选取患者的舒适的手术体位,在执行术中操作时,医护人员的动作要轻柔,避免发出噪音,以免增加患者的应激反应;手术中要及时地为患者提供毛毯等保温物品,在为患者输液或者输血时要注意先预热,以防止术中低体温;(3)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针对过度紧张的患者,要及时地为其解释相关操作的目的,并教会患者深呼吸等有效的放松方法[4]。

1.2.3 术后舒适护理 (1)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地对患者进行访视,及时地告知患者手术已经成功进行,以使患者放心,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护理人员要及时地予以解答;(2)注意对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等进行监测,针对呼吸困难的患者,要及时地给予吸氧护理;(3)患者的引流管道、输液等要保持畅通,护理人员也要定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并及时地予以满足;(4)嘱咐患者术后要加强营养,及时地补充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其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包括患者的睡眠情况、饮食情况、术中低体温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情况等方面,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使用患者满意度量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护理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n=60)护理前46.2±3.2护理后70.9±4.7对照组(n=60)护理前46.5±3.5护理后57.1±5.315.09<0.05 t值P值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舒适护理强调要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努力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5]。此外,舒适护理既关注患者的生理舒适,也关注患者的心理舒适,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手术事件对于患者来说属于一个重要的刺激源,与此同时,在手术室的陌生环境中,患者也会出现孤独、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所以会影响手术治疗的进行,也会降低其疗效[6]。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在于,手术前通过舒适环境护理和舒适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满足患者的身心方面的护理需求,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术中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此外,手术后舒适护理是对术前护理和术中护理的重要补充,有助于全面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1] 左艳琴,史秋莲,黄素娟,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2):122-123

[2] 郑晓蓝,徐碧文,唐小梅,等.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42-43.

[3] 赵春珊.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8):148-149.

[4] 关柏秋,夏莹,曹晓燕,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152-153.

[5] 张秀珍.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8):2545-2547.

[6] 李丽艳.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948-95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0.093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人员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