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06-05 14:57王晓杰吕晓羽魏娟麦玉娇唐春明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黑龙江大庆163316
当代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肢体康复评分

王晓杰,吕晓羽,魏娟,麦玉娇,唐春明(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王晓杰,吕晓羽,魏娟,麦玉娇,唐春明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黑龙江 大庆 16331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抑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抑郁;生存质量;心理护理;肢体功能训练

脑卒中也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起病较急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多由于脑动脉出现闭塞、痉挛、破裂等病变而导致对局部供血不足,引起局部脑组织受损坏死而造成肢体功能障碍[1],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并发症多,患者往往存在负性情绪,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以往我们偏重于抢救患者的生命,忽略了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错失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机[2]。临床实践表明,对脑卒中的患者的康复护理实施的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就越小。为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肢体的功能,让患者早日开始自理生活,本文以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的形式,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以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计80例,均为首次发病,而且均存在明显的偏瘫,部分患者失语。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住院的时间为2013年3月~2016年8月。全部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发病至住院时间均未超过24h。均符合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全部患者均存在不同的抑郁情绪,住院的时间均超过2个月。全部患者无明显精神障碍及严重的意识障碍。对于本次研究的目的,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包括男26例,女14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6.5±7.8)岁,对照组包括男25例,女15例,年龄29~73岁,平均年龄(57.3±7.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瘫痪侧别、发病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例如为患者创建良好的住院环境、用药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很容易出现负性情绪,50%以上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预后质量。由于脑卒中起病急,患者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再加上肢体偏瘫、失语等,患者心理失去平衡,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甚至是抵触情[3]。这种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对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要用疏导、鼓励、支持、暗示等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为其解决实际问题,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帮助患者摆脱压抑的心情,充分发挥家庭及社会支持,消除患者的孤独感。

1.2.2 肢体功能训练 首先进行按摩和被动活动:用50%的红花酒精对侧肢体进行按摩,从近端关节按摩到远端关节,每个关节每次按摩10~15下,每天进行2~3次。疾病早期,主要按摩健侧肢体,病情好转后再对患侧肢体按摩[4]。患者意识恢复后,鼓励患者自主进行患侧肢体被动运动,例如双手交叉上举、下肢桥式运动等,每天进行关节运动3~4次,每次10~20 min,运动时注意保护各个关节,防止造成损伤。肢体训练需要注意不可操之过急,由若到强,循序渐进,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尽量鼓励患者自主运动。训练时旁边要有家属陪伴,避免摔伤等意外出现。

1.2.3 日常功能训练 (1)进食训练:患者进食时要处于清醒、心情愉悦的状态,进食环境要安静、舒适,每次进食的时间为45 mim左右。食物要选择有一定粘性的食物,例如彩泥、蛋羹等,进食时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略前屈,在每次吞咽之后,应指导患者反复进行几次空吞咽或少量饮水,进食后要保持体位30 min以上,防止食物反流[5]。如果患者存在重度吞咽困难,不能由口腔进食,需要借助临床治疗仪来帮助患者训练吞咽功能。每天3次,每次30 min。(2)其他日常训练:训练患者刷牙、洗脸、搭积木、捡豆子等,通过这些训练方式可以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1.2.4 语言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出现语言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失语的患者,康复训练初期先用喉部发“啊”音,由于唇音最好恢复,可用嘴吹火苗诱导发音。对于能发音的患者,先随着训练者念字和词汇,然后再独立练习,由简单到复杂,由短而长,也可以让患者对着镜子矫正自己的口型。对于患者的点滴进步要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患者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地恢复语言功能。

1.3 疗效评价标准 (1)采用HAMD评分评价抑郁改善程度,以HAMD减分率对干预后2个月患者进行疗效评定:HAMD减分率≥75%者为临床治愈;50%≤HAMD减分率<75%者为显著进步;25%≤HAMD减分率<50%者为有所改善;HAMD减分率<25%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著进步率+有所改善率)[6]。(2)生活质量的评定:采用WHOQOL-BREF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处理,其中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表示,并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用百分数表示,并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30例(75.0%),观察组总有效38例(9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2745,P=0.0122)。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生存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516、10.6243、13.5670、15.6627,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7.9069、18.3298、17.3714、23.0456,P<0.05),且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的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的评分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比较,bP<0.05

项目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对照组(n=40)治疗前7.82±1.21 9.82±1.32 9.63±1.28 9.54±1.05治疗后11.08±1.42a13.24±1.55a13.86±1.57a13.64±1.28a观察组(n=40)治疗前7.94±1.23 9.69±1.21 9.54±1.26 9.77±1.12治疗后14.23±1.85ab15.88±1.76ab15.62±1.82ab16.36±1.42abt值8.5425 7.1195 4.6311 8.9984 P值<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结构的出现,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幸存者中约有75%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

尽管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该疾病仍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8]。不管对患者本身来说,还是对家属和社会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国外专家认为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脑功能的重组和代偿,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得到了个大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的重视。本研究中,干预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的评分相比,观察组的4个领域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秀娟.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摆放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5):1688-1690.

[2] 黄丽霞,黄春桃,吴秋霞,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113-114.

[3] 蔡佩丽,陈凡.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17):111-112.

[4] 甘秀军.早期康复护理在偏瘫患者治疗的作用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5):118-118,119.

[5] 陈彩虹,谭壮丽.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6):155-156.

[6] 谢晓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0-91,98.

[7] 王艳萍,王利民,杨希真,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 (9):80-81.

[8] 王慧英,刘荣荣.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5):845-8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0.095

猜你喜欢
肢体康复评分
我给爸爸评分
肢体语言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An Optim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Caching-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Backhaul-Limited Small Cell Networks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翻译测试的评分员信度研究*——TEM8 翻译项目评分员问卷调查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