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切入点,才能有感而发

2017-06-06 17:30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6年43期
关键词:团部少妇百合花

《百合花》是六千多字的短篇。故事很简单:向敌人进攻的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人物两个:主要人物,19岁的团部通讯员;次要人物,刚结婚的农村少妇。但是,这样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却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通过那位可爱可敬的通讯员)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通过那位在包扎所服务的少妇)。这是许多作家曾经付出了心血的主题,《百合花》的作者用这样一个短篇来参加这长长的行列,有它独特的风格。恕我借用前人评文惯用的词汇,它这风格就是:清新、俊逸。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

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

作者把这两者结合得很好,而且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这些细节描写,安排得这样的自然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部分,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例如,作者写团部的19岁的通讯员带引“我”到前沿包扎所的路上,从“我”的眼中看这小伙子的外形时,有这么一笔:“肩上的步槍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后来(在小说里,这是隔开一大段的故事发展,差不多快到故事的后半截的时候),作者写这位通讯员给“我”留下两个馒头,而自己回前线时,又描下这么一笔:“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闲闲的两笔,前后呼应;这两笔之间有两千多字写故事的发展也写这位通讯员的风貌和性格,然而有了这前后呼应的闲闲的两笔,可就把这位青年通讯员的天真、纯洁、面临战斗而不紧张、爱好自然等品性,异常鲜明地描画出来。

(节选自茅盾《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题目为编者加)

写法出击

读后感的写作,关键在于有感而发。而做到有感而发,必须选准切入点。选文就是从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形象切入,对原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思考。其实,切入点可以分很多种,包括人物形象切入、故事情节切入、环境描写切入等。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一个切入点,由此深入分析文章,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描述出来。当然,对原文的简单介绍必不可少,这样读者才会明白你所写的内容。

猜你喜欢
团部少妇百合花
撞狗
寻短见的少妇
寻短见的少妇
百合花
一朵百合花
寻短见的少妇
苏中部队为我开过追悼会
百合花
数字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