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以栖

2017-06-06 09:37陈晓静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44期
关键词:旧书好书金钱

陈晓静

在人类历史萧索的寒冬,原始人围着篝火堆茹毛饮血;当精神文明的曙光乍现,文字、书籍的天空放晴,人类迈步向前,迎来了春暖花开。

林语堂言:“读书的享受素来被视为一种有修养的雅事。”古人为读书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划粥割齑,似乎自书诞生以来,它头上的光环便不曾散去。

读书可以医愚明智,昔有孙权劝学,使吴下阿蒙脱胎换骨,谈笑间发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慨;亦有学儒宋濂,穷冬烈风,录书万卷,修来学识五车,得皇帝重用,身居高位。由此可见,确如西汉刘向言,书犹药,可医愚;更犹鉴,鉴不足明心智。正因如此,我们才要讀万卷书,看清皓月繁星,不辜负人生一梦。

既然读书有诸多功用,那么身为读者,我们应如何做,才能将书的精华灵气尽收于腹,修成正果呢?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读旧书,读“破”书。诗圣杜甫不也曾“读书破万卷”吗?读书不在于多,在于精。有时候,静下心来,一本旧书反复钻研,也有意外收获。东坡居士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以及孔夫子“温故而知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读书更要懂得质疑,不可盲从。胡适有方,说读书要“在不疑处见疑”。清朝名将曾国藩更是将其书斋命名为“求阙斋”,时刻怀着质疑精神去读书,方不会使自己的头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此言不假。在书香熏拂下,才能成长为大写的人。

反观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放下了书,空出两只手,在物质社会中拼命抢夺着金钱、地位、名誉。曾几何时,书香盈门,转眼之间,铜臭熏天,恍如隔世。人们怎么了?他们放纵人欲膨胀而抛却了精神世界里的肥田沃土,任它荒芜没落。周国平说,金钱是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我们不能为了这个次好的东西,而抛却了最好的东西。没有精神的华灯,物质生活再好,人也只是行尸走肉。唯有精神的丰腴,方能拥有美好充盈的人生。而一本好书,便是精神世界的养料。穆罕默德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而对我们来说,哪怕日子再清贫,也要拥一本好书,相伴以眠。

捧起书吧!在阳光和煦的午后,读一读《红楼梦》,品一品《三国演义》,在字里行间感受红楼世界人物的悲欢离合,品味三国刘关张三兄弟的生死不渝。一本好书,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让我们的灵魂蹁跹起舞。

在生命的原野里,我们绕树三匝,一书以栖。

【作者系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八中学学生】

猜你喜欢
旧书好书金钱
推荐一本好书
二则(金钱下的木偶)
语丝画痕
二则
好书推荐
旧书报为什么会发黄
旧书
旧书
主编推荐:六月好书排排站
金钱的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