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7-06-07 23:19汪春鸿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感悟朗读体验

汪春鸿

摘 要: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高中语文新课标给我们语文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践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大胆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努力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情感教育就是践行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是引发师生情感互动、情感共鸣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它对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和语文素养、创新语文教学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去尝试和实践。

关键词:情感 体验 感悟 朗读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198-02

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我认为,学生要想学好高中语文,最重要的是要投入大量的情感,发挥自己的内驱力,主动融入到老师预设的课堂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情感教育,就是教师通过带有感情的语言、表情、动作、情境设计等,激发学生内在的身心体验和感悟,从而引发师生情感互动、情感共鸣的一种教学形式。这里,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是正面的情绪,是正能量,是积极的情感,是能够促进教学有效开展的情感,而非负面的情绪。

1 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这既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又是指导我们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依据。

1.1 开展情感教育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

高中学生处于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尽管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思维方式和行为处事方式,但仍属于青春期,处于学习集中期,他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方式还不够成熟,这需要我们通过情感教学的方式加大引导的力度,丰富他们的情感内容,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使其内心能够强大、自信、乐观,向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前行。

1.2 开展情感教育有助于创新教学的形式

近几年,高考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但其指挥棒的作用不容忽视,语文应试教育仍在大肆横行,填鸭式、灌输式等传统教学模式霸占课堂的比比皆是。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仍是今后一段时期语文教学研究的三大课题。而情感教学的方式,犹如一股春风,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改变了传统教学,丰富了教学形式,使语文课堂既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又注意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悟,又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2 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2.1 善于运用教材内部的情感元素,引发学生情感体验

高中语文知识丰富,题材多样,风格迥异,大多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信息,既蕴含着传统的特点,又体现着时代的特色,具有强大的人文因素和审美教育功能,对塑造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语文教材内部存在的这种情感元素,带领学生进入情感体验和感悟的教学全过程,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强大魅力。

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情感教学,我是这样操作的:(1)认识陶渊明:个人简介、生活的时代、作品产生的背景等,学生发现原来陶渊明的价值观是与世无争、悠然自得,这触动了部分学生的心灵,因为不少学生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2)学生“体验”与感悟:陶渊明的困境与处事方式,受到外在的打击、贫穷的折磨,但其精神依然是强大的,心胸依然是豁达的。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学生纷纷感悟当时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心酸,人情的冷暖……从而引发学生内在情感的点滴变化、思想认识的升华。

2.2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情感渗透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学校,尤其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它功能强大,容量强大,集声音、视频、图片、文本等于一身,能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如果将情感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个器官,激起学生的多重思维,其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我是这样操作的:(1)制作课件:提前收集各种教学资料,制作“背影”幻灯片;(2)演示播放:上课时播放幻灯片,并配以玄外音,使静止的“教材”变成了活灵活现的“教材”,“父亲”的形象以动静结合、音画统一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重新认识了“父亲”;(3)情感体验:感悟文中“父亲”对“作者”的爱,“作者”对“父亲的”的爱,体验“爱是无私的,爱是相互的,爱是无间的”,从而深化学生对“父子情深”的理解;(4)写作感悟:通过对朱自清对“父亲”的理解和观察,即兴书写500字以内表达自己与父亲之间情深的文字,从而升华学习本课的意义,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2.3 有感情地示范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投入

读是语文的重要学习方式,读的方式有朗读、快速读、默读等多种,其中能有效激发学生情感投入的就是朗读,尤其是教师带着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老师有感情的示范朗读(或者学生有感情的领读),学生有感情的跟读,学生通过抑扬顿挫的语感体验,感情得到升华,不由自主地走入教材,领悟教材中的“情感”,从而引发教材“情感”和学生情感之间的共鸣,促使学生的情感升腾。有感情的示范朗读,不仅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研读教材、品读文本、赏读文章,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能使学生加大自己感情的投入和体验。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如何把握这首诗的意境、音律、节奏是朗读成功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我示读时注重把握朗读声调的高低起伏、停顿的时机快慢。尤其是作者对康桥的惜别之情,“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我借景抒情,让学生在跟读中体会诗中的“柳”和诗人要真实表达的“留”之间的物情转化,在学生外在的语言情感和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之间找到一个有效的切合点,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和领悟了诗人对康桥的不舍之情。

2.4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情境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载体,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实效性。高中语文中,很多文学作品的意境是无法用语言所表达清楚的,如果抓住作品的精髓,设计富有情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情感的投入,往往会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例如,杜甫的“登高”这首诗,这是诗人重阳节登高后的感怀,通过诗人登高后看到的秋江景色(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倾诉的是诗人常年飘零、老病孤愁、国难家愁、忧国忧民的多重情感(后两联:“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上课之时,我播放制好的课件,深沉的音乐诗朗诵和杜甫登高的画面突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以景生情,诗人以境抒情,战乱的时代和诗人漂泊的身世使学生沉浸在诗人“登高”的意境中,激发了学生用心灵感知诗人所抒发的感情。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情感教育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作为语文老師,我们要善于学习和运用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强化情感教育,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使语文教学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王亮亮,刘金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5(9):115.

[2] 吴朝晖.如何进行高中语文情感教育[J].湖南教育,2010(12):47.

[3] 张昆阳.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新困惑及应对策略[J].语文学刊,2014(10):129-131.

[4] 周林.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有效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版,2016(10):18-19.

[5] 张洪艳.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6(7):89-90.

猜你喜欢
感悟朗读体验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