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老街区的开发与保护之沈阳路

2017-06-07 22:42袁策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景观旅游

袁策

摘 要:古文化街是历史文化街区,它本身是名城发展的见证,该文对“清代古文化一条街”沈阳路的历史特色进行了描述,对街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街区开发保护的原则,并提出了相应开发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沈阳路 开发与保护 景观 旅游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250-02

1 沈阳路街区概况

沈阳路位于沈阳方城内,沈阳故宫南侧,原名“新正街”,建于清光绪31年,1939年被日本侵略者改名为“一心街”,1946年称“沈阳大街”,1957年称“沈阳路”,1966年改成“东风大街”,1989年恢复命名为“沈阳路”至今。

沈阳路全长1 300 m,红线宽度为22 m,东西两端分别为抚近门及怀远门,其中由西顺街至正阳街为一段,长约430m,由正阳街至朝阳街为二段,长约530 m,由朝阳街至东顺城街为三段,长约360 m。沿街60多座建筑琉璃瓦舍,檐牙高啄,雕梁画栋与沈阳故宫映衬和谐,成为全国别具传统风格特色的“清代古文化一条街”,见图1。

2 沈阳路街区现状

沈阳路是沈阳古城最古老的街道,从西汉时期建城,到清初在此建都,都是以沈阳路为中心逐步向周边扩散,因此以故宫为主体,以沈阳路为纽带的盛京城是体现沈阳历史文化各城风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沈阳路尽管也进行了多次改造,但都以局部的修整为主,缺乏整体规划,特别是这几年街道周边现代建筑的兴起,管理上的疏漏,使沈阳路的历史地位逐渐弱化。主要问题如下所述,见图2。

2.1 建筑形式混杂

沈阳路现状沿街有相当部分的建筑物在立面上已经变为仿古建筑的形式,但还有一部分新建和改建建筑并没有与之协调,混杂凌乱,没有形成整体上的规划,破坏了古建筑的群体形象。

2.2 街道布局不合理

除第二段(正阳街至朝阳街)为步行街外,第一段(西顺街至正阳街)和第三段(朝阳街至东顺城街)仍允许公交、私家车、人行并行,且第二段内还建有大量停车场,交通拥挤、混杂。影响了整条古街文化的体验感,这些都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

2.2 街区活力不够

沿街店铺杂乱无章,无规律可言,经营范围广泛,名目繁多,但始终处于有街市无品牌,有人气无品位,有规模无精品的现状。整个街区的功能低端,活力不够。

2.3 基础设施普遍滞后

停车场地、环境设施等综合配套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街区环境品质。

3 保护和改造沈阳路的必要性

在国家大力提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发展规划中,旅游业已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沈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可挖掘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清代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历史遗产,更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而作为清代历史建筑的代表,全国仅存的两处古典皇家宫殿群之一,沈阳故宫就坐落在沈阳路,因此,对沈阳路进行保护和改造是使周边环境与沈阳故宫相协调,形成一个具有浓郁古文化气息整体的集中体现。

别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原有的沈阳路特色突出,沿街有怀远门、抚近门、两侧还有多处王府,相比于国内其他城市的历史遗留古城,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是其独具一格的文化特点,整个沈阳路及原有周围建筑充分体现了满族及汉族建筑文化的内涵,更是沈阳古城风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沈阳故宫等文物古迹为依托,对沈阳路古代文化街进行保护和改造,不仅会促进旅游业的兴旺发达,还会提高该街所在区甚至所在城市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借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4 街区的保护与改造原则

4.1 街区保护与改造的系统性

把历史街区的建筑、环境、人等因数整合成一个有机关联的城市分子系统,将空间保护与人居生活需求关系协调考虑。二是将物质生态系统保护与人文生态系统保护有机结合来考虑。

4.2 街区保护和改造的动态化

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不能局限于特定的历史和风貌条件,而必须将“利用”与“更新”纳入到保护认知的范畴,它应当是尊重历史真实发生和允许适应时代改变的不断沉淀与换新过程。

4.3 街区保护和改造的多元化

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不仅包含保护手段的多元化,也包括保护对象及目标等方面的多元化。

5 沈阳路保护与改造的措施

5.1 加强宣传力度

沈阳路古文化街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极具特色,但通过调查发现,知名度并不高,因此建议古文化街的相关管理部门及旅游部门加强宣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古文化街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人来此参观游玩,而且可以提高全民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自觉性,从而使古文化街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更好地开发与保护。

5.2 整体风貌控制

(1)协调建筑样式。整治应依据街区的历史风貌,形成统一协调的街道景观环境,建筑形式应与该地区或者与附近地区的类型相近。

(2)将沈阳路一、三段也改造成步行街,使整个沈阳路成为浑然一体的清代一条街,将现有的停车场移出,地面用统一颜色的石板进行铺装,沿街设置与古文化街风格协调、外形古朴的休息座椅及花坛,以及具有浓郁古文化特色内涵的路灯和指示牌。对局部路段地下管网破损严重、管道堵塞的现象,要有针对性实施排水改造,使雪雨天气局部易内涝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3)建筑临街界面上的广告、牌匾、遮阳棚、空调罩、橱窗陈列、装饰灯、招幌等构件都应与街区风貌、建筑形式、立面尺度相协调,实施全街亮化工程等,使街区在夜间依旧充满活力。

5.3 确定沈阳路的产业定位

改造前沈阳路的两侧产业结构非常混杂,经营内容也常有变化,不能体现其古文化街的特点,在规划中做如下调整。

(1)沈阳路一段:定位于“金融服务、休闲、文化娱乐街”,金融服务以农业银行、利昇典当为中心;住宿休闲以雅尊宾馆、布丁酒店为龙头;文化娱乐方面在完善健身、洗浴等项目等场所的同时,新建一所集茶楼、酒吧、传统戏剧演出为一体的多功能经营场所;吸引回族龙狮斗、满族珍珠球等多种民间文化艺术来此经营,形成沈河区的文化娱乐民俗创意中心区。

(2)沈阳路二段:定位为古文化街,其特色是建筑体量较小,色彩及形式上与故宫相协调,经营场所以故宫古玩城为中心,辅以天路林画廊、皇城根蕴宝城等经营场所,经营上主要以能体现民俗特色的产业为主,如,旅游纪念品、玉器、古玩、字画、工艺品、古服饰等。在重要的节日也可以作为清文化展演的场所。充分体现沈阳旅游中心地位,见图3。

(3)沈阳路三段:以餐飲,风味食品等产业为主,以边家饺子为中心,将现在沈阳路一、二段经营的特色餐饮场所调整到三段来经营,恢复老字号,进一步挖掘流传于民间的老字号,用优惠的政策引进诸如老边饺子、马家烧麦等能体现老沈阳饮食文化特色,传统风俗民情的经营内容,使游人去古文化街,不但可以感受到传统的清代文化,还能品尝到特色美食。对完善古文化街商贸区的经营业态、弘扬沈阳传统饮食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见图4。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街区最重要的保护目的是将历史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承去,不能让其丢失。沈阳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有所创新,使创新的文化符合历史街区的发展特点,使其在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耿冬迪.浅议沈阳方城地区文化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开发[J].环球人文地理,2014(1X):96.

[2] 金光熙,韩玉鹏.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认识与实践[J].城市规划,1999(9):37-40.

[3] 曹智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设计研究——以沈阳方城历史文化街区为例[D].沈阳建筑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景观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小A去旅游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再看三峡景观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