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中的应用价值

2017-06-08 05:51沙龙泉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麻醉药平片修补术

沙龙泉

局部麻醉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中的应用价值

沙龙泉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鲅鱼圈区红旗满族镇中心卫生院接受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外疝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4 h、8 h、16 h、24 h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局部麻醉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优化患者手术进程、提升患者术后安全均有积极的作用。

局部麻醉;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腹外疝;联合麻醉;麻醉效果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腹外疝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较传统手术成本低、时间短、恢复快、安全性好、复发率低,对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1]。术前麻醉作为手术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环节,麻醉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患者术后恢复情况[2]。既往研究显示,局部麻醉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患者术后快速苏醒及恢复有积极作用[3]。本研究就局部麻醉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鲅鱼圈区红旗满族镇中心卫生院接受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外疝患者 1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50例,女22例,年龄20~65岁,平均(42±7)岁;疝气部位:左侧44例,右侧28例;疝气类型:腹股沟疝42例,直疝20例,股疝10例;疝气内环口直径5~40 mm,平均(20±4)mm;美国麻醉师协会(ASA)麻醉分级:Ⅰ级30例,Ⅱ级28例,Ⅲ级1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4例,女18例,年龄 20~66岁,平均(42±7)岁;疝气部位:左侧45例,右侧27例;疝气类型:腹股沟疝40例,直疝21例,股疝11例;疝气内环口直径5~40 mm,平均(20±3)mm;麻醉分级:Ⅰ级32例,Ⅱ级28例,Ⅲ级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研究目的、麻醉方法及安全性,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前于腰 L2-3椎间隙穿刺,并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逐层浸润麻醉,麻醉人员感觉到穿刺针刺破黄韧带且阻力消失后无脑脊液抽出,则显示硬膜外穿刺成功。由此使用配套的腰穿刺针由硬膜外通道完成蛛网膜下隙穿刺,脑脊液渗出即表示穿刺成功。退出穿刺针并由此置入硬膜外导管,固定导管注入布比卡因完成麻醉。观察组麻醉人员首先完成麻醉药液的准备工作,使用2%利多卡因20 ml+罗哌卡因10 ml+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组成混合麻醉药液40 ml,最后于麻醉药液中加入3滴肾上腺素。麻醉人员首先于患者手术切口皮下、皮内分次注射5 ml麻醉药液,然后于患者切口两个端点之间中心处完成菱形浸润麻醉操作,使用麻醉药液 5 ml,依次在患者外环口及耻骨结节处、由髂前上棘内侧穿刺进入腹内斜肌深部分别输注麻醉药液5 ml,然后再次于患者腹部切口皮下扇形输注麻醉药液5 ml,完成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的阻滞麻醉。上述部位药物输注完成后,于患者切口处垫置纱布并轻轻按摩2 min,促使药效快速发散。手术过程中在患者暴露腹外斜肌腱膜情况下,于患者腱膜内输注少量麻醉药液,缓解患者由于腱膜张力升高而引起的不适。此外,在切开患者提睾肌前于提睾肌内输注麻醉药液2 ml、疝囊游离至内环口时于内环口附近输注麻醉药液2 ml。整个手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麻醉药液输注量。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4]评估两组患者于术后2 h、4 h、8 h、16 h、24 h疼痛情况,总分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强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早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麻醉效果判定标准优秀:患者麻醉范围全面,手术过程中无疼痛感、保持安静且肌松良好,为顺利完成手术提供积极作用;良好:患者麻醉范围有所欠缺,手术过程中患者有疼痛表情,肌松效果欠佳;较差:患者麻醉范围不够完善,手术过程中患者疼痛表情明显,肌松效果较差,患者有呻吟,需要辅助其他药物以完成手术;无效:患者疼痛严重,需要改用其他麻醉方法以完成手术[5]。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2.2 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d)对照组 72 83±10 20.5±3.6 5.4±1.2观察组 72 66±11* 7.9±1.4* 2.8±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1例,尿潴留1例,切口血肿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对照组1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8例,尿潴留8例,切口血肿2例,阴囊积液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 h、4 h、8 h、16 h、24 h VA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术后2 h 术后4 h 术后8 h 术后16 h术后24 h对照组 72 4.1±1.8 3.5±1.8 3.2±1.6 2.4±1.3 2.0±1.1观察组 72 4.0±1.8 3.4±1.7 3.1±1.6 2.2±1.2 2.0±1.0

3 讨论

腹外疝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之一,包括腹股沟疝、股疝、切口疝、脐疝等多种类型。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在无张力基础上利用人工补片对患者腹腔薄弱、缺损处进行修补的手术方法,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则是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代表性手术方法,对提升治疗效果、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等均有积极作用[6-8]。在术前麻醉过程中,联合麻醉是以往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其具有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肌肉松弛效果好等优点,能够综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及硬膜外麻醉的多项优点,满足患者的长时间手术要求[9]。然而,联合麻醉应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麻醉人员操作技术及患者个人身体素质的影响,其麻醉过程中很容易影响周围组织的交感神经节及脊神经,导致患者术中低血压,并不适用于儿童及老年人。既往研究结果显示,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病率在 20%以上,可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10]。而局部麻醉是将局麻药物应用在身体局部并阻断身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由此达到阻滞麻醉效果的目的。局部麻醉实施过程中的阻滞是完全可逆的,不会对患者身体内的任何组织产生伤害。同时,局部麻醉还具有操作简单、疼痛较低、费用低廉等诸多优点。既往研究结果显示,局部麻醉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联合麻醉患者[11],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鉴于局部麻醉的上述优点,其在儿童及老年患者的使用中极少受到患者个体素质的影响,可有效避免麻醉失败的风险。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讲,局部麻醉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明显优于联合麻醉[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局部麻醉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局部麻醉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优化患者手术进程、提升患者术后安全均有积极作用。

[1] 禤宗辉.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腹外疝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C):105.

[2] 苟林.局麻下应用平片无张力病修补术治疗腹外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451.

[3] 沈玉龙,梁修启,李艳平.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外疝的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28-2329.

[4] 陈永生,彭明栋,杨焕南,等.局麻下应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180例临床经验[J].云南医药,2011,32(6):636-637.

[5] 徐继明.局麻下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3):89.

[6] 王进宝,王振辉.局部麻醉下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体会[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5,9(2):47-48.

[7] 陈永红,孙培春.局麻下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6):67-68.

[8] 宋涛.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82-84.

[9] 洪玉成,孙业奎.局麻下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外疝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1,15(2):218-219.

[10] 张巍,劳微微,秦伟夫,等.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腹股沟疝146例[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4,8(1):7-9.

[11] 刘认真.局部浸润麻醉下疝囊高位结扎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4):63-64.

[12] 李卫兵.局部麻醉和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6.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5.057

鲅鱼圈区红旗满族镇中心卫生院,辽宁营口 115011

猜你喜欢
麻醉药平片修补术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药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冠心平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抗氧化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
常用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
丹桂逍遥丸联合米氮平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