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药贝那普利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2017-06-08 05:51汪林琴董睿敏沈中琪李桂桃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那普利益气西药

汪林琴董睿敏沈中琪李桂桃

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药贝那普利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汪林琴1董睿敏2沈中琪1李桂桃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药贝那普利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广州市南沙区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20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心电图缺血性ST段改善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为Ⅰ级、Ⅱ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组患者经治疗后,有97例患者缺血性ST段得到改善,改善率为80.8%;患者治疗后心肌收缩力(MC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心肌耗氧量(MV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药贝那普利对CHD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疾病康复。

益气活血方;贝那普利;中西医结合疗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功能

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所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等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生的常见病因,从这个角度分析,心功能相关指标对CHD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方法可以判断患者心肌缺血程度,评估心脏功能状态[1]。黄瑞霞等[2]采用中药治疗CHD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病变,避免再缺血事件发生;有文献[3]报道显示,对CHD患者发病早期采用中药治疗,其心功能及心电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包括心脏舒张、收缩等各项指标参数。但是,对中西医结合疗法对CHD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却少见报道。本研究就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贝那普利对CHD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20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45~79岁,平均(59±10)岁,病程9个月至14年,平均(5.3±1.5)年。

1.2 纳入标准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3]中CHD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即在特定条件下突感心前区疼痛或憋闷感,疼痛从胸前区放射至肩、臂、手指,疼痛经口服硝酸甘油不可缓解,部分患者出现心音减弱,心律听诊不规则;均完全知晓本研究目的及方法并自愿配合,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风湿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合并严重肝、肾疾病;恶性肿瘤;颈椎病、重度神经官能症等其他原因所致胸痛;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不能按规定用药;临床资料不全。

1.4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组后均采用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益气活血中药处方:黄芪30 g、赤芍10 g、白芍15 g、川穹15 g、当归15 g、党参10 g、人参10 g、白术15 g、炙甘草15 g,上述药方兑合为1剂,用水煎煮至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服用6周;同时口服西药贝那普利(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50408,规格:10 mg× 14 s),20 mg/次,1次/d,6周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具体疗程。

1.5 观察指标①心功能分级:治疗前后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对患者心功能分级进行评估,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劳动无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为Ⅰ级(正常);日常活动轻微受限,一般体力劳动时偶尔出现上述症状但休息后很快缓解为Ⅱ级(轻度心力衰竭);日常活动受到明显限制,轻微体力劳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需休息较长时间才能有效缓解为Ⅲ级(中度心力衰竭);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休息状态下亦会发生上述症状且在体力劳动后症状加剧为Ⅳ级(重度心力衰竭)。②心电图指标: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周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量变化最显著的ST段导联,相邻2个以上导联ST段恢复表明心肌缺血得到有效改善,全部心电图均由专人完成测量。③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动力学参数变化,包括心肌收缩力(MC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心肌耗氧量(MVO)。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比较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为Ⅰ级、Ⅱ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120 例CHD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比较[例(%)]

2.2 缺血性 ST段心电图改善情况 本组患者经治疗后,有97例患者缺血性ST段得到改善,改善率为80.8%。

2.3 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 患者治疗后MCF、LVEF、EDV、MV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120 例CHD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s)

表2120 例CHD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s)

时间 MCF(N/cm2) LVEF(%) EDV(ml) MVO(ml/min)治疗前 0.18±0.06 0.56±0.11 138±18 14±6治疗后 0.12±0.08 0.68±0.15 136±14 15±6 χ2值 25.203 19.323 12.100 17.830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CHD是临床常见心脏疾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我国目前约有2.9亿CHD患者,病死例数居各种慢性疾病之首[4]。即使在美国等发达国家,CHD也是导致居民病死的首要原因,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致力于降低CHD危险因素,同时积极加强心肌梗死的治疗,CHD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全球CHD控制现状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需进一步扩大疾病排查范围,加强疾病控制,降低居民病死率,保障公众健康[5]。

目前,针对CHD的治疗原则为以药物治疗为主,严格掌握血运重建治疗的适应证,药物治疗是其他治疗方法的基础,即使是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仍需坚持长期用药,只有药物控制理想才能保证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肌梗死风险,控制疾病发展。规范合理的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再缺血事件发生,通过血运重建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6]。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对西药贝那普利耐受良好,临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相关报道[7],表明该药品的安全性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缺乏长期用药指导资料,因此其长期疗效尚不能确定。贝那普利上市报告指出,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过敏、高钾血症、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可恢复。由此可见,单纯使用一种药物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且不能避免长期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这就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以减少一种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疗法主张通过中药和西药联用来达到内外兼治的功效。中医将CHD归为“胸痹”“心痛”范畴,其典型症状为胸部闷痛以致喘息不得卧,其发病与寒邪内勤、劳倦疲乏、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胸痹”“心痛”证的代表药方是益气活血方,方中黄芪和党参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效,当归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川穹具有止痛之功效,赤芍具有凉血之功效,炙甘草可起到调和药物的作用,白芍具有缓急止痛、防治盗汗之功效,人参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之功效,白术具有活血顺气之功效。针对CHD之心气不足病因,诸药合用方奏益气活血之效[8]。联合用药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协同增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扩大临床应用范围。西药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虽然其发挥作用需要经过较长时间,但是一旦发挥作用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对心功能指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能够改善缺血性心肌缺血症状,恢复运动能力,而中药则从宏观上对人体进行调控,从而达到标本兼治协同增效的作用。贝那普利虽然效果明显,但是不良反应也较多,因此配伍中药益气活血方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中西药联合使用不仅能保持各自适应证,而且还可减少禁忌证从而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随着CHD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提出“心脏康复”[9]的终极目标,该概念的核心理念是采取一切措施使患者尽快恢复之前的生活状态,并恢复原有的社会角色,不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其他介入疗法均应在治疗理念中融入心脏康复理念,适应这一新兴康复医疗理念。心脏康复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通过心功能指标可以更加准确的评估疗效,对治疗结果进行定量化描述。基于这一背景,本研究从3个不同方面选取心功能指标,包括心功能分级、心电图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将 120例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中西结合疗法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作用。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能够根据患者自觉活动能力从整体上对患者心脏功能进行评估,本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表明其对患者心功能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心电图指标变化表明,所有患者治疗前心电图相邻2个以上导联ST段压低≥0.05 mv,治疗后有97例患者ST段恢复至等电位线,心肌缺血得到改善。MCF可以反映患者心肌收缩力,患者治疗后MCF较治疗前显著降低。EDV、LVEF能够反映患者前负荷状态,与治疗前相比,患者 EDV、LVEF水平变化显著,表明前负荷得到有效改善。MVO水平能够反映患者冠状动脉功能,本组患者治疗后MVO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表明患者冠状动脉功能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药贝那普利对CHD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复及生命质量提高。

[1] 门长英.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53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3):127-128.

[2] 黄瑞霞,张建军,王仁平,等.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50例疗效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0):165-166.

[3] 夏惠英,王居新,王金秀,等.益气活血法早期干预对冠心病陈旧心梗或支架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6):8-9.

[4] 李彦影.施慧达与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20例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4):7273-7274.

[5] 张劲松.磷酸肌酸钠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左心功能及血浆 BNP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7):1406-1407.

[6] 刘永建,齐洪娜,李佳,等.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6,38(5):644-647.

[7] 罗仁,茶春喜,杜晓强,等.贝那普利联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 19(5):716-717.

[8] 徐炎.盐酸贝那普利片与缬沙坦影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药业,2016,25(6):52-53.

[9] 韩永燕,刘永建,南荣霞,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5(16):1751-1752.

[10] 孙鸿彬,郭改平,王秀璞,等.氟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ro-BNP、CR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68-69.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5.022

1广州市南沙区中医医院,广东广州 511400

2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广州 510630

3海南省松涛水利工程管理局职工医院,海南儋州 571700

汪林琴(1981.1-),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

猜你喜欢
那普利益气西药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贝那普利联合延续性护理治疗高血压60例观察及护理分析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益气脑络通汤治疗脑栓塞8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