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7-06-08 05:51孔令梅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萎缩性叶酸三联

孔令梅

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孔令梅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锦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 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三联疗法,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叶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I)、胃泌素 17(G17)水平,评估治疗效果并观察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血清PGI、G17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7.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常规三联疗法根除Hp的同时联合采用叶酸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整体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叶酸;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疗法;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消化内科常见慢性疾病,可随着疾病发展诱发胃癌,不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同时还可导致患者生存期限显著缩短。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幅度均得到明显控制,但仍是严重影响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1]。而有效控制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发展,尽快消除临床症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从根源上降低胃癌发病率。由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医师多采用三联疗法以提高Hp根除率[2]。本研究就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血清学、影像学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均符合锦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类型胃部疾病;存在叶酸或常规三联疗法禁忌证;近1个月内接受过其他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法治疗;严重并发症;精神障碍。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3例。联合组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4~74岁,平均(46±13)岁,病程1~5年,平均(3.2±0.4)年。常规组患者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7~75岁,平均(47±12)岁,病程 1~7年,平均(3.3± 0.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于确诊、纳入研究后开始实施常规三联疗法,同时停用其他所有药物,具体方法为:①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0527,规格:20 mg×7片),20 mg/次,分别于早晚餐前30 min左右用温开水送服;②左氧氟沙星(北京京丰制药有限,批号:140509,规格:0.5 g×6片×2板),0.5 g/次,1次/d,晚餐后30 min左右口服用药;③阿莫西林(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0426,规格:0.5 g×24片),1 g/次,2次/d,分别于早晚餐后30 min左右口服用药。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叶酸治疗,具体方法为:叶酸(辽宁格林生物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40323,规格:0.4 mg×31片),10 mg/次,3次/d,分别于三餐后30 min左右口服用药。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I)、胃泌素17(gastrin-17,G17)。其中症状评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获取,即对各项临床症状按照0~6分进行评定,分别以0分、2分、4分和6分表示无症状、轻度症状、中度症状和重度症状;总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血清PGI、G17水平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所用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型号:7600型),所用试剂盒均由深圳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首先抽取外周静脉血2~3 ml,将其置于抗凝管中充分震荡,然后采用离心分离处理,在严格无菌环境下按照实验室操作规范完成检测操作。观察两组患者的安全状况,即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腹胀、腹痛、嗳气、反酸等症状均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完全恢复正常;有效:腹胀、腹痛、嗳气、反酸等症状明显好转,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趋于恢复;无效:腹胀、腹痛、嗳气、反酸等症状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血清 PGI、G17水平比较治疗前,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症状评分及血清PGI、G17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血清PGI、G17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血清PGI、G17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血清PGI、G17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症状评分(分) PGI(μg/L) G17(ng/L)常规组 43 25±3 11.8±2.7 157±11 184±11 46±8 72±9联合组 43 24±3 5.2±1.1 157±11 210±12 45±7 97±8 t值 0.562 14.845 0.168 10.381 0.363 13.907 P值 0.576 0.000 0.867 0.000 0.718 0.000

2.2 治疗效果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3 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适感,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Hp感染、饮食习惯、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免疫、体质和遗传、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均具有紧密关联。目前,该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在肠型胃癌癌前病变构成中占据较高比例,有研究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胃癌的概率是同年龄段正常健康人群的18倍左右,可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严重性和及时高效治疗的重要性[4]。血清PGI、G17水平均是反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血清 PGI水平高低主要反映胃酸分泌量情况,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由于胃黏膜腺体萎缩可导致胃酸分泌减少,使PGI合成与分泌显著减少,最终导致血清PGI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5-6];G17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刺激胃酸及蛋白酶合成与分泌,还可促进黏膜生长,但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由于胃体细胞发生萎缩性病理改变,常导致腺体分泌功能显著降低,影响胃部正常功能[7]。

三联疗法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用治疗手段,通过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的联合应用能够在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提高Hp根除率。该方法是最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其应用效果和价值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一致认可[8]。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相关研究指出,在三联疗法基础上联合应用叶酸能够减少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基因型变异发生,同时对于胃黏膜状态的恢复和胃部功能的改善也具有显著作用[9]。相应的,在胃黏膜生理状态和功能恢复的同时,PGI、G17的合成和分泌量得到明显提高,故而血清PGI、G17水平也较治疗前显著升高[10]。另有研究指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应用叶酸与三联疗法还可以抑制 5-甲基四氢叶酸通路,确保DNA快速合成和修复,进而阻断向胃癌的发展过程[11]。本研究中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血清PGI及G17水平、治疗效果相关数据均较常规组显著改善,说明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更佳。此外,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说明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常规三联疗法根除Hp的同时,联合采用叶酸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整体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1] 林亚珍,唐忠辉,黄仲庆,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5):689-691.

[2] 王胜球,陈柏荣,梁子彬,等.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2):88-90.

[3]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性胃炎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123-125.

[4] 刘凤英.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9):105-106.

[5] 卢丹,张堃芳,龚大范,等.思连康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6-7.

[6] 韦曙霞.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5):689-690.

[7] 朱贺荣,王小红,宫玉志,等.理气平胃合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5(19):2126-2127.

[8] 林根友,谢海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400-2402.

[9] 何飞龙,刘富颖,张永力,等.胃复春联合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2):2352-2355.

[10] 张颖,齐凤祥,张志广,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患者生长激素调素水平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30):2951-2955.

[11] 隋小妹,张东玲,何勤,等.复方丹参滴丸、叶酸联合Hp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8):697-698.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5.023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锦州 121000

猜你喜欢
萎缩性叶酸三联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中老年人补叶酸可防卒中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