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丧葬礼俗中的民间道教音乐研究

2017-06-08 16:01许天鸣
艺术评鉴 2017年7期

许天鸣

摘要:丧葬礼俗是中华文明在长期发展中积累演变的非常重要的民间习俗,是不同文明和不同地域民众最有辨识度的一种文化活动和社会行为,也是人类文明传承中最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活动。丧葬礼俗传承的稳定性也是特定社会组织、社会关系最生动、最集中的反映。从洞头斋醮丧葬仪式中,笔者试图研究民间道教音乐如何在严格传承了道教仪式的同时,又实现了其科仪音乐的本土化和世俗化。

关键词:洞头 丧葬仪式 道教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8-0055-03

一、洞头道教及其音乐的历史沿革

洞头区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市辖区,是温州市四大主城区之一,古称中界,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由168个岛屿和259座岛礁组成。洞头区总面积2777.3平方公里[1],其中海域面积2652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25.3平方公里。由于其海域面积辽阔,民众依海而居靠海而生,所以洞头基本属于属余海洋文明的范畴。全区現辖北岙、东屏、元觉、霓屿、灵昆5个街道,大门镇和鹿西乡,户籍人口15.4万,2015年常住人口12.91万。由于洞头置县历史不长,但洞头本土开发的历史却很悠久。据九亩丘出土文物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洞头列岛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春秋战国时期,曾为瓯越之地。民国元年(1912),改玉环厅为玉环县,隶瓯海道,今洞头县境为玉环县第四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今洞头县境建政为三盘区。1949年10月7日(农历八月十五)洞头境首次解放和1952年1月15日洞头全境最后解放后,均仍属玉环县。1953年6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洞头置县,隶浙江省温州地区专员公署。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洞头县建制,7月1日起划归玉环县。1959年1月7日,国务院决定撤销玉环县建制。4月1日起,洞头划归温州市。1964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洞头县建制,隶浙江省温州地区专员公署。1965年3月1日起,县人民委员会正式对外办公。1981年9月22日,温州地区与温州市合并,洞头即改隶浙江省温州市。[2]2015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准温州市洞头县撤县设区。9月1日,温州市举行洞头撤县设区动员大会暨授牌仪式。

二、洞头丧葬音乐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洞头县斋醮道场丧葬仪式用乐,通过对洞头斋醮道场进行田野调查,整理研究道教音乐在丧葬民俗中的音乐形态,曲目的整理研究,社会功能和发展现状等问题,笔者也将通过对道士的采访,对当下民间道教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

本文将运用资料文献互证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洞头县民间道教音乐在丧葬仪式中的本体应用及其社会功能进行研究。在田野调查中,笔者将首先了解道教的禁忌及行业内的敏感话题,充分尊重每一位被采访者的隐私,尊重洞头当地习俗。由于调查的场地为丧葬道场,也会尊重被采访家庭的意愿。

在田野调查为主的方法,这是确保第一手材料准确、客观的关键。本文所用的资料大多来源于田野调查,部分文献资料也经过田野调查的考证。本文列举的丧葬仪式活动程序、音乐谱例都是现场实录,笔者整理记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笔者在现场采访时,亲自参与到丧葬仪式活动中,担任一两件乐器的演奏,以仪式参与者的身份去体验各个音乐事项和文化意蕴。离开现场后,又从音乐研究者的角度,重新审视、分析、研究。反复更换角色,不断改变研究角度,力求全方位地剖析丧葬音乐文化。通过研究丧葬事项和音乐事项的表层现象,以及各种音乐事项之间、音乐事项与仪式事项之间的相互结合关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既分析外部结构,又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同时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如民族学、民族音乐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力求如实反映道教音乐在昌吉市丧葬民俗中的发展、流变、传承的真实面貌。

为了完成此次洞头丧葬音乐的研究,得到一手资料,笔者采集整理了三个完整的丧葬仪式过程,并且记录下了完整的音声。丧葬音乐由于其地点和仪式的特殊性,其使用的音乐仅限于丧葬道场,使得录音上的音质有时过于嘈杂,虽然在后期整理时尽量还原到场内音乐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但相信还是会有些遗漏和失误,洞头道教音乐的发展是一个典型的文化迁徙渐变的过程。当音乐学者的研究视角更多地关注洞头的民歌和其他传统音乐,对洞头当地的宗教音乐的研究并没有被重视,这些道教音乐是当地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洞头道教民间传统音乐的发掘整理和洞头传统文化的保存和梳理和研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洞头道教音乐可考历史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中国也是道教唯一的起源和发祥地。在中国古代的民间巫术和神话传说,原始的图腾崇拜以及在殷商时对鬼神的崇拜,使其构成了道教的雏形,在经过了春秋战国和两汉时期的黄老道,又受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其思想根基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思潮和道家学说。在两千年来的历史发展中,道教也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完成了自己的演变过程,宗教在民众中发展的重要手段就是举行仪式,在仪式的进行中,民众会对宗教产生敬畏和信仰,道教对外呈现给世人的仪式就是斋醮科仪,在斋醮道场上,音乐是科仪仪式上的重要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音乐的发展轨迹也和道教的发展高度一致,在东汉早期的科仪仪式中,吟诵诗文是其表达的主要手段,后经南北朝时期改为可以诵唱的经文和诗词,在唐朝由于皇权的直接干预,使得道教音乐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宋代设立的云璈部专门主管科仪祭祀仪式音乐,明朝设立神乐观、乐舞生使道教音乐达到了新的高度。清代道教音乐逐渐和民间有了互通融合。形成了正一派和全真派两大乐派,正一派更接近于民间科仪,而全真派音乐则由于其传承的稳定和严谨,一直为官办皇权所沿用。道教音乐在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壮大演变的过程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道教科仪音乐体系。其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中也包含着大量的中国传统古乐的神韵。

洞头海岛道教音乐在2009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那时大量福建渔民迁到洞头岛上,带来了闽南文化,其中一位民间艺人叶匡也从福建泉州迁徙至洞头,他也带来了福建的特色剧种布袋戏,在最开始就把布袋戏拿来作为道教音乐。在早期,海上捕鱼条件恶劣,渔民敬畏大海的威力,在面对无法主宰的命运时,只能祈盼神灵保佑平安。这也产生了最早的洞头道教音乐。在遇到神灵诞辰,红白喜事等祭祀活动,都要邀请道士去做斋醮道场。直至1938年左右,洞头县大约有六十多人从事道教音乐并以此谋生。在做道场时演奏的曲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也就是道教音乐。洞头海岛道教音乐在斋醮道场时,常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以吹打为主,多运用民间传统乐器。曲目上划分大概有三类:一为喜调如《割仙草》《龙头龙尾》;二为丧调,如“青蛙哭”“哀调”等;三为迎神调,如“竹三马”等。民众在到场中,常常不自主的被道教音乐带入其中,在文娱大众时,也是对道教音乐的宣传和传承。让民俗文化和道教音乐互相融入,相互支持。

四、丧葬仪式中民间道教音乐的田野考察

丧葬礼俗是中华文明在长期发展中积累演变的非常重要的民间习俗,这个习俗可以充分反映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诉求。丧葬习俗是不同文明和不同地域民众最有辨识度的一种文化活动和社会行为。也是人类文明传承中最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丧葬礼俗传承的稳定性也是特定社会组织、社会关系最生动、最集中的反映。在九十年代,洞头地区的民众在丧葬习俗中还保留棺木土葬,政府后来实行丧葬改革提倡火葬,在洞头推行时也遇到重重阻力。最后还是道教协会辅助政府把丧葬改革顺利推行下去。斋醮道场上所演奏的民族乐器主要由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吹奏乐器通常包括一至两把唢呐,打击乐器则由锣、小钹、木鱼、大铙、大钹、小铙、鼓、当子等组成。由于时代的变迁,在吹奏乐器中偶尔也会加入萨克斯。

在我国斋醮道场上,唢呐是最为喜闻乐见的并且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乐器,由于其音色收放自如,嘹亮高亢,刚柔并济,被广泛应用在许多民俗活动中,如红白喜事,神灵祭祀,花灯年会等等。常用的打击乐器有钹铛子、锣、三星锣、鼓、木鱼、铃等。鼓作为重要的法器在早晨道观开静、傍晚止静时均由鼓完成。在丧葬仪式中,鼓作为指挥乐器,时而模仿雷电,时而又能配合经韵板眼。在曲牌的演奏中,通常的节奏作为行仪时的法器,小鼓配合其他法器使用,鼓声的作用起到通神辟邪。道教音乐里击鼓手法繁多,十分讲究节奏变化。锣在演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音乐发展的关键乐器,这种打击乐器为铜质,按音色和音量分为小锣、大锣等,结构虽然简单,但却为丧葬仪式中领奏乐器,例如开经时,小锣先连击两下,然后乐器才依次跟进。钹也是打击乐器中不可忽视的乐器。仪式音乐开始后,道士手持钹片,两片撞击。铙钹之声在仪式音乐里有驱妖赶魔,迎神送将的寓意。洞头丧葬行仪进行时,通常铙钹配合演奏使用,特别在音乐高潮部分,铙钹连击推动音乐的发展律动。洞头县道士班成员相对稳定,一旦有道场活动,统一由道士协会进行委派和协调,活动范围也只是限制在洞头岛内。笔者在做田野调查时,以斋醮丧葬道场为切入点,探寻民间道教音乐在洞头丧葬习俗中的传承与发展。经过数次参与洞头岛内丧葬斋醮仪式,笔者也对道教音乐在斋醮道场的运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解了。

洞头斋醮丧葬仪式中,道士乐班的人数在5-7人。在长期的实践和磨练中,乐班里的道士一般都可以胜任道场里两到三项工作,既是乐手又可以诵经。根据仪式的需要,做法事的形式分为灵堂外行乐和灵堂内坐乐。道士用手沾酒洒向灵堂各个方位,再对着逝者颂唱经文,在念经文期间,乐班开始演奏《往生赞》《礼天尊》《启字赞》和《五更盘道》。如果时间尚早,会继续一卷一卷的念经文,再演奏《江南来客》《满天星》等乐曲。直至晚上念到经文十王的九十卷,道士们开始接下来的报恩仪式。道士们登上报恩台,其间吹奏的是《报恩韵》《文武上朝》和《仙家乐》。在静洒道场时,高功念《跑桥经》,乐班演奏《柳情》《行水令》。再经过放食过程和出灵,整个丧葬仪式基本结束。

五、结语

从洞头斋醮丧葬仪式中,笔者试图研究民间道教音乐如何在严格传承了道教仪式的同时,又实现了其科仪音乐的本土化和世俗化。民间音乐在传承上一直面临着较大的问题,流传下来的传统曲目并不多,但在道教音乐里,其音乐的传承和传统曲目的保留却保存得比较完整。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反思和借鉴。通過对洞头道教音乐的介绍,更希望留存整理道教斋醮仪式上的传统音乐。

参考文献:

[1]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的音声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刘红.思想·行为·音声:中国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视域[J].中国音乐学,2008,(02).

[3]伍国栋.音乐形态·音乐本体·音乐事象[J].中国音乐学,2010,(03).

[4]周楷模.仪式音声研究框架之解读[J].音乐艺术,2010,(03).

[5]郭乃安.音乐学, 请把目光投向人[J].中国音乐学,1991,(02).

[6]王东涛.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鲁中南鼓吹乐班[J].中国音乐学,2006,(03).

[7]曾娜妮.灌溪镇丧葬仪式音乐及乐班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