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剧弹腔、高腔曲牌及其它

2017-06-08 17:04陈洪
艺海 2017年5期
关键词:曲牌

陈洪

〔摘 要〕祁剧是湖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明代,其音乐形式丰富多彩,唱腔有三大腔系:弹腔、高腔、昆腔。曲牌在使用时包括三种主要乐器曲牌:唢呐、弦乐、笛子曲牌。高腔的特点是:四柱、跳进、数板等。

〔关键词〕南北二路 阴皮 四柱 曲牌

祁剧过去分宝河和永河两大流派。宝河派流行于邵阳、黔阳等地区;永河派流行于衡阳、永州、零陵等地区。两个流派在剧本、表演和音乐上均无大的差别,所不同仅表现在少数曲牌的行腔上,以及少数剧目的唱腔和角色的安排上。如:《昭君出塞》一剧,宝河为高腔,王龙为丑行;永河为弹腔,王龙为小生行。祁剧过去多在农村草台演出,为了适应这样的演出条件,逐渐形成高亢、粗犷、质朴的音乐风格。在旧时,昆腔由唢呐或曲笛伴奏;高腔一般没有文场伴奏,宝河派由唢呐帮腔,永河有鼓师帮腔;弹腔以祁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武场方面通常由战鼓、牦形鼓、大锣、大?、高音小锣组成,发声尖锐、浑厚、明亮,能声传数里之外。演员的发声和润腔方面,因行当而异,净用霸音,老生用沙音,小生用子音,旦用窄音。经过长期的积累,祁剧的流传剧目、各种声腔的曲牌唱段,数以千计,可以说它的传统音乐资料相当丰富。

弹腔是祁剧音乐中戏剧化程度较高的一种声腔。其板式大体分为下列数种:(一)起板:是自由节奏的散句形式。由三个散乐句组成的叫大起板,由一个散句构成的叫小起板。在传统的运用中有内外之分,大起板大多是在内台演唱,小起板大多在台外唱,它一般用于渲染气氛或情绪转折的地方。(二)垛板:是一板一眼或有板无眼,最后一个字甩腔,板式接近慢皮。垛板与京剧的回龙相类似,常于起板之后,紧接垛板,在节奏上形成了鲜明的松紧对比,使情绪进一步向前推进,它在刻画人物方面,能表现各种不用的感情。(三)慢皮:即一板三眼,北路上下句都起于一眼,落于中眼;南路上下句都起落于板上。慢皮常用抒情、叙事、诉说等场面。(四)快慢皮:即稍快的一板三眼,在情绪很激昂的时候才适用。南路中没有这种板式。(五)慢二流:即一板一眼,常用于叙事、劝导等场面。南路无此板式。(六)二流:即有板有眼,和京剧中的流水很相似,快唱时又像京剧中的快板,稍慢一点的常用于诉说,稍快一点的常用于愤怒。南路中用得极少。(七)丢句子:也是一板三眼,唱句从第一眼开始,唱完半句就加一个小过门,也从第一眼开始,速度比慢皮稍快,比慢二流稍慢。常用于比较细腻的诉说和叙事。南路没有此板式。(八)滚板:即赶板,也就是板的散唱,一次可唱多句。常用于急躁、悲愤、犹豫不决等场面。(九)摇板:南路叫摇板,北路叫紧拉慢唱,即有板无眼的自由节奏。常用于愤怒、伤感的场面。其它如:哭头用于哭的场面,常作为有些唱段的结束句。在演出实践中,根据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利用上面的板式组成不同类型的成套唱腔。

关于弹腔音乐,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由于上属音与下属音在曲调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形成了南路与北路的显著差别。南路女腔一般多为徽调式,上属音“2”音在曲调中占了较重要的位置,与主音“5”有机地结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北路女腔一般也多为徽调式,下属音“1”音或“i”音在曲调中占了较重要的位置,与主音“5”有机地结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但南路的男腔为商调式,北路的男腔常为宫调式。弹腔的男女分腔比较严格 :南路男腔一般上句落“1”音,下句落“2”音,女腔一般上句落“i”,下句落“5”音;北路男腔一般上句落“2”音,下句落“1”音,女腔一般上句落“1”,下句落“5”音。中间部分上句放腔时,南北两路不分男女都落在“6”或“3”音上。唱腔和过门在连接上,也有一定规律。如:北路男腔不管落在哪个音级上,紧跟唱腔的过门,它的起音和落音一般也在同一音级上。在有些唱腔中,把南路的旋律揉进北路的旋律或者把北路的旋律揉进南路旋律中去,祁剧前辈称“北转南”或“南转北”。如此,在丰富旋律色彩时,演奏上并没有改变原来的定弦。南路阴皮慢板中揉进了地方丝弦小调【满江红】,能使曲调独具一格,为发展祁剧音乐提供了较好的先例。这常用在较细腻的诉说、叙述场面,能体现悲痛、伤感的情绪。如“仕林祭塔”(【满江红】转【阴皮】)。弹腔北路二流中有一种唱法,是一句唱完之后附加四个字或五个字的唱腔,叫垛句子,听起来有独特的风格。

弹腔的伴奏:旧时祁剧乐队一般只有七八人,有“七紧八松”之说。主要乐器是祁胡,琴筒用楠竹制作,筒子较小,弓子粗硬,弓毛多,演奏方式比较硬。其余有月琴、小三弦、板胡等。在旧时,弹腔演唱时调门的高低都有一定的规律,上午一般唱正宫调(G)或乙字调(A)调,下午调门才降低(演唱的剧目为三小戏)。此外,根据剧情内容需要,可加战鼓、大锣、大?、高音小锣、唢呐以增强气氛,总之弹腔的音乐很有特点。北路(定弦6-3)高亢粗犷,南路(定弦5-2)缠绵委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能表现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

祁剧高腔是曲牌体系,曲牌丰富,表现力强,可根据剧情的需要表现喜、怒、哀、乐。在旧时,它的唱法是由演员在舞台上随便起腔,不受乐队的限制,在出腔时由鼓师和乐队人员帮腔,不用管弦乐,而只是套上打击乐有节奏地伴奏,显示出祁剧高腔之固有特点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它的唱词也是按曲牌名称所写,什么曲牌写多少句话,多少个字,词句的长短变化,都有严格的规定。按照祁剧高腔唱法,第一句若是个人起腔多是唱起句,接唱多是唱连头。一支曲牌开始两句要唱准,因它是这支曲牌的开头,若唱不准,就会跑偏,既不成曲牌,也归不到“四柱”。所谓“四柱”,好比砌房子,没有四柱的支撑,房子就会倒塌,也不成其为一间完整的房子,这是祁剧高腔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例如:“望装台”一曲,第一句唱词“遇清明”是点题(一柱),接着进一步介绍清明节的重要事件,就是“家家户户挂扫坟”(二柱),按照中国历来的风俗习惯,每年清明节,家家户户上坟挂扫纪念先人,所以这两句应算“二柱”,中间一段是叙事性的腔句,是对亲人的无限怀念,可以按照原曲牌的顺序唱,也可以根据词句的要求唱飞句,飞到别的曲牌上去,又可以做讲、念,或唱数句,再回归原曲牌(三柱),最后唱刹句(四柱)。这是笔者对此曲牌“四柱”的理解。“四柱”是祁剧高腔的基本规律与重要特点,如果乱了“四柱”,就不成其为一首完整的高腔曲牌,那就是犯腔了。“四柱”是對祁剧高腔结构特点的形象概括,并非限定只能是四句腔,而是要掌握高腔曲牌的起刹规律,也就是说,唱腔要有层次,起刹要讲究干净。祁剧高腔的旋律特点“跳进”,出腔时声高向上扬,有的曲牌出腔用八度的跳进,这样的特点不但给观众留下悦耳动听的感觉,更重要的是适合人物内心感情的抒发,是祁剧高腔旋律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在曲牌中,一支较长的曲牌唱了几句腔句之后,中间要唱一段“数句子”,这样的“数句”在湘剧高腔中叫“放流”,祁剧称为“数句”,也叫滚腔。这样的“数句”处理很有作用,它能把某段情节叙述得有声有色,把某件事情解释得清清楚楚,但它还是离不开腔,到关键时或问题转折时出上一腔,再往下数下去,起到压缩句子和把问题说清楚的作用。按照祁剧高腔曲牌“四柱”的要求,它的出腔要归回原曲牌,才算是没有犯腔,最后用其原曲牌合头收尾,完成其一支完整的曲牌,这就是腔与数的关系。

祁剧有三种主要乐器曲牌,即唢呐(祁剧叫“呐子”,又称大笛)、笛子、弦乐,其中唢呐曲牌最多,弦乐次之,笛子曲牌最少,也有些曲牌是在数种乐器上使用的。祁剧曲牌取材于何处,目前尚无足够的参考资料证明其来源,不过就目前所知,唢呐和笛子曲牌大部分可能取自昆曲,弦乐曲牌一部分或是取自道教、佛教音乐或一些民间小调。祁剧曲牌并非都是器乐曲,在大部分的唢呐曲牌中,常常是谱中附有唱词的,而且有些曲牌中的唱词过去在舞台上规定是要唱出来的。发兵用的曲牌,常由手下(龙套)跟着唢呐齐唱,如【文武九腔】【三花子】【水仙子】等等,【报子令】专为报子或探子唱奏,【鞑子歌】专为《重台别》一戏中鞑子唱奏。许多曲牌的唱词部分,在演变过程都无形中被删去了,几乎所有的曲牌都已变为器乐曲。唢呐曲牌一般可营造、渲染热闹、威武、雄壮等气氛,如发兵、点将登台、起道、饮宴、摆队迎宾等用之。笛子则适用于飘逸、闲静等场合。如神仙出场、打扫宫廷、小饮宴等等。弦乐曲牌则主要配舞蹈、身段,又称之为过场音乐,或结合较轻松、细腻、优柔、哀感等较幽静的场合使用。

猜你喜欢
曲牌
曲牌的传播与传承
清代曲牌体红楼戏与经典戏曲之“互文性”研究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曲牌结构类别及其形成的因素与内核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曲牌园地】
昆曲曲牌与昆笛演奏
“弋阳子弟”踏歌来
——弋阳腔传统曲牌抢救性录音
凉州贤孝的曲牌曲调特点
曲牌体联套是古典戏曲的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