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6-08 05:50熊燕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利巴韦口病皮疹

熊燕

(益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熊燕

(益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目的 分析痰热清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1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退热、补液治疗,同时给予利巴韦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退热、补液治疗同时以痰热清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消退,降低体温,值得推广。

痰热清;利巴韦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性传染性疾病,患儿多以发热、手足口部疱疹等主要临床症状,部分患儿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肺部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进行治疗,甚至可能导致患儿死亡。研究显示,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早期抗病毒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本研究分析了113例痰热清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22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13例。对照组患儿男63例,女50例;年龄1~11岁,平均(5.76±1.01)岁;体质量5~30 kg,平均(19.46±5.46)kg;病程1~4 d,平均(2.57±0.15)d。试验组患儿男62例,女51例;年龄1~10岁,平均(5.28±1.32)岁;体质量5~30 kg,平均(19.48±5.14)kg;病程1~4 d,平均(2.98±0.23)d。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退热、补液治疗,对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同时给予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注射液;国药准字H22023599;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15 mL/(kg·d)+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续应用5 d。试验组患儿在常规退热、补液治疗同时以痰热清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其中,利巴韦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患儿。痰热清(痰热清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30054;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3~0.5mL/(kg·d)+ 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续应用5 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疗效评价标准: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手足疱疹和口腔溃疡消退,症状好转,无其他合并症为显效;经治疗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手足疱疹和口腔溃疡明显减少,但未全部消退,症状好转,无其他合并症为有效;经治疗后体温仍没有降低,手足疱疹和口腔溃疡仍较多,且合并其他并发症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比较(±s)

项目体温复常时间(h)皮疹消退时间(d)试验组12.12±0.89 2.12±1.21对照组23.78±1.15 3.83±1.58 t值6.9762 6.3395P值0.0038 0.0017

2.2 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率比较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危及小儿生命健康的一种传染疾病,严重的会导致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引起手足口病致病病毒种类较多,最常见的当属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二者均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成员。而肠道病毒EV71感染更被认为是导致手足口病患儿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3]。

临床传统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其通过对细胞内肌酐磷酸脱氢酶活性的干扰,对鸟苷酸合成进行抑制,阻断病毒核苷酸的复制,对病毒DNA聚合酶活性产生抑制,并通过对RNA的作用抑制蛋白质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但其治疗容易出现耐药性和副作用[4]。

痰热清有镇静止咳、降温解痉、减毒抗惊厥、抗病毒、平喘祛痰和免疫调节作用,在有效抗病毒时,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促进患儿机体免疫力的提升,安全性好,无耐药性[5]。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痰热清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消退,降低体温,值得推广。

[1] 吕崇江,黄丽.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229-231.

[2] 茅晓春.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12(8):185-186.

[3] 李彩凤.运德素与痰热清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9):59-60.

[4] 邓修建.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4,26(23):97-98.

[5] 王长青.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172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4):15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46

猜你喜欢
利巴韦口病皮疹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