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讨

2017-06-08 05:50姜文文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丙型抗病毒肝炎

姜文文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讨

姜文文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目的 探究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变化。方法择取48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4例。对所有患者均予以抗病毒治疗,治疗时间为6~12个月,参照组患者以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则施行全面护理干预,将患者治疗的完成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的完成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5.8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0,P<0.05)。实验组各生活质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当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

护理干预;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

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患者需接受全面的治疗,由于治疗时间过长,患者可能中断治疗,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找到合理治疗途径,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文中以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4例。实验组男19例,女5例;年龄22~53岁,平均(35.07±5.22)岁;HCV基因型:5例Ⅰb2a型,19例Ⅰb型。参照组男21例,女3例;年龄24~51岁,平均(35.13±5.17)岁;HCV基因型:4例Ⅰb2a型,20例Ⅰb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予以抗病毒治疗,治疗时间为6~12个月,参照组患者以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则施行全面护理干预,护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生活背景与实际需求,根据患者的情况展开护理,以增加其治疗的信心,减少家属的心理压力,使家属能够配合护理工作的展开。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继而提高患者的社会公德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1.2.2 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要做好详细的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并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使用方法、用量与注意事项等[1]。要叮嘱患者的按时服药,避免出现错服或漏服的现象。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及其家属准备详细的用药说明,以规范其用药行为。

1.2.3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要清淡,保证定时、定量,饮食要保证低淀粉、低脂以及高蛋白。

1.2.4 环境护理 为保证患者生活质量与舒适度,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病房内环境进行清洁与整理,要定期开窗通风,并保证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应叮嘱患者做好保暖措施。

1.2.5 隔离知识 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关于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知识,告知患者生活用品不可与他人混用,避免乙型肝炎传染;患者家属应当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如果患者为年轻女性,要告知其须保证母婴阻断,避免传染下一代。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依从性,依从率为完全依从率与部分依从率之和。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价,指标包括作息、用药、情绪、饮食、吸烟与饮酒、复查等共8个项目,能够满足7个条目合格则认定完全依从,合格条目≤1个为不依从,其余为部分依从。生活质量:以《传染护理学》为依据,分析患者对饮食、生活、用药、隔离、心理知识等方面的认知程度。以利克特3分为标准进行积分:1分质量较差;2分质量一般;3分质量好。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相关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完成率比较 实验组治疗完成率为95.83%,优于参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实验组未完成治疗的原因为不良反应现象过于严重;参照组未完成治疗的原因为:1例治疗效果不明显,4例严重的不良反应,1例其他。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5.8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分布构成比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P值<0.01<0.01 0.04<0.01<0.01项目饮食生活用药隔离知识心理实验组25.72±3.16 19.86±2.25 23.55±3.23 36.77±2.60 24.66±3.17参照组21.16±3.07 16.33±2.16 21.56±3.44 33.41±2.71 21.25±3.24t值5.07 5.54 2.07 4.38 3.69

3 讨论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性极强,而治疗较为困难,抗病毒治疗需要持续24~48周,治疗中患者会受到较大的痛苦,因此很多患者无法坚持完成治疗。研究显示,如果坚持接受治疗有70.00%的患者能够痊愈,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的选择外,治疗依从性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成为了治疗中的关键[2]。

本次研究中对患者予以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完成率显著增高,且各生活质量指标也显著提高,由此可见,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依从性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

护理干预从实际情况出发,从生理到心理对患者予以全面的护理帮助,在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用药行为护理、饮食护理及加强健康指导[3],同时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健康宣传,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防护意识。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 崔莹.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7):268-269.

[2] 张艳,沈轶群.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1): 1096-1098.

[3] 冉维敏,李晓莉.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7):3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96

猜你喜欢
丙型抗病毒肝炎
1990—2019年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评估
《世界肝炎日》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世界肝炎日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