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应用分析

2017-06-08 05:50冯菲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胃炎生活质量

冯菲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健康教育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应用分析

冯菲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提高慢性胃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躯体功能及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胃炎;健康教育;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发病因素较多,该病发病率高,病程长,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而且慢性胃炎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若在夜间发作,嗳气、反酸、胃痛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睡眠[2],致睡眠质量降低,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降低。因此对慢性胃炎患者,应重视加强患者生活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本研究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中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130例慢性胃炎患者,经临床症状、胃镜检查,与慢性胃炎相符合[3];肝肾功能正常,无器质性疾病;未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及胃肠手术者;意识清晰,认知功能正常;男67例,女63例;年龄20~75岁,平均(46.8±12.8)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6.8±2.4)年;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到医院就诊后,告知该病治疗措施及相关药物指导,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同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患者负面情绪加强心理疏导干预,减轻患者不良情绪。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1)评估。患者在就诊后,评估患者病情、营养状况、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具体情况,掌握患者日常生活中不良行为及错误认知,并针对患者不良行为及错误认知,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2)认知干预支持。向患者讲解慢性胃炎发病机制、诱发因素、治疗措施、注意事项等,另外加强患者药物指导,讲解药物作用、方法、剂量、注意事项等,强调患者遵医嘱用药。(3)生活干预。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日常生活中不良习惯,戒烟限酒,保持饮食的健康卫生,应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刺激性食物的食用。根据患者睡眠状况,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日常生活中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注意防寒保暖,注意胃部保暖。

1.3 评价指标 睡眠质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4]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共计30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5]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躯体功能及心理状态四个维度,每个维度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PSQI评分(17.6±3.4)分,护理后(5.2±1.6)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18.0±3.1)分,护理后(12.0±4.7)分;两组护理前后及两组护理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躯体功能及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3 讨论

慢性胃炎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若在夜间发作,则会导致患者整夜难眠,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临床在治疗慢性胃炎时,不仅需要采用合理药物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病情程度;同时也要重视患者日常生活行为,积极控制自身健康行为,减少不良行为的出现,造成慢性胃炎复发[6]。在慢性胃炎诱发因素中发现,患者不当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行为、机体免疫力低及沉重的精神负担等,都会导致慢性胃炎发生。因此,对慢性胃炎患者,必须要帮助患者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积极规避日常生活中会导致慢性胃炎发作的因素,减少慢性胃炎的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睡眠状况。

健康教育的实施,可帮助患者改变自身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建立高度规范的健康行为,使患者能够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在健康教育中,综合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学会控制自身情绪,减轻自身心理负担,并纠正日常生活中不良行为及错误认知,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以此预防慢性胃炎的复发。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躯体功能及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加强患者认知干预及日常生活指导,使患者重视慢性胃炎的发生,并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明显提高了患者睡眠质量,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实施,帮助患者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认识到危害健康的因素,有益于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利于疾病控制,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1] 张春梅,徐新玲.健康教育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129-130.

[2] 梁秀容.慢性胃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2):98-99.

[3] 杨莹,夏云,徐佳英,等.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慢性胃炎患者影响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3):2070-2072.

[4] 何福玉.小儿慢性胃炎护理中个性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探析[J].当代医学,2014,21(24):103-104.

[5] 刘承伟,彭龙,邱冰.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42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9):43-44.

[6] 刘秀萍.护理程序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24-2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109

猜你喜欢
胃炎生活质量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质量投诉超六成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