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2017-06-09 18:33黄干孙巧杰黄瑞聪吴业坤李莲英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5期
关键词:喷丁加巴偏头痛

黄干,孙巧杰,黄瑞聪,吴业坤,李莲英

(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广东 阳江529500)

针刺疗法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黄干,孙巧杰,黄瑞聪,吴业坤,李莲英

(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广东 阳江529500)

目的 观察针刺疗法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针刺组和加巴喷丁组,各40例。联合组采用针刺疗法联合加巴喷丁胶囊口服,针刺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加巴喷丁组单纯采用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降低 (P<0.05),且联合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 (P<0.05)。联合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其他组 (P<0.05)。结论 针刺疗法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加巴喷丁或针刺疗法。

偏头痛;加巴喷丁胶囊;针刺疗法;疗效;观察

偏头痛是神经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多为偏侧搏动样头痛。成年人发病率为7.7% ~18.7%[1],且每年均呈上升趋势。偏头痛患者明显感到不适,其情绪和生活质量均受到一定的影响。超过50%的偏头痛患者头痛症状发作时会出现严重失能,使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下降。本研究采用针刺疗法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年龄17~65岁,病程3~56个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针刺组和加巴喷丁组,各40例。联合组中,男18例, 女 22例; 平均年龄 (35.7±8.3) 岁; 平均病程 (23± 6.5)个月。针刺组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 (34.7± 7.5)岁;平均病程 (24±3.8)个月。加巴喷丁组中,男16例, 女 24例; 平均年龄 (35.4±8.7) 岁; 平均病程 (25± 6.9)个月。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1998年国际头痛学会头痛分类和诊断中伴先兆偏头痛和不伴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2]以及1995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中医头痛的辨证分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心脏病病史或其他血管性疾病;有偏头痛性脑梗死、偏头痛相关的雷诺氏症;有外科手术史或其他影响药代动力学的治疗;近2周服用过预防偏头痛发生的药物;近12周服用抗抑郁和抗精神病药物或参与其他药物观察研究。

1.3 中医辨证分型

①肝阳上亢型:头痛目胀,耳鸣耳聋,性急易怒,情绪波动时头痛易发或加重;或伴面红目赤,心烦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干黄,脉弦滑。②痰浊上扰:头重如裹,疲乏无力;或痰多黏白,视物旋转;舌淡胖伴齿印,苔白腻,脉滑。③气滞血瘀型:头痛反复,痛处固定不移;舌黯淡,有瘀斑,舌下脉络紫暗,苔白,脉细涩。④肝肾阴虚:头痛时轻时重,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弦细。

1.4 干预方法

加巴喷丁组单纯采用加巴喷丁胶囊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62)口服,100 mg/次,3次/日。针刺组按辨证分型方法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1.5寸毫针,常规刺入腧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一次,1次/日。联合组按辨证分型方法采用针刺疗法联合加巴喷丁胶囊,口服巴喷丁胶囊100 mg/次,3次/日。疗程均为6个月。针刺治疗基本处方:取双侧穴位, 近部取患侧风池、 太阳、 角孙、 率谷; 远部取合谷、 行间、足临泣。辨证取穴:肝阳上亢者,加阳陵泉、中封;痰浊上扰者, 加中脘、 丰隆、 足三里、 太白; 气滞血瘀者, 加膈俞、 血海、 太冲; 肝肾阴虚者, 加太溪、 三阴交。 辨经治疗:疼痛以前额为主者,选用头临泣、头维、合谷、解溪、内庭;疼痛以侧头部为主者,选用风池、太阳、率谷、足临泣、侠溪;疼痛以后头及项部为主者,选用天柱、玉枕、风池、脑户、 后溪、 至阴; 疼痛以颠顶为主者, 选用百会、 前顶、 后顶、 通天、 太冲。

1.5 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参照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 《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4]。 疗效百分数 =(治疗前头痛指数 -治疗后头痛指数) /治疗前头痛指数 × 100%。治疗后观察6个月,评价疗效:痊愈:疗效百分数为90%~100% (不含90%);显效:疗效百分数为 55%~90%(不含55%);有效:疗效百分数为20% ~55% (不含20%);无效:疗效百分数≤20%。采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价疼痛程度:画出10 cm长直线,从左至右为0~10 cm刻度,0为无痛,10为最严重疼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感受在直线上相应位置做标记,从起点至标记处为VAS分值。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 (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三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联合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4 0 6.5 8 ± 1.0 9 2.0 8 ± 0.8 9#加巴喷丁组 4 0 6.5 4 ± 1.0 4 3.1 1 ± 0.9 1#*针刺组 4 0 6.5 7 ± 1.0 5 3.0 7 ± 0.8 7#*

2.2 三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联合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其他两组 (P<0.05),而加巴喷丁组和针刺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n,n(%)]

3 讨论

偏头痛为慢性神经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有三叉神经学说、神经学说及血管学说。偏头痛是一种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脑神经元功能紊乱、内分泌异常关系密切[5]。大脑细胞的独有电流紊乱是偏头痛的病因。偏头痛归属中医“头痛”、 “头风”范畴,责之于肝、脾、肾三脏。本研究选穴以远近取穴为基本原则,结合辨证取穴及辨经选穴,共奏祛风止痛、养血活血通络之效。

本研究中三组患者治疗后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原因可能是针刺疗法对加速内啡肽和脑啡肽合成有重要作用,提高脑内阿片肽的含量。内源性阿片肽是人体脑、神经末梢的吗啡样作用物质,是机体内产生镇痛效应的重要物质,能够发挥镇痛作用,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情绪反应,而且能够提高机体对痛刺激的耐受力。研究[6]表明,针刺疗法可影响与情绪反应相关的边缘系统及基底神经节中极为重要的核团,通过核团与其他主要镇痛结构的联系以减少痛觉情绪反应,从而提高痛阈和痛觉耐受力。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是偏头痛发生的病理基础。针刺疗法可有效调整脑血管的舒缩功能。加巴喷丁是新型镇痛剂,可阻断突触后钙离子通道而中断信息传导,从而中断疼痛信号的传导,因此在临床中对偏头痛患者的止痛疗效较为明确。加巴喷丁的作用机制为增加γ-氨基丁酸 (GABA)含量或调节细胞内钙离子内向流量,从而降低与偏头痛相关的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性。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疗法联合加巴喷丁能够显著改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针刺疗法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加巴喷丁或针刺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1]吴江.神经病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4.

[2]Olesen J.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headache disorders, cranial neuralgias and facial pain.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J].Cephalalgia,1998,8(7):71-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第2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99-20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6(3):69.

[5]Bartleson JD,Cutrer FM.Migraine updat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Minn Med,2010,93(5):36-41.

[6]石学敏.针灸治疗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86.

(责任编辑: 何华)

Observ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Gabapentin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HUANG Gan,SUN Qiaojie,HUANG Ruicong,WU Yekun,LI Lianying
(Yangjiang TCM Hospital,Yangjiang 5295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gabapentin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igrain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mbined group,acupuncture group and gabapentin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mbined grou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oral gabapentin capsules,the acupuncture group only received acupuncture,and the gabapentin group only received oral gabapentin capsules.The VA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ere compared among three groups.Results Before treatment,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VAS score among three groups(P>0.05).After treatment,the VAS scores of three groups decreased(P<0.05), and the VAS score of combin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groups(P<0.05).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groups(P<0.05).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gabapentin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gabapentin or acupuncture alone.

Migraine;Gabapentin capsules;Acupuncture;Curative effect;Observation

R245.31;R747.2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5.0615

2016-12-17

2017-03-02

2012年度阳江市社会发展领域医疗卫生项目 (项目编号:卫 [2012]6)

黄干 (1977-),男,广东茂名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喷丁加巴偏头痛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印度 圣母节
依巴斯汀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
阿昔洛韦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