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生物调节剂联合抗抑郁药物在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2017-06-09 18:33周磊苏楚霞李淳南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5期
关键词:抗抑郁双歧难治性

周磊,苏楚霞,李淳南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人民医院 内科,广东 潮州515638)

肠道生物调节剂联合抗抑郁药物在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周磊,苏楚霞,李淳南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人民医院 内科,广东 潮州515638)

目的 探讨肠道生物调节剂联合抗抑郁药物在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双歧三联杆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文拉法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肠道生物调节剂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显著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肠易激综合征;肠道生物调节剂;抗抑郁药物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非器质性胃肠道功能紊乱疾病,与患者的不良情绪、精神状态密切相关,临床无特异的治疗方法[1]。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病情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差、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患者在疾病的长期折磨下易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加重病情[2]。本研究探讨肠道生物调节剂和抗抑郁药物在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研究组中,男9例,女14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4.2±5.3)岁;病程 6个月 ~9年,平均病程 (4.2±1.1)年。对照组中,男8例,女15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44.6±5.7)岁;病程6个月 ~10年,平均病程 (4.6±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结合胃肠镜、大便常规等常规检查,均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3]。排除标准: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长期慢性腹泻、便秘;合并有精神疾病、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等。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指导患者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三餐规律,以清淡、高蛋白饮食为主,避免辛辣、酸冷食物,同时协助患者降低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对照组给予双歧三联杆菌 (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2粒/次,2次/d,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文拉法辛 (Pfizer Healthcare Ireland,国药准字:H20120146)1粒/次,1次/晚,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症状评分标准:1分:无症状;2分:可感受症状,但耐受;3分:患者的症状对正常生活造成干扰;4分:患者的症状对工作造成影响;5分:患者的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评估疗效:显效:症状评分改善>75%;有效:症状评分改善25% ~75%;无效:症状评分改善<25%[4]。总有效率 =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由医护人员采用交谈和观察两种方式评估患者的焦虑情况,包括抑郁情绪、有罪感、入睡困难、早醒、自杀、迟缓、工作和兴趣、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等。<7分为无焦虑,7~17分为可能焦虑,18~24分为肯定焦虑,>24分为严重焦虑[5]。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估患者的抑郁情况,包括悲伤、泄气、自卑、缺乏自尊、内疚、犹豫、焦躁不安、丧失动机、食欲变化、 性欲、 睡眠变化等[6]。<4分为无抑郁,5~10分为偶有抑郁情绪,11~20分为轻度抑郁,21~30分为中度抑郁,31~45分为严重抑郁。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2 3 1 9.5 ± 3.4 1 5.5 ± 5.0 1 8.7 ± 4.1 1 3.8 ± 4.3对照组 2 3 1 9.2 ± 3.8 1 8.9 ± 5.2 1 8.2 ± 5.8 1 7.8 ± 5.5 t值 0.2 8 2 2.2 6 0 0.3 3 8 2.7 4 8 P值 0.7 7 9 0.0 2 9 0.7 3 7 0.0 0 9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腹痛、腹泻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中枢神经、肠神经紊乱密切相关。研究[7]指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可加重其临床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给予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一定抗抑郁药物治疗,2个月后患者感觉临床症状显著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双歧三联杆菌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文拉法辛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双歧三联菌包括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均为肠道正常有益菌群。通过补充肠道有益菌群调节肠道正常生理功能,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胃肠功能常用的绿色疗法,通过稳定患者的肠道正常菌群调节其肠道生理功能[8]。文拉法辛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抗抑郁药物,可调节胃肠道痛觉5-羟色胺活性和受体,从而增强肠道正常动力。同时,抗抑郁药物有潜在中枢止痛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障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另有研究[9]常规给予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抗抑郁药物和肠道益生菌治疗,同样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肠道生物调节剂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有效减轻不良情绪,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1]宋军民,何强,郝庆,等.米氮平治疗中-重度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疗效评价 [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754-1757.

[2]张旭,汤海涛.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5,27(1):52-56.

[3]杨志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 [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34(3):223-224.

[4]董卫国,姚萍,梁列新,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循证治疗 [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4):68-71.

[5]游乐卿,贾林,刘静,等.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84例难治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时-效关系及长期疗效的资料分析 [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12):1105-1107.

[6]赵奕.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综合疗效观察 [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4):60-62.

[7]张霞,蒋欢欢,赵汉清,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5):154-157.

[8]岑永豪.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22-24.

[9]梁育飞,田树英.氟哌塞吨美利曲辛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J].临床荟萃, 2013,28(5):559-561.

(责任编辑: 何华)

Observ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estinal Biologic Regulator Combined with Antidepressants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ZHOU Lei,SU Chuxia,LI Chunna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haoan District,Chaozhou 515638,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estinal biologic regulator combined with antidepressants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Methods 4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2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ifidobacterium bifidum,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enlafaxine on this basis.The curative effect and negative emot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Conclusion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tudy group was 91.3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0.87%of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Before treatment,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tween two groups(P>0.05).After treatment,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Results Intestinal biologic regulator combined with antidepressant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atients'negative emotions and improv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ntestinal biologic regulator;Antidepressants

R574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5.0629

2016-10-18

周磊 (1982-),男,湖北老河口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抗抑郁双歧难治性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