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6-09 18:33陈莉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5期
关键词:口病皮疹消失

陈莉

(广州市南沙区东涌医院 护理部,广东 广州511453)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陈莉

(广州市南沙区东涌医院 护理部,广东 广州511453)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护理路径

手足口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小儿群体。目前发现的引发手足口疾病的肠道病毒高达20余种,柯萨奇病毒是主要类型之一[1]。患儿一般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厌食,且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大面积的疱疹和溃疡,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2]。本研究选取我院所收治的106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6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及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下,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3例。护理组中,男 34例,女 19例;年龄 6个月 ~5岁,平均年龄 (3.12± 1.35)岁。对照组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8个月 ~4岁,平均年龄 (2.97±0.88)岁。患儿入院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皮疹,且手足处皮肤可见明显的圆形疱疹和斑丘疹,同时口腔黏膜伴有溃疡。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定期测量患儿的体温,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避免患儿与外界接触,并进行隔离。②加强对患儿的饮食管理,避免其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定期为其补充营养和水分,可叮嘱部分口腔疱疹的患儿多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或冰冷等刺激性食物[3]。③口腔护理。时刻保证患儿口腔内清洁,并叮嘱患儿于餐前和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或让护理工作人员用生理盐水对其口腔进行清洁。④皮疹护理。及时更换患儿的衣物和床单被褥,叮嘱患儿不可对皮疹处进行抓挠[4],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入院后,根据患儿的基本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方案,并积极配合主治医生对患儿进行监测和有效护理。②对患儿的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加强监护人对患儿的关爱,同时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缓解其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使患儿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③为患儿营造良好的治疗护理环境,保持病房内空气畅通,适当为患儿播放其喜爱的歌曲等,使其更好地适应院内环境,从根本上减少了患儿的哭闹行为。④严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患儿抓破皮疹,并向患儿监护人详细解释疾病防治的重要性。

1.3 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和护理效果制定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儿发热、溃疡、皮疹等症状完全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儿发热、溃疡、皮疹等症状基本消失,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未消失或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率 +有效率。护理治疗1个月后,对比分析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患儿发热、溃疡和皮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并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呕吐、四肢无力、惊厥和烦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治疗后,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 [n(%)]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护理治疗后,护理组患儿的发热、溃疡和皮疹的消失时间分别为 (2.36±0.37)d、 (3.02±1.21)d和(4.31±0.96)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的(4.15±0.82)d、 (5.97±1.05)d和(6.88±1.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d)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d)

组别 例数 发热 溃疡 皮疹护理组 5 3 2.3 6 ± 0.3 7 3.0 2 ± 1.2 1 4.3 1 ± 0.9 6对照组 5 3 4.1 5 ± 0.8 2 5.9 7 ± 1.0 5 6.8 8 ± 1.1 3 t值 1 4.4 8 6 1 3.4 0 5 1 2.6 1 9 P值 0.0 0 0 0.0 0 0 0.0 0 0

2.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护理过程中,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进一步提高,而这也对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作为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患儿的全方面护理,减轻患儿的病痛,逐渐成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主要途径[5]。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方案,在患儿住院期间实施对用药、诊断、检查等方面的综合性护理,在护理方针的积极指导下,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儿身体快速恢复。

手足口病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小儿疾病,对患儿的健康成长以及日后的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为患儿的快速恢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成为替代原有护理模式的主要护理手段之一。另外,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实现对患儿的进一步深入了解,包括当前的护理情况、病情到了何种程度等,并且根据每个患儿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体现出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和可预见性,让患儿得到全方面的综合护理,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增加其护理参与度和配合度,对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1% (P<0.05);护理组患儿的发热、溃疡和皮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85% (P<0.05),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缩短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相关研究[6]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可从根本上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效果,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减轻病痛,促进患儿身体迅速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杨蕾,王兆.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时机及临床护理经验 [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7):2669-2671.

[2]覃芳华.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29):51-52.

[3]郭丽娟,武振河,孟迎军.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应用效果的探讨 [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性电子期刊,2016, 16(48):275-276.

[4]孙璐露,李春静,杨远升,等.延续性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出院患儿临床效果及再获得感染疾病的影响 [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 (10):85-86.

[5]张灿凤.循证护理在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性电子期刊,2016,16 (80):320.

[6]刘佳潞,韦利红,杨银华,等.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103-104,107.

(责任编辑:钟婷婷)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

CHEN Li
(Department of Nursing,Dongchong Hospital of Nansha District,Guangzhou 511453,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 Methods 106 cases of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nurs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qually.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mode,while the nursing group received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mode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 nursing effect,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nursing effect of nurs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ll P<0.05).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of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 and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R473.72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5.0723

2016-11-01

2017-01-17

陈莉 (1975-),女,湖南郴州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从事儿科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口病皮疹消失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消失的童年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美永不消失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