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高考试题寻找教学策略提升海洋素养

2017-06-09 18:41石海良张伟丰
关键词:解题思维海洋经济

石海良+张伟丰

摘 要:2011~2015年的浙江地理高考综合题,多从港口经济、海域开发、沿海(沿江)企业布局等角度来探讨海洋经济的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高考试题的命题风格和答题技巧,并做好针对性的专题复习,提升学生的海洋素养。

关键词:浙江高考;海洋经济;解题思维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广阔,面积达4.24万平方千米,岛屿星罗棋布,是中国海岛最多的省份,海岸线总长6486千米,居全国第一。浙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深水港口资源、海洋渔业资源、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潮间带滩涂资源、海洋旅游资源和海洋能资源在全国占有较大优势。沿海城市人口超过全省的70%,GDP超过80%。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六大后浙江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和沿江经济。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推进海洋素养教育。海洋素养,包括海洋文化素养和涉海实践能力。前者是以海洋文化内容为核心所构成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性文化禀赋,包括海洋文化知识、海洋文化意识和海洋文化心理特征[1]。提升海洋文化素养,不仅需要大力推进海洋文化建设,更需要引导更多人热爱海洋,关注海洋和海权,积极投身到建设海洋强国的事业中。浙江人沿海、爱海、“吃”海,对海有一份特殊的“蓝色情结”。这一“情结”也被高考命题组频频关注。从2011~2015年的浙江地理高考综合题(见表1)可以看出,命题人多从港口经济、海域开发、沿海(沿江)企业布局等角度来探讨海洋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掌握高考试题的命题风格和答题技巧,并做好针对性的专题复习,是当前高三师生应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浙江高考综合题为例与广大教师做一些探讨。

一、港口经济

例1.【2011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6题第(3)问】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图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是该题的题图)

参考答案: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河运、海运)、陆路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例2.【2013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7题第(2)问】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图2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是该题的题图)

参考答案: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多选择水运中转;舟山群岛港口航道深、岸线长,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

【感悟】

设问主体由三部分组成:货物+输出、中转、输入+港口、基地,对应的答案也呈现三段式结构:该货物进口或出口量大及原因+该货物多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当地配套了该交通方式且条件好。通过解读设问和答案,学生要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过程也应由三部分构成(图3)。

【教学策略】

(1)注重对不同类型货物典型特点的总结,如大宗农矿产品的大型笨重、鲜活农产品的易腐求鲜、紧急救援货物的越快越好及高科技产品的轻小昂贵等;(2)加强五大交通方式的优缺点比较,归纳人的不同需求对客运交通的选择影响及货物的不同特点对货运交通的选择差异;(3)加强港口区位的归纳训练,包括海港、河港、空港及水陆枢纽(水旱码头)、商品集散地等。

【磨题训练】

例3.【由2012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6题第(1)问改编】每年通过西澳大利亚州沿海各港口的铁矿石大量出口到东亚。评价其成为澳铁矿石主要输出港的优越条件。(图4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是该题的题图)

参考答案:西澳大利亚州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国内市场较小,东亚市场广阔,出口量大;铁矿石大型笨重,采用廉价的水运可降低运输成本;西部沿海港口较多,接近矿山且距离东亚市场较近,便于铁矿石输出。

例4.简析旧金山机场成为微电子产品重要输出港的原因。

参考答案:微电子产品生产是技术密集型工业,旧金山科技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微电子产品输出地,出口量大;微电子产品轻、小、贵、利润高,多采用快速的航空運输;旧金山机场是重要的空运枢纽,与高速公路相连,便于微电子产品输出。

二、海域开发

例5.【2012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7题第(1)问】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图5为该题的题图)

参考答案:石油资源靠近陆地;浅海;潮汐和风浪影响较小。

例6.【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6题第(1)问】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图6、图7为该题的题图)

参考答案: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

【感悟】

海域开发包括资源开发、工程建设、产业发展等。此类题多为条件类设问,可以是项目开发需要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由于海洋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和涉海项目的大工程量及技术不成熟性,一般海域开发项目往往较陆上项目风险大、困难多、成本高、技术要求高。也可以是沿海区域的配套条件,包括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通过解读设问和答案,学生要解决此类问题应有清晰的思维结构(见图8)。

【教学策略】

(1)关注海域开发施工中的限制因素,如风雨、水深、浪潮、强腐蚀性、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及资金、技术、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2)加强类似考点训练,如跨海大桥及海底隧道建设、海上能源(油气、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开发、海水淡化、海盐生产等。

【磨题训练】

例7.【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6题第(3)问】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2009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使得填海造陆得来的土地被海水淹没。简析图7区域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地势低平,多浅滩;位于莱茵河口,泥沙较多;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围海工程量小;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从区域配套条件减小工程量角度入手)

三、沿海(沿江)企业布局

例8.【2012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7题第(2)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图9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汕尾市。理由:化工、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且运输量较大;汕尾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载力较大,水运条件较好。

例9.【2015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7题第(2)问】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图10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是该题的题图)

参考答案:资金密集型工业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感悟】

世界上經济发达地区多沿海、沿江分布,工业更甚,多呈带状、串珠状分布。原因很明显,沿海、沿江地区区位优势明显,适合多数企业布局,特别是某些不适合分布在内陆地区的企业。因此沿海、沿江地区往往会看到此类企业集聚的现象,并成为海洋经济、沿江经济工业发展的主体。但生活中多数人会忽视这些企业集聚背后蕴含的地理原因。特别是污染企业,对水体环境的负面效应不必多说,为何其仍集聚于水体附近,并且各地政府还纷纷对其招商引资、上马项目?没有体会出命题者背后的深意往往会忽略“用水”“环境承载力”等这些答案,因此学生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构建较完整的思维结构(图11)。

【教学策略】

(1)关注特殊区域对工业的配套区位优势,如海边、江边的水运、土地与环境承载力;江边、湖边的淡水资源;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及降温效果等。(2)关注特殊地理事物(如相关产业)的特殊区位需求,如微电子、医药谷的环境质量;重化工业的环境承载力等。

【磨题训练】

例10.【由2015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6题第(3)问改编】图12中丙地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分析丙地发展纸浆出口的自然优势。

参考答案:该地广泛种植辐射松,原料丰富;纸浆生产需水量大且污染性较强,出口运输量大;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地处沿海,环境承载力大;沿海利用海运优势,出口便利。

例11.【2015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37题第(1)问】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参考文献:

[1]叶云飞.试论海洋类高校学生海洋文化素养的培育[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3(4):96-100.

猜你喜欢
解题思维海洋经济
如何正确构建中学生的语文解题思维
发展增强海洋经济的策略
关于高中政治的教学探讨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高中数学解题思维的培养策略
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海南省发展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