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姨多鹤》从“他者”到“自我认同”的身份重建

2017-06-09 19:05王成珊
资治文摘 2017年1期
关键词:严歌苓

王成珊

【摘要】《小姨多鹤》是严歌苓继《一个女人的史诗》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女人史”,作为严歌苓女性王国中的人物之一,多鹤既在之列又在之外:作为“漂泊者”、“边缘人”的多鹤,依然处在她小说人物一贯的身份范围之内;与她小说主人公习惯性的中国身份不同,多鹤作为一个日本人,“故国”“异邦”在这部小说中发生颠倒。因此,“他者”出现了多层含义、“融入”也不再是单一主题。

【关键词】严歌苓;《小姨多鹤》;身份重建

“身份(identity)在英文中与“认同”同义,加拿大学者查尔斯.泰勒这样写道:对于认同问题,‘经常由人们以下列方式自发地提问:我是谁?但是这并不必然能通过给予名称和家世而得到回答。对我们来说,回答这个问题就是理解什么对我们具有关键的重要性。……换句话说,这是我能够在其中采取一种立场的的视界。”[1]严歌苓笔下的人物之所以被称为“他者”,正因他们在生活环境中找不到定位而“身份不明”,多鹤在中国的境况同样如此,几十年来她像寻求生存一样寻求归途。

一、以死亡的方式“回歸”

小说从一场“自杀”开始。二战后,被移民到中国东北的大批“开拓团”由村长带领集体“自杀”;多鹤所在的代浪村村民步行去日本收容所,“从那里搭上回日本的船”。在寻找生路过程中时时伴随死亡,甚至出现母亲集体“杀婴”;当人们历尽千辛走到收容所,多鹤却看到“周围躺着的不再是熟识的村邻们,而是陌生的尸体。”——作为国民的他们被祖国抛弃。

开场的“死亡”在小说中以“序”的形式存在,给文本冠上庄严、肃穆的仪式感。死亡之所以肃穆源于他们以“死”为“生”和“归”。村民集体自杀为做“好样的日本人”、老人自觉投河自尽给年轻人省出粮食、母亲“杀婴”来“保全能保全的孩子”。这一切“死”的无奈、“生”的艰难都只为“归”——祖国。然而祖国却放弃他们,从此,靠机智和对生的本能渴望逃过死亡的十六岁少女多鹤,开始真正靠自己踏上“归国”之旅。

二、以生养的方式“回归”

因为是战败国国民,多鹤以张俭传宗接代的“工具”这样一个身份,被装进麻袋一角一斤买回家,对于国和家来说她都是“他者”。没有身份的多鹤用礼貌的鞠躬和“从来不藏掖的、笑到极致的笑”来寻找认同感。多鹤不是中国公民,不是妻子,唯一可以给自己身份的就是亲人,所以她要“给自己生许多亲人”,“然后她就再也不是举目无亲的女人了。”以生养的方式来给自己身份定位是一种变相的“回归”。

“多鹤不喜欢这个男人,这个男人也不喜欢她。她不是要跟这男人讨到喜爱,他讨的是生存”[2]。在孩子生下不久,小环看到多鹤在院子里进出忙活,此时的多鹤从孩子身上找到了归属感;孩子对多鹤“认同感”的重要性,还可以在她丢失回来后见到孩子的表现中看出,“只要孩子吮她的乳汁,她和他们的关系就是神圣不可犯的,是天条确定的,她的位置就优越于屋里这一男一女”[3]母子血亲在“认同”问题上成了砝码。“她(小环)正看着的,是个女人透顶的女人——灌足浆汁的皮肉把凸处不知羞耻地腆出去,又在大腿交叉处叵测地收敛,黑暗下去。那是个黑丝绒的诱陷,黑得像谜一样深邃,自天地起始,它诱陷了多少猎手?它可不平白无故诱陷,它的诱陷全是为了最终能分娩出这么一团粉红的小肉肉。”[4]小环无意间看到的这个画面,与其说被这个“小小雌兽般女人”“恶心”到,不如说是震惊,这样一个被国家抛弃的“漂泊者”要通过繁衍实现回归,“生养”正是多鹤靠自己天然的“雌性”优势实现个人回归和国家认同的方式。

三、从“他者”身份到“自我认同”

作为1990年代的华文作家,严歌苓笔下的“他者”少了前期华文小说中对“他者”融入艰难的描绘,更多的是对融入的漠视,但多鹤是个例外,在对“他者”身份的否定中,她实现了融入和“自我认同”。

多鹤被张俭拼命拉扯日子、孩子的过程中一起拉扯进去了;“小环的凑合多可怕,稀里糊涂凑合起一大家子”;回到日本的多鹤常给小环写信、经常梦见中国、常去东京的中国街买菜、开始还念小环“吵得人家哈哈笑”的吵架。几十年下来,多鹤固执地以"整洁、较真"影响着张家,张家人以“随遇而安”、“凑合活着”等理念改变着多鹤。多鹤在坚持“日本人”身份和文化立场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无法回避中国的在场,她是一个掺杂了“中国”观念和文化价值的“日本人”。最终她成了法律意义上的日本人,但生活习惯、文化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使她成为隐形的中国“公民”,这种“双重他者”到“双重本土”身份的更新和重建,包含着多鹤对自我身份的自觉认同。

《小姨多鹤》是一个回归的故事,在归途中“迷失”,却因“迷失”而找到真正的归属。作者以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人和事,向读者揭示那些人性中被隐藏的“秘密”,同时也对“身份”做出了重新定义。多鹤从以“死亡”“生养”方式实现“回归”、追寻身份的本质,到对现有“身份”的自觉认同,实现了从“他者”到“土著”的身份重建。

【参考文献】

[1]刘俊.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86-187页

[2]严歌苓.小姨多鹤[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3]严歌苓.小姨多鹤[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4]严歌苓.小姨多鹤[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严歌苓
我要做一个正常人
武 装
武装
严歌苓:我是在安徽的小巷里长大的姑娘
《芳华》:严歌苓的自传
严歌苓:写作是自讨苦吃,但不写我会死
严歌苓的异国恋情
严歌苓四入赌城
“边缘人”严歌苓
严歌苓:用“纪律”保鲜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