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翊:不要言必称大数据!

2017-06-09 13:34阿明
经理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企业

阿明

大数据有其所存在和发展的产业基础,其基础技术也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但是,不应该把大数据神圣化,甚至将其崇尚为一种高端的产业形态,言必称大数据。

在管理信息化应用中,GRC(Governance公司治理或管控、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Compliance Management法规遵从)平台是很重要一个组成部分。所谓GRC平台,即如何在“以流程为中心、以风险辨识为基础、以实现有原则绩效为目标”的整体思想下,构建一体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架构。各项GRC管理活动都要与相关的核心业务活动深度交互才能真正实现GRC的价值,而这需要GRC平台充分协调整个组织中的大量人员、流程、技术和信息。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深入人心,整个社会都在面临一场新的变革。市场、政策和环境的快速变化,在改变企业的管理、工作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新的风险和规则。任何一个组织都应具备越来越准确、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更强的控制风险和满足监管需求的能力。

作为国内GRC领域的领导者,北京慧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点”)正倡导这一管理价值的创新,其自身也已经形成了GRC管理理念统领下完整的产品线和服务体系,并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引领业务科学定位与发展,为中国企业管理提供方向、路径及工具集。

根据公开信息,慧点由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吕翊及其他9名清华同学共同成立于1998年,吕翊现任公司董事、CEO兼总裁。在近20年的经营中,吕翊带领慧点从一家仅有10几名员工的小微企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总资产和年收入均超过2亿元人民币,拥有近700名员工的大型管理软件企业。

“中国管理软件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是吕翊为慧点所设计的愿景,公司业务以聚焦中国高端政企客户为目标,以“产品+服务”的模式在中国GRC相关管理软件市场上进行实际运营。4年前,吕翊又为慧点找到了实力型资本和资源方—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002368.SZ;以下简称“太极股份”),并由后者对慧点完成并购。

太极股份于2010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是我国重大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和工程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是国家电子政务政策和相关标准制定的倡导者与积极参与者。慧点得到太极股份的背书价值是:拥有更为雄厚的金融资本和政府客户资源支撑,由此在全新的平台上,以软件行业“国家队”成员的形象扬帆起航。

现在,作为慧点的创始人,并主打GRC市场的吕翊又将如何思考慧点的未来?

业界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吕翊: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ynergy的数据,微软在全球Saas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越了Salesforce,占据了龙头地位。从产业角度来看,微软的后来居上,说明了重要的两点:首先,SaaS对软件产业形态的改变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其次,当“后进”的传统企业级软件供应商开始在SaaS上发力时,“现行”的独立SaaS厂商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危机。

以慧点为视点,如何理解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发展趋势?

吕翊:先谈云计算。个人认为,云计算是一次全新的工业革命,它首先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技术集合,逐步地取代了原有的IT体系架构;其次,它改变了信息系统的交付模式,带来了对IT资源的柔性运用和信息服务更为便捷地获取方式;其三,最为重要的是,它带来了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使得人类社会各行各业都可以因之获益,改变其既有的运转和服务状态,这也是所谓 “互联网+行业业务”的缘起。在未来的中国,一定也会与全球市场一样,IT产业的全面云化,各行各业全面走向云端,不会有什么阻碍,一定是加速向前的趋势。

再看大数据。云计算提供了大数据的温床,数据和信息向互联网的不断汇聚使得大数据的发展成为了可能,也变成了方向。个人认为,大数据有它所存在和发展的产业基础,其基础技术也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但是我们不应该把大数据神圣化,甚至将其崇尚为一种高端的产业形态,言必称大数据。

在我看来,这和从前传统的IT时代发生的故事没有什么两样,比如之前很多数据库产品提供商顺理成章地提供了各种决策支持和商业智能的工具、产品与服务,时代发展的产物罢了。

至少在2B的市场,不熟悉和不掌握企业的关键业务逻辑和核心管理方法,盲目地炫耀大数据技术,“为了大數据而大数据”,显然是不可取的。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必须解决或者处理好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以及与国家政策法规的潜在矛盾冲突等诸多问题,这也会对这一领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抑制。

个人观点,大数据技术会逐渐演进并成为基于深度学习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依托,中国市场对大数据发展的认识和看法会逐步回归到理性的状态。

任何企业都在面临数字化转型,那么转型的最大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吕翊:我觉得最大的机遇恰恰就来自“任何企业都在面临数字化转型”,正因为如此,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到形形色色的转型样例,我始终认为,就绝大多数个体而言,具备超人的创新能力是小概率的、先天的,而学习和模仿的能力则无论多寡都是具备的,多看多学多思,必能有所成。

谈到挑战,个人认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挑战还是人才的问题—大多数变革中的企业缺乏既懂企业的核心业务又熟练掌握和领会最新信息技术的人才和团队,显而易见,仅仅具备这两个方面的其中之一,是无法承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艰巨任务的。

另一个核心挑战是信仰的问题—要坚信数字化转型是这个全新的时代企业所必须面对的生死攸关问题,掩耳盗铃和熟视无睹是没有意义的。数字化转型对于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传统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投入,而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和一往无前的决心,则很有可能不是走向数字化转型,而是走向数字化消亡。

针对业界各种发展趋势,最看好哪些技术的未来发展?

吕翊:首先是物联网。在2B的领域,工业互联网概念和技术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深化,充分进入实操阶段。而家庭互联网的技术和实践也将在2C的领域继续普及和推广。与这两者息息相關的则是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我相信,万物互联的明天,正在向我们走来。

其次是网络信息安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是为了解决“万物互联”所面临的威胁的。互联网愈深化,安全问题愈突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伴生发展的,这个不难理解。

最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前面讲过,个人观点,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将作为认知计算和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柱,催生后者的进一步发展。

哪些技术对慧点公司、用户影响最大?

吕翊:就我所在的公司而言,我们做的是大型企业的管理软件业务,从用户的角度而言,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业务管理流程的信息化,而是对于如何有效利用自身信息系统中的内容和数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我们的企业内部审计业务系统的实践为例:客户在基于我们的系统实现了内审作业的流程化、信息化和管理规范化之后,又在向我们提出“持续审计”的概念,希望我们能够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审计工作信息获取的实时化,变传统的“事后”工作为“事中”工作,当然,如能更进一步,进行审计数据建模和智能分析预测,再把工作推向“事前”。从这些业务领域进行观察,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可以看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给客户带来的潜在影响。

其次是网络信息安全。我国政府把网络信息系统的自主化和安全可控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我们积极地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也看到了客户对开展这一领域业务的浓厚兴趣。

慧点在2017年的战略思路是什么?

吕翊:毋忘在莒,在艰难的外部市场环境中进一步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减少内耗,做强自身,固本源而求发展。

不忘初心,不为浮躁的外部表象所迷惑,坚持做对客户有核心价值的事,做在地上行走的人,一步一个脚印,行胜于言。

慧点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里,宁愿做一面被客户时刻敲打的鼓,因为鼓声响起,能提振士气,让我们与客户一起振作精神,共度时艰;不愿做一支被传来传去的花,因为花虽在娇艳时为世人所共赏,但其无百日之红,时光转瞬之后,必将归为尘土。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