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改模式研究

2017-06-09 09:04吕秀英刘菲菲
科学与财富 2017年9期
关键词:慕课

吕秀英 刘菲菲

摘要:高校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基础,慕课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改革应用过程中提高了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主要从高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慕课”给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新机遇、“慕课”视域下高校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路径设计与实践进行阐述基于“慕课”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模式研究,希望为研究高校教学改革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慕课;高校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研究

世界科学技术尤其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着高等教育不断变革和向前发展“慕课”是新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带来了新契机,为高校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视野。

1高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制约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希望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无论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总有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烙印,影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就是废弃旧的体制,建立一个适应高校发展的新的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标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解决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必须全面改革高校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1.2传授知识仍是课程教学主导模式

单一的课程教学传授知识不适应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不仅需要雄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知识,尤其应用型本科学生与高职学生更加要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加大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这些都是传授学生知识的有效渠道。

1.3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与持续共享利用机制缺乏

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利用机制教育有关部门也很重视,但由于各个学校的发展的差别,学生的个人能力等问题,比如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适用的不是很多,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教师主要从自己方面考虑、考虑学生也只能考虑自己学校学生的应用问题,但全国高校教师、学生程度不同,促使资源共享课利用率不高。

2“慕课”给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新机遇

2.1“慕课”:国际高等教育改革新動态

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现在已经达到普及状态,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促使“慕课”现在国内外高校应用比较多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学习,方便了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复习与预习,提高了学生知识水平。

2.2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主体在“慕课”教学改革中主动作为

“慕课”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第一学生行为,借助于智能终端设备和网络,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就业需求及自身发展提升等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修课程,足不出户即可学习国内外名校名师开发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第二教师行为,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黑板+PPT”的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重新思考和改革大学的课程教学设计,将课堂教学从静态的知识传授模式向动态的智能教育模式转变。第三高校行为,通过“慕课”平台引进名校优质课程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或将本校优势特色课程通过“慕课”平台予以共享,彰显特色和综合实力,推进协同育人。第四政府行为,积极引导、鼓励高校建设优质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慕课”平台、课程学习网站,利用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慕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高校如何利用“慕课”平台,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是一种机遇和挑战,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校发展的需要。

3“慕课”视域下高校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

3.1建立“慕课”资源引进论证和绩效评估机制,引进外部优质“慕课”高校慕课资源主要两种形式,一种是鼓励教师参与“慕课”建设方面学习,每名教师至少建立一门慕课,慕课建设以后,有关部门要组织专家对“慕课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评价有多种形式,可以通过网络,座谈等方式。在组织专家进行评价,专家必须有企业专家,兄弟院校专家进行评价,最后综合评价该“慕课”。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引进外部优质“慕课”,外部优质“慕课”不是名校的课程就好,必须经过充分论证是否适合自己学校的学生,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提高作用,同时也能对教师的课堂起到补充作用。

3.2转型升级现有精品课程,建设校本特色“慕课”

现在高校基本都用自己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要合理的把这些精品课程转变学校的“慕课”资源,在转变过程中,要经过科学研究,转变为适应学生发展的“慕课”,不要形式上转变,要实际意义上的转变,建设校本特色“慕课”。

3_3利用“慕课”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借助“慕课”资源实施混合教学模式,发挥传统课堂与“慕课”教学各自的优势,处理好线上和线下关系,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一定适合任何课程。

3.4建立“培训+项目+比赛”的多层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需要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是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同时多参加比赛,是检验教师能力一种方式。教学模式改革教师是关键因素,必须提高教师的能力。

3.5构建基于“慕课”教学改革的保障激励机制,强化学生“慕课”学习指导

没有完善的保障机制,任何教学改革终归不能持久和深入。高校应建立基于“慕课”的教学资源建设、持续利用、应用推广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激发教师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开展教学改革以及促进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管理机制。

总之,完善学生选课、课程考核管理以及学籍管理制度,建立“慕课”背景下学生“跨校选课,学分互认”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生利用校内外“慕课',平台、课程学习网站修读课程,其相应课程成绩、学分的认可、替换及记载具体规定。成立学生学业支持中心,下设学生自主自助的学生朋辈互助学习中心。通过开展单独辅导、团体培训、专业讲座&特殊项目、学长制等活动,对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学习指导、咨询和支持。

猜你喜欢
慕课
慕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
“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ESP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慕课”浪潮下高校教学改革探讨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