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心理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7-06-10 11:31焦玉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13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人性化护理心功能

焦玉丽

[摘要] 目的 探討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心理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LVEF水平,以对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干预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LV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LVEF显著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改善心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人性化护理;负性心理;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3-015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negative psychology and cardiac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60 case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3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gative psycholog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LVEF levels of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chronic heart failure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AS and SDS score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nd the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lower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LVEF level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LVEF levels of two group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level of LVEF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 In active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implementing the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alleviate the patient'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other negative psychological, improve heart fun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 Humanistic nursing; Negative psychology; Cardiac function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病情进展的终末期,心脏功能呈显著降低,一旦患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反复住院治疗使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负性心理,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心功能的改善[1]。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负性心理及改善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2]。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人性化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从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有力保障,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心功能[3-5]。本文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7~80岁、平均(69.36±11.71)岁。基础疾病:冠心病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4例、扩张性心肌病10例、瓣膜性心脏病4例及人工瓣膜置换术后2例。病程1~8年,平均(4.2±1.3)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0例,Ⅲ级20例,Ⅳ级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的性别、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1)诊断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的诊断标准[6];(2)患者年龄40~80岁;(3)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者,且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患者年龄>80岁、<40岁;(2)恶性肿瘤疾病者;(3)药物过敏者;(5)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3.1 环境护理 患者入院后,对病房环境比较陌生,会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等负性心理。注重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人性化的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使患者有被关爱、受重视的感觉[7]。

1.3.2 饮食干预 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提倡低盐、低脂饮食,限制钠盐与脂肪的摄入量,若心功能Ⅲ级摄入 1 g/d左右,Ⅱ级摄入2.5 g/d以下,Ⅰ级摄入5 g/d以下,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多食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少量多餐,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烟酒[8]。

1.3.3 运动干预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来改善心功能和增强体质,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运动干预方案。运动量要适宜,不要过度劳累,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当患者心功能改善后,活动以轻体力有氧活动为主,如穿衣、洗漱、大小便、拖地等,逐渐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避免一切重体力或强度大的活动及运动,以免诱发心功能不全[9]。

1.3.4 用药干预 反复向患者强调长期用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指导其正确按医嘱服药,耐心详细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同时监测血压、心率,避免体位突然改變,当心率低于50次/min或低血压时,应停止用药并及时联系医生。

1.3.5 心理干预 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根据其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心理干预;耐心细致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使患者能给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多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鼓励其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多安慰、陪伴与鼓励患者,为其提供心理支持,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

1.4 评价指标

1.4.1 负性心理评价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状态,总分100分,分值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10]。

1.4.2 心功能评价 应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价。采用HP2500彩色超声诊断仪测量治疗前后的LVEF[1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干预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LVEF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干预前LV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LVEF显著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各种原发或继发性病变导致心功能不全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一旦发生,患者丧失劳动力,需要反复住院,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负性心理。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目的不仅是减轻临床症状,而更着重于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保持乐观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12]。对心力衰竭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心功能、防止疾病的恶化、降低病死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是一种具有整体性、舒适性及创造性的新型临床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保证了患者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处于身心最愉悦状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要[13]。人性化护理着重以患者治疗的护理舒适程度为重点,在每一项护理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从心理、用药、饮食以及运动等多方面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疗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及患者预后的目的。其中,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的人性化病房环境,病区设立一些与疾病有关的宣传栏方便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其中,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身心压力,克服对疾病产生的焦虑、抑郁及恐惧等心理状态,使其能给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疾病的康复,改善心功能。目前也有大量随机对照或回顾性研究证实,运动干预能改善CHF患者的运动耐量,对患者的痊愈及心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如用药原则、疾病预防、饮食指导等。通过用药指导干预,使患者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特别是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知晓药物治疗和中毒量接近,个体差异大,易发生中毒以及中毒的表观,使患者更规范用药[14-16]。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曹婷婷等[17]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说明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改善心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薛文莉,张承贤.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7):3074-3075.

[2] 吴秀芬.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人性化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5,(3):108-109.

[3] 郑晓风.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78-1379.

[4] 李园.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67-68.

[5] 黄灏梓.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3):67-68.

[6] 项颖卿,罗萍,章国良,等. 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307-308.

[7] 李晓燕. 人性化护理对心血管病老年患者的应用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5):124.

[8] 孟艳秋,倪靜,刘云红. 老年危重患者人性化护理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6): 630.

[9] 岳新霞,何江渝,周润茂.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当代护士,2014,3: 80-81.

[10] 孙均芳.人性化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及其效果[J].河北医药,2013,35(13):2070-2072.

[11] 杨冬梅,赵霄霞,刘海英.人性化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27(4):22.

[12] 邓晓兰.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0,3:86-88.

[13] 梁彩薇. 人性化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2013,3:42-43.

[14] 朱莉红.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154-155.

[15] 胡立凤. 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646-647.

[16] 魏周仙,范英,阿丽艳·阿合麦提.人性化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18):98-99.

[17] 曹婷婷,王晋,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5):122-123.

(收稿日期:2017-01-08)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人性化护理心功能
心功能如何分级?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