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2017-06-11 17:56罗奕华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德育目标内容

罗奕华

【摘 要】在人生漫漫长路中,习惯将伴随人的一生,如影随形,甩不脱、离不开。而一个人的习惯则是一个人受到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的浓缩,所以在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德育工作一定是放在首位的。“要想做好事,首先做好人”,让我们的下一代走好人生第一步,站在正确的起跑线上,也让未来的富强明主自由的社会多一份安定与和谐。通过这些阐述,我们看到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意义,开展强化德育工作要先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

【关键词】德育;学生习惯;目标;内容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如蜡烛一般默默燃烧着自己,为教育发展做出了辉煌贡献,整个社会赞声一片。但在我国现阶段,因为处于社会的改革变化时期,有些教师的道德观念单薄,没有强烈的育人意识,学校的教学敷衍,学风浮躁,教师的言行不当、甚至道德败坏等等,近期甚至出现了极少数教师的丑闻,严重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可见加强德育教育非常有必要。

(一)抽象的德育目标

许多学校的领导和班主任,甚至德育教师都认识不清现今新社会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学校中占有的比重和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中,还是看重学生成绩,即所谓“智育”;看轻思想道德教育,即所谓“德育”。并且这种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有个别老师甚至偏激地认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假大空”的,是流于形式的,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他们认为现代社会许多消极东西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并不能完全靠思想的教育来消弭,或者根本就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并没有去深入探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激情,于是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就谈不上深刻,如此又怎么能够搞好德育工作呢。有些甚至还出现了往追求表面化、任务化的方向发展的倾向,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急于应付出现的问题,目前相关人员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缺乏科学性的德育内容

什么是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呢?或者说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的德育内容呢?是指符合被教育者,即学生们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内容,这种内容很容易被其内化和实践,我们必须认识到其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主流社会的精神必须与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相辅相成。但是,现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根本没有能够跟上时代,大多还是传统内容的生搬硬套,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全部内容视为养成教育。没有加入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主要表现在受教育者没有自我主体意识和单向的师生关系,这种不在平等基础上的所谓沟通和对话,会影响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率。

(三)“成人化”倾向严重的小学德育

许多小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弱,消化能力需要大幅度提高;但是小学德育却普遍“假、大、空”,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成人化”倾向很是严重,大多为口头教育,教育方对小学生过于抽象的要求,完全脱离小学生实际年龄能够接受的范围以内,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很严重的阻碍;加上其内容空洞乏味,没有考虑到小学生天生好动,单纯的心理,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泯灭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参与感和主动学习感,一方面限制德育作用的全面发挥,另一方面导致小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

(四)薄弱的“家——校”结合工作

较边远的地区,家长受教育的程度良莠不齐,大部分存在着家长过于溺爱子女、隔代看管、儿童留守、单亲儿童寄养等等,这直接导致了家庭与学校联系困难和薄弱的家庭教育环节。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学校的德育工作。

(五)越来越大的网络文化冲击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信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崭新的道路、手段以及技术,但是也增加了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难度。可以说网络对学校开展的德育,甚至是对学生所带来的非正面的效应,正一天天明显起来。

二、德育工作的开展办法

(一)尽力调动教育者的积极性

教育孩子必先自律,只有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即教师自身的能动性,让教师自身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组织教师们积极学好《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还要彻底贯彻学习党的精神风貌,做好一个先进的积极的正直的教育工作者,随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学习当代社会成功的德育教育经验。如此一来,教育者不仅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所在,还拥有了一定的职权范围。即:“明白自己在干什么,明白怎么去干。”

(二)充分发挥校园的育人职能

校园环境是被教育者直接接触最多的环境,是被教育者看世界的一个窗口,同时还承载着日常的德育教育。美丽的校园环境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所以,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人的职能,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德育环境。通过学校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文化标志,让被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和爱党等教育。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升降旗仪式,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等传统活动。让被教育者可以全员参与,有效提高教育形式的丰富性,使被教育者学得开心、高效、印象深刻。

(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条线

教育者要意识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是需要密切配合的。形成學校-家庭-社会教育一条线,使家庭教育走向学校,学校教育结合社会教育,使校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凝成一股绳,共同做好教育者德育工作。

(四)激起被教育者的自主能动性

被教育者的自主能动性其实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教育者的自主能动性是在教育者指导下的“三个管理”:生活自主规划,学习自主管理,参与学校活动。被教育者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激发自主能动性的活动,要争取达到两个目标,即学会自主规划生活和自主判断是非。

参考文献:

[1]冯青林.德育与教学 融合更有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6期.

[2]张孝顺.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知识经济;2010年04期.

[3]陈瑞平;邱冠文;李福生;谢俊平;江帆.运用网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9期.

猜你喜欢
德育目标内容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主要内容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