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魅力

2017-06-11 00:03袁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调动政治课魅力

袁野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力不足,教师教育观点、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没在教学上下真功夫,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魅力。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参加讨论,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毫无疑问,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否增强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对政治课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

那么,教师必须在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魅力呢?

一、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魅力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既脱离社会发展实際,也脱离学生个体发展实际,是对中学生缺乏吸引力,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改进和丰富教学内容。

1. 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魅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2. 增加乡土资料,注入乡土气息

中学生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乡土教育内容的引入恰恰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魅力。教学中有目的地注入乡土气息,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3. 增加选修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选修课的开设使思想政治课面貌一新,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魅力。

二、趣味教学,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魅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才能保持和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之一,就是他们的思维活动还具有很大的形象性,他们常常凭着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去思考问题。结合教材内容精选一些寓言故事、成语典故、生活故事进行教学,可将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让学生在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感受中,加深印象、引发思维,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运用博引趣例法进行教学,能够创设出良好的乐学情境,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情感教学,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魅力

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双方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系统,则极容易完成教学目标,反之,如果双方感情交流出现障碍,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

1. 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在“理”字上下功夫,增强知识的可信度,满足学生的认知情感的需求,培育学生的认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求知识的求知欲,从感情上能把思想政治课真正当成一门科学而严肃认真地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就容易统一起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2. 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性、趣味性,坚持以情动人,在“新”字上想办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即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必要的补充,根据时代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需要,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容,拣取一些学生所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件和典型事例,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更好地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课堂活起来。

3. 在教学方法上,寓教于乐,发挥主体作用,在“乐”字上动脑筋,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在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灵活多变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和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

4. 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用”字上做文章,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力求用现实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用理论知识的学习去解决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观察、思考和理论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学与用的结合中,既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提高了觉悟,真正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这一主体是否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渴望与追求。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极大地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实效。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将失去魅力,就会失去来自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努力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魅力。

猜你喜欢
调动政治课魅力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东方欲晓》的魅力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