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2017-06-11 14:40郭冬冬聂丛伟
科技风 2017年1期
关键词:分界归纳法

郭冬冬 聂丛伟

摘 要:波普爾的哲学研究范围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知识的方方面面,但主要还是集中于科学哲学方面,波普尔社会科学哲学思想在整个西方社会科学哲学思想发展中可以作为重要的一环,是有较大影响的一位哲学家。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习中必然会涉及到波普尔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他为了划分科学与非科学而提出的证伪主义。证伪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在科学、哲学乃至社会各界广受关注并被一再引用。重新审视其产生实质、演变过程、内在逻辑机理并予以科学评价,是我们正确对待理论,正确运用理论的前提和保障。他可以说是在哲学的海洋里逆风航行、独树一帜的一位。他的哲学思想推翻了之前哲学家的模式,进行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有自己独到见解的阐述。要研究透他的哲学思想并不容易,本文试图就他的证伪主义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下阐述,包括证伪主义产生的背景,证伪主义产生过程中涉及的几个方面如对归纳问题的反对、一个理论进步的判断以及逼真性问题。最后是对证伪主义的一个简单评价。

关键词:证伪主义;分界;归纳法;逼真性

一、证伪主义产生的背景

卡尔·波普尔(1902~1994)举世闻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出生于维也纳圣代伊特区希梅霍夫,父亲是维也纳法学博士、自由派律师。母亲在音乐方面也颇有造诣,家庭的熏陶对波普尔日后的哲学事业的辉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来使波普尔享誉世界的“证伪主义”理论体系与小时候的家庭背景以及自己善于哲学思考是分不开的。

证伪主义是在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的,把科学理论看作是普遍的命题。在当时的哲学研究的氛围下,逻辑实证主义是主流趋势,它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源于休谟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等。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尤其是语言分析,并且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相区分,要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来消灭形而上学。并且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科学理论是来自于通过观察对经验进行归纳得出的,如果能在经验世界中找到根据,在经验世界中被证实,它就是科学的。反之,被认为是非科学的。进而指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是可检验性,即这个理论能够在现实之中得到经验的检验被证实,这也是与证伪主义完全相反的地方。但是波普尔生活的时代给他提供了转变思维的一种催化剂。波普尔在成长中目睹了被称之为“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的浪潮,科学以一种崭新的、突飞猛进的态势发展着,促进着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些科学理论的创立直接导致科学领域的巨大变革。尤其是1919年的日食观测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预言,这件事给予波普尔震撼和启发,一种如此本该无可置疑的理论由于一次失败就毁于一旦,是不是任何理论都有一天会经不起检验而被证明是错的。于是他开始用一种新的方式解决传统的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归纳问题。

波普尔进而指出“具有严格普遍形式的关于自然规律的科学理论与命题在没有被证伪之前都只是一个在操作上具有实用性的假说,理论在内容上通过批判的证伪机制不断地演化与完善,他将获得更高的可证伪度,其逼真度也将随之提高”。这就是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基本思想。

二、证伪主义方法论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不同于科学知识来源于通过观察对经验事实进行归纳,而是人的思想是受理论支配的,理论先于观察,从而形成了这样一个科学发展图示“问题-猜想-反驳-问题”。这也是受理论先于观察、“创造”观察事实的影响,如广义相对论预言光线弯曲和谱线红移的未知事实。首先观察不是漫无目的的,是通过一定的理论来指导人们进行主动地探索,然后新的观察事实与已有的理论不相符合,出现谬误,于是提出问题产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新的理论或猜想,暂时一致而达到某种真理程度。但是这个理论在以后的无穷尽的观察中肯定会暴露出缺陷,站不住脚,于是又提出新的问题,导致新的理论。这是一个无限的反复过程。

任何理论总有一天会经不起检验而被证明是错误的。但这“否证”不是完全的否证,会有部分真理内容被存留下来,总体上是处于进步阶段。近看,是试探错误、批判选择进行革命。但远看却是从特殊到普遍的上升,还是一种连续积累不断增长的模式。

以下是探讨证伪主义产生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一)对归纳法的反对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的科学就是通过观察对经验事实进行归纳得到的,这种理论被经验事实证实的次数越多,这种理论就越具有可靠性。波普尔对这种观点是持反对态度的。

首先对经验的归纳知识对以前的一个概括,并不能预测未来。比如太阳每天升起已经重复了几百万年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以后的每一天太阳都照常升起。而理论被称之为理论就是因为他能够覆盖所有可以从它推演出来的事件,必须适合于未来,所以归纳得到的不能称之为理论。

其次,经验事实能够证明一种理论为真这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你看到了99只白天鹅就因此断定天鹅都是白的是不对的,只要出现一只黑天鹅这个理论就会被推翻。而经验验证是无限的,永远也不能穷尽。所以归纳的知识并不具备可靠性,一切都只是相对的。而科学理论要具备科学的普遍性,经验证实的知识个别的东西,所以不能称之为科学理论。但是他也并不是完全反对归纳法,科学要发展也得在归纳法的基础上对归纳法获得的知识进行证伪。

个别的命题不能用来证实整个理论的普遍性,但是对个别命题的否定却能证伪整个科学理论。因为理论没有预测未来的作用,而是对未来的一种试探、一种猜想和预测,所以我们可以提出一种猜想,通过观察用各种经验事实对它进行检验,直到被否证我们再来更换我们的猜想。这样科学才会变成一种探索的行为,不断在在否证中探索出新的东西,而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积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而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修修补补。

(二)科学进步的标准

首先波普尔的“否证”是否是单纯的完全否定?真理之中又怎么可能有错误的成分。波普尔用“逼真性”的概念化解了这一问题。他把“真理”和“内容”结合为“真理内容”的概念,真理是变成一定条件下依附于一个陈述或理论的特性,或者是由两个陈述所导出的某一类陈述。比如“星期天总是下雨”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是上个星期天确实下雨了”却是一个真陈述。所以真理只是类似于或接近于真理的程度,也就是“逼真性”。科学发展中,后来的理论肯定比先前的理论更趋近于真理,所以科学是不断趋近于真理的。所以在波普尔的科学模型中,科学是不断通过尝试假设然后出现错误被否证,在过渡到另一个理论,在这个过程中“真理内容”不断增长,理论的普遍性也不断上升的过程。

其次,关于怎样判断一个理论是进步的,波普尔也有自己的论断。首先理论之所以为理论在于它能够对未来作出预测,即具有预测的性质。所以一个理论或者猜想越是大胆,涉及的东西越多,覆盖的范围大。它也就具有越大的预测能力。波普尔就用这种预测力表示理论的信息含量,不出错的可能性表示它的概率,很明显,理论的信息含量越大,不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二者是成反比的。按照正常的逻辑,我们肯定是追求可靠的知识,追求一种准确性,但是这样理论包含的东西就少了,科学中就缺少创新和探索的意义,这无疑是一种退步。所以我们应该追求的是视野的开阔,探索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大,虽然可能面对更多的错误与质疑,但大浪淘尽剩下的才是真理。所以综合以上陈述,我们来判断一个理论是否是进步的要遵循两点:其一,要看陈述的可证伪性,可证伪性越强,越是进步的理论;其二,在一定的背景知识下,这个理论要经受得住检验,能够预测更多的新的东西,是逐步逼近真理的。这正是我们选择一个理论要遵循的,这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要追求的创造創新精神。

(三)关于科学的分界问题

对于划界问题有两个不同的论断:逻辑经验主义的证实原则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这个划界只是在涉及经验事实的全称命题里范围里,在逻辑经验主义者这里,逻辑和经验有语义上的改造过的联系,理论也是通过对经验事实进行观察归纳得到的,所以只要通过一些经验事实的验证,就能对理论进行证实。进行的经验证实越多,这个理论是正确的概率就越高,这个理论也就越牢不可破。

但是波普尔却是这截然相反的理论。他认为一个理论如果不能被证伪,即使它含有许多已经被经验证实的内容,也不能被称之为是“科学的”。不仅因为经验的证实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验证,一个理论被有限次证实的程度和有限次与经验符合的程度,也只能叫确认不能叫证实,也是因为我们追求科学的目的是要更加丰富的理论,即使这样它更容易被判定是有错的。

如果按照逻辑经验主义的说法,理论不断被证实,即使有些方面是不对的,我们也只是根据现实把理论束缚在更狭小的条条框框里,赋予它更多的条件,因为经验验证是用来维护科学纲领的,这样探索科学理论也就失去了意义。

相反的,波普尔却不认为经验验证是用来保护科学理论的,而是用来证伪的,只有能够被证伪的理论才是科学的。他的可证伪理论也是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战胜牛顿理论的启发,光在引力场中的弯曲的结论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假说动摇了牛顿思想的统治地位。这一事件让波普尔颇为震撼,意识到任何理论都有可能是错误的,由此意识到了可证伪性才能使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其次容易被证伪的理论它包含的信息量必然大,在不断地试错,重新提出又被证伪中,科学理论是不断进步不断逼近真理的,这也正是科学发展所追求的。

三、对证伪主义的简单评价

通过以上对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产生背景的介绍,以及证伪主义所涉及到的反对归纳问题、进步性以及分界问题的探讨,我们对波普尔的证伪思想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可能并不全面,但大体上的部分都包含了。他的证伪思想可以看成是一次“革命”,提倡科学发展中也需要变革,但是他的革命只能被称作一连串细小的跳跃,包罗一切,不问范围与意义深浅。下面对他的思想进行简单评价,从进步的地方与局限性两方面说明。

首先他的思想肯定是进步的。在逻辑经验主义的浪潮下,证实原则是有着牢固的地位的,他却敢于打破传统,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划分科学与非科学,并对归纳法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传统认为我们的知识来源于经验,被经验证实是一种肯定的知识,人们通过检验和证实的方法来获得普遍性真理,这无疑是一种消极的积累知识的方法。而在波普尔这里科学家不是消极的等待经验的积累,而是去创造,在不断否定、革命中获得进步的。

其次,波普尔的严格的否证体现了一种严格的批判精神。科学总是表现为一种不断否证、不断批判或者不断革命的永不止息的发展机制。他把这一点上升为了科学的根本特征:科学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不断进步不断增长的,这也体现了科学的生命力。

但是他的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

首先是对归纳法的否定,虽然从有限的资料数据里获得一个普遍的结论是困难的,但是这依然是科学家们一直以来使用的方法。他强调所谓的“检验的演绎法”而否定归纳法是片面的。从归纳到演绎的转换意味着把科学知识的起源从观察转移到猜想。所谓“检验演绎法”就是不断检验并更换作为演绎前提的猜想。事实上归纳与演绎是应该是相互联系的,在人类认识中缺一不可。归纳法在科学探索中依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次,过分强调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革命的过程。否认了科学知识中的继承和积累的部分,过分的强调了这种非连续性,这也是片面的。虽然说科学的发展存在着革命的部分但在总体上来看还是连续上升的。革命只是局部的,像是一条延伸的波浪线,局部有小突起小跳跃,总体还是向一个方向平稳发展的。如果真正像波普尔似的强调革命,强调否证,许多现在仍然为我们坚信的理念可能还处在萌芽阶段就被扼杀了。所以有时候过多的革命可能会成为发展中的绊脚石。

总之,这篇文章简要研究了居于波普尔科学思想核心的证伪主义,可以说他在许多方面都是创新的,用证伪来划分科学与非科学是也是颠覆传统的。他对于知识的确证性和理论的科学性与进步性,不在通过证实而是证伪去评判。他的这一思想对以后的库恩的范式、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以及费耶阿本德无政府主义等都有一些影响。但哲学本来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学科,对任何哲学家的思想我们都要自己消化吸收加以自己的思想重新去理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待他的思想也会多少有些不同的感悟。

参考文献:

[1] 舒炜光,求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赵月瑟译.波普尔自传无尽的探索[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 李晓艳.解读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J].中原工学院,2009(10).

[4] 丛林.波普尔证伪主义方法论述评[J].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8(10).

[5] 王智永.对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的辩证认识[J].广东省党委校,2010(1).

猜你喜欢
分界归纳法
归纳法——学习物理知识的“法宝”
物理方法之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学习直通车
思维方法之归纳法
刑法与民法之间的分界问题研究
肖碧源
10kV用户分界开关在定陶电网的应用分析
南北分界话秦岭(下)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