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评论型材料作文要有“三度”

2017-06-12 07:23丁永辉
高中生·高考指导 2017年1期
关键词:老腔材料作文

丁永辉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评论型材料作文可以说颇受命题者青睐。从2014年北京卷的“老规矩”与广东卷的“数码时代与胶卷时代”。到2015年天津卷的“范儿”与广东卷的“感知自然”。再到2016年浙江卷的“虚拟世界”、北京卷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天津卷的“我的青春阅读”、上海卷的“如何看待评价他人的生活”与全国新课标卷一的“教育的奖惩”……评论型材料作文可谓“越考越热”。

老师应该讲过不少评论型材料作文的写法。这里特别提醒考生:写作评论型材料作文要有“三度”。

思维之深度

因为评论型材料作文的写作重在对写作对象加以评论,所以对写作对象的看法或评论的角度显得至关重要。考生一定要选准行文的角度,以彰显思维之深度。考生构思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能评论本质不评论现象。能评论原因不评论结果。能评论解决方案不评论现实问题,能辩证评论不单一角度评论……

例1于是便会有人视VR为洪水猛兽,悲观地认为若我们允许“虚拟”进入、干涉我们的生活,人类便将灭亡,而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虚拟”蓬勃发展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VK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购物、看病、交流、娱乐的定义都将被改写。想象一下,一些生下来就被认定为残疾的人,在拥有VK后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残疾人,一些因经济原因无法见识世界的人也可借此开阔视界。“虚拟”是在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認识世界,甚至可以这么说:“虚拟”使人更加为“人”。

我从不反对“虚拟”与生活的结合,但在我们欢喜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时,我更想提醒:我们不能一味地沉浸于“虚拟”中,从而被“虚拟”所奴役。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味甚至盲目地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作全部的人生,人类将会失去最宝贵的东西——人性及思维创造。我们若完全拥抱“虚拟”所构成的世界,沉迷于“虚拟”对感官的刺激,便会渐渐依赖“虚拟”,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

我们之所以要对“虚拟”保持距离,是因为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可以营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与“虚拟”,我们应相拥又相距。

——优秀作文《与“虚拟”相拥又相距》

在这段文字中,对于“虚拟”,作者既没有完全否定,也没有完全肯定,而是看到了其利中的弊,弊中的利。并用VR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虚拟”使人更加为“人”与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分别评论之。最后,作者提出应与“虚拟”相拥又相距的观点。如此评论远比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虚拟”要深刻得多,从而彰显了考生极强的辩证分析问题之能力。

因为评论型材料作文如果仅仅就写作对象谈写作对象。文章内容会显得十分单薄,所以考生应该围绕写作对象进行同类拓展,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如此,不仅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会彰显考生的视野之广度。

例2妈妈,您可知道,我好羡慕他们,更羡慕他们父母的教育方式。鲁迅让他的儿子周海婴“完全的解放”,“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梁启超对女儿说“未能立进大学有什么要紧”,还说“天下事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天下第一等人物”;梁培宽追忆父亲梁漱溟时说,父亲的教育是“信任且开放式的”,有一次他考了59分,他拿着补考通知书给父亲看,父亲只看一眼就还给儿子,那意思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这些小孩得到信任与激励,后来都有了出息。

妈妈,您可知道,再美好的人生也禁不起比。遥想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面对个性化的学生,给予的评价各不相同,有默许的“吾与点也”,有大赞的“贤哉,回也”,也有委婉否定的“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没有简单粗暴,只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循循善诱。

毕淑敏说:“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因此,无需拿连小板凳也做不好的爱因斯坦跟“发明大王”爱迪生比,不必拿考清华时数学只得了15分的钱钟书跟“数学天才”华罗庚比。正如每一片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种人生也都是无与伦比的。

——优秀作文《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此例从两个角度向妈妈“诉苦”。一方面告诉妈妈“我”羡慕大师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告诉妈妈再美好的人生也禁不起比,可谓思路清晰。同时,此例的亮点还在于,在短短的三个自然段内。考生竞能一口气写出鲁迅、梁启超、梁漱溟、孔子、毕淑敏、爱因斯坦、爱迪生、钱钟书、华罗庚九则拓展素材,其视野之广度显而易见。

语言之力度

因为评论型材料作文重在评论,所以考生在语言方面要力求有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度。这就要求考生要善于锤炼某些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更要多用排比句,使短句与长句相问,整句与散句结合,以彰显语言的力度。

例3“一声吼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当苍劲的老腔响起,广大辽阔的旷野,极目远眺看不到人影。长枪大戟,刀光剑影,忽而人喊马嘶、气吞山河,忽而鸣金收兵、四顾苍茫,陕西人民的刚强血性便显现出来。

老腔,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粗犷豪放。老腔带着一人唱满台吼的气势,带着以木击板的震撼,去唱斗争和反抗,去唱失败和牺牲。

老腔被认为是最早的摇滚,歌声中带着“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壮。节奏中带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凉。慷慨悲歌靠的不仅仅是唱功,张嘴间千军万马的气势也不仅仅是技艺。要知道,最高超的唱功,往往源于内心深处最深厚的情感,源于血脉之中最丰盈的情怀。

老腔刚中有柔,悲壮的气韵里却有着婉约的余韵,曲调时而舒缓细腻,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语调低沉,时而情绪高涨。它是来自大地深处的声响,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又像是炊烟弥漫之中牛哞马嘶的声音。

——优秀作文《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例3可谓很好地体现了评论型材料作文的语言特点。一是善于引用。比如:“歌声中带着‘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壮。节奏中带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凉。”二是善于运用排比。比如:“曲调时而舒缓细腻,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语调低沉,时而情绪高涨。”三是善于运用长句与短句。比如:“老腔,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粗犷豪放。老腔带着一人唱满台吼的气势,带着以木击板的震撼,去唱斗争和反抗,去唱失败和牺牲。”

猜你喜欢
老腔材料作文
老腔新韵绕梁来
老腔的颜色
可爱的小瓢虫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华阴老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