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延安五老”的家风建设

2017-06-12 11:38聂云鹤
党史文苑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家风建设启迪内涵

聂云鹤

[摘要]重视家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延安五老”的家风家教是老一辈革命家家风的集中体现,是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加强党性修养的充分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严治家,传承优良家风,尤其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延安五老” 家风建设 内涵 启迪

家风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家族成员精神面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总和。就普通家庭而言,家风好坏关系到个人安身立命和家族兴衰荣辱;就领导干部家庭而言,家风好坏不仅关系到家庭内部成员的发展,还会对党风、政风和民风产生重要影響。因此,良好家风的培育和建设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在家风建设中我们不仅要汲取传统社会家风家教中的积极因素,更要以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建设为榜样。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董必武、林伯渠五人因其崇高的道德品质、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被人们尊称为“延安五老”,他们不仅严于律己,而且十分注重对家庭成员的爱护和教育,对当前加强家风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一、“延安五老”家风建设的内涵

“延安五老”的家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丰富博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爱党爱国,信仰坚定。“延安五老”一生都在为争取革命胜利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在困难面前从未动摇。他们不仅严于律己,同时也要求其家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关心国事,为祖国的独立统一、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徐特立经常教育子女要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要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支持儿子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吴玉章教育其侄子吴端甫要注意自身的思想改造问题,“从根本上改造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彻底改造成为一个红色工程师”[1]p135。对正在任县长的侄子林宇,则要求他“依靠党,相信群众,好好地执行政府法令,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1]p137。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艰苦奋斗,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延安五老”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克己奉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林伯渠时,看到其红星帽檐软垂,制服早已褪色,眼镜的一只腿架已经断了,用一根绳子系在耳朵上,不禁感叹中共党人的艰苦朴素[2]p231。董必武早年为革命四处奔波,新中国成立后仍穿着战争年代的服装,全家挤在一个房子里。董老不仅身体力行,而且教育其家人要自食其力、艰苦奋斗,“应该以劳动生活为光荣”[3]p121,而不要鄙视劳动。谢觉哉反对子女的浪费行为,教育他们要“很好地爱护书本、图画、报纸和杂志”[4]p185,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否则就要批评他们。

3.严格要求、爱而不娇。“延安五老”不仅十分注重提高自身修养,而且立家正、管家严,十分重视对后代的培养和教育。林伯渠要求子女们不要好高骛远,而要以“实事求是为要”[1]p210。徐特立在生活上十分关心儿媳徐乾,在徐乾生病时特意嘱咐她要养好身体,并介绍了自己的养生观念;但在学习上则严格要求,建议她要制定学习计划并持之以恒,还为她购买《联共党史》一书并督促其学习。董必武嘱咐在校读书的儿子董良羽要珍惜时间,“要自己找点什么东西自修”[3]p14;对于堂侄董良新在“三反”运动中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并提醒他“自满是进步最大的障碍”[3]p150。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延安五老”对自己家人的严要求,但又不乏浓浓的亲情爱意。

4.公私分明,不搞特殊。“延安五老”作为党员楷模,自身不仅清正廉洁,能够正确处理好权与钱、权与情的关系,更能管得住身边的亲人,教育他们要自力更生、不搞特殊,更不要有优越感。吴玉章教育其长孙吴本渊要有责任担当,“路子要靠自己去走,不能因为是干部后代就骄傲自满”[1]p148。董必武1945年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时不住高级宾馆,坚持自己做饭,而把节省下来的钱为党中央购买急需品;建国后对于侄子董良埙等人的特殊要求,董必武恳切地告诉他们,共产党人没有特权、不搞特殊,“共产党人所领导的革命,和过去的改朝换代不同”[3]p126,凭借私人力量以介绍方式找工作,“那是直接违反中央的政策”[3]p161。“延安五老”始终认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秉公用权、清正廉洁,从而得到人民的信赖和拥护。

5.正身率下,以身作则。建设良好的家风,领导干部自身往往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延安五老”不仅对亲人严格要求,而且自身带头执行,从而令亲人信服,形成良好的家风。徐特立常对儿媳介绍自己的读书生活和方法,从而督促其学习。董必武在病中仍不忘看报写字,鼓励子女要积极向上,不可松懈。吴玉章则十分注重改革家乡的陋习,不仅嘱咐侄子林宇要为革新社会风气而努力,而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张处理自家的坟墓,今后改用火葬,认为“这个习俗的改变不是容易的事,不便由政府推行,但从自己做起则比较容易”[1]p140。“延安五老”以自身的高风亮节来教育亲人,不仅为当今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而且对良好家风的培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6.民主平等,孝亲敬老。“延安五老”既教育子女要孝亲敬长,又主张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反对家长制作风,充分尊重家人的意见和要求,以形成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董必武的女儿就曾通过写信批评董老性子太急,董老看后不仅没有生气,而且还反思自身错误,认为她这次信写得好,把意见明白地讲出来了。徐特立与妻子熊立诚相濡以沫、互敬互爱70载,始终对妻子忠贞不渝;他还写信给女儿徐陌青,嘱托她要孝敬其母。林伯渠也曾在信中表扬女儿林秉衡对母的孝心和对弟的友爱,并劝告她,“家庭中自然需要些忍耐说服,和睦为主”[1]p209。

二、“延安五老”重视家风建设的原因

“延安五老”的家风家教是其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历程中形成的家庭风尚,不仅来源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思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他们坚持党性修养的必然结果。

1.理论来源。“延安五老”的家风家教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家风建设的集中反映,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的家庭观。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家庭观强调家庭成员的平等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一系列著作中,都论述了无产阶级家庭的平等观。其中不仅包括男女之间的平等以期实现妇女的解放,还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平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家庭观还十分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6]p498,父母作为子女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的成长进步、发展潛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父母对子女应是既养且教,在培养子女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道德的培养,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延安五老”关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坚定信仰、不搞特殊等家风建设无疑是对马克思家庭观的继承。

2.传统继承。家风是在家庭内部成员中代代沿袭、不断演化的,具有历史传承性。中国古代素有重视家风建设的传统,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充分说明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国的家风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既有口耳相传的箴言名句,也有凝练成典的家训典籍,《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等家训家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徐特立曾讲到自己幼年十分爱读《朱子家训》,称其对自己产生了很大影响[5]p11。吴玉章的儿子吴震寰认为其父在1911年7至9月教了他很多东西,特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句话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1]p144。“延安五老”充分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的优良传统、勤劳节俭的治家之道、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以及以身示范的教育方法等,摒弃其中封妻荫子、愚忠愚孝等封建糟粕,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革命家风。

3.党性修养。“延安五老”的家风家教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家风建设的集中反映,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性修养的生动体现。党员的道德高下、行为好坏是一个政党精神面貌、行动纲领的充分体现,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党性修养看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党性修养不仅要求党员在工作中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生活中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提高个人修养,还要求他们纯正家风、从严治家,正确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公与私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榜样,从而更好地治党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家风。“延安五老”关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和公私分明、不搞特殊的家风建设,不仅与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相契合,同时也是始终坚持党性修养的结果,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家风的需要。

三、“延安五老”家风建设的历史启迪

“延安五老”的家风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经验,充满着革命家庭的亲情和关爱,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和道德情操。学习“延安五老”的家风家教,不仅能使我们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家貌,而且启迪我们在新形势下要继续传承优良家风,尤其是要强化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从严治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正能量。

1.传承优良家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良好的家风能够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对人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促使民风积极向上,使社会充满正能量。在当前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大力倡导家风建设。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倡导家风建设尤为迫切。由于在新形势下家庭模式的变更,市场经济负面影响造成人们道德观念的迷失,以及传统文化中封建糟粕的余毒,使得优良家风传承受到干扰,家风内涵也缺乏时代性。因此必须大力倡导家风建设,使国民形成信仰坚定、勇于担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孝亲敬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全社会崇德向善的精神气象。另一方面,家风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和有效载体。优良的家风建设不仅有利于个人的道德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奠定道德人格基础,而且家风建设中诸如勤俭节约、诚信友爱等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涵养必须以家风建设为载体,同时又要强化价值引领,为其注入时代活力。

2.强化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领导干部的家风连着党风政风,是社会风气的晴雨表。近年来,由于部分领导干部立家不正、管家不严,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执政地位的巩固。习近平强调,“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7]。可见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已成为党风廉政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首先,领导干部应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这是治家的前提。领导干部应坚定信仰,忠于理想,严于律己,遵守党纪国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亲情观,不以权谋私;以身作则,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而对家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其次,领导干部要树立忧患意识,重视家风建设,从严治家。为此,领导干部要认真汲取历代贤门世家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家教,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红色家风革命基因,严格对配偶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做到爱家有方、有度、有情。从而带动和辐射党风政风,营造从严治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凝聚和激发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2][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3]董必武著,董绍壬编选.董必武家书[M].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6.

[4]谢觉哉著,谢飞编选.谢觉哉家书[M].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

[5]靳贵珍等著.徐特立画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03(2).

责任编辑/陈 洪

猜你喜欢
家风建设启迪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与党内政治生态净化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探析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建设
自然的启迪
“不等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