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骑观

2017-06-13 21:02姜野
户外探险 2017年6期
关键词:死海古城沙漠

姜野

约旦,我对这个国家充满了期待,它不仅拥有佩特拉古城那样历史悠久的古迹,也有令世人称奇的死海和如火星表面一般的瓦迪拉姆沙漠,这里是水火共容的世界,这里是阿拉伯人的世界,这里是我骑行重走丝绸之路行程中踏入的新世界。

骑向死海

清晨安曼的汽车行人不多,除了多岔的道路给我们制造了一点麻烦外,其他都还挺顺利的,没多久就走出了城区。离开城区后,一路下坡,下坡路坡度大,距离长,我们时而在山谷中,时而在半山腰,骑行起来毫不费力。

离死海越来越近,起伏的山峦变成了低海拔的平原,空气中没有一丝风,时值中午,太阳的威力开始显现出来。不知何时,路边出现了大片的香蕉林。戈壁中的太阳很耀眼,加上午后的高温,让人昏昏欲睡。我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目光紧紧盯着公路的右前方,希望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死海的身影。“看,死海!”我朝身后的小武大喊,米黄色的戈壁中忽然闪现一片泛着蓝光的水面。

死海是世界地表海拔最低的地方,因死海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致使水中没有生物存活,所以人们给它起名叫“死海”。死海东侧被高大的岩石山体遮掩,山体呈赭石色,同死海的死寂相比,山坡的低谷中却长满灌木丛和一棵棵椰枣树。看似干旱荒凉的山岗,实际上地下蕴藏着大量淡水,源源不断地为绿色植被提供着生命之源。

公路与死海之间多为未经改造的野地,要么陡峭,要么禁止野营。死海海水很蓝,对岸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同样的山峦,海面波光粼粼,海浪不停地拍打着礁石,礁石上覆盖着一层白白厚厚的盐碱,仿佛是下了雪结了冰。我们一直走到死海的最南端才找到一个当地居民的住所,向他们征求意见后就地扎营。死海距离我不到1公里,但淤泥限制了我们继续走向死海,想体验死海漂浮的愿望不幸落空,但死海边村庄人的热情却给了我另外一种美妙的体验,充满了鲜活的回忆。

沙漠公路上的选择

进入约旦的第5天清晨,我和小武自在地在公路上骑着。东方的旭日冉冉升起,很快,沙漠也沐浴在一片金光之中。我戴上耳机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刻,小武远远地在前面开路,骑累了就停下来吃一口馕饼。

越是向南就越是避不开一个选择,到底是向东拐翻山去佩特拉古城,还是继续向南到海滨城市亚喀巴然后再去佩特拉?为了不再翻山越岭,我们选择了继续向南。来到一个路口时,路牌上有一个向左的箭头清晰地写着“Petra”,距离只有60多公里,佩特拉的魔力再次将我们的心勾了去,我们突然改变主意,打算今天就去佩特拉。

在佩特拉古城外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城,这是到达佩特拉前的休憩之地,它的名字叫瓦迪穆萨(Wadi Musa)。去往瓦迪穆萨需要翻山,地图上显示后一半的路都是弯弯曲曲的,显然那里全部都是山峦。这时,天空阴沉沉起了大风,想用一下午的时间顶着风进山骑行60多公里,对于我们,这是完全做不到的,只有搭车。

我们搭上了服务区遇上的一辆皮卡车。车子很快驶进山里,身后一片广袤的沙漠尽收眼底,公路像一条蛇盘踞在沙漠之中。不一会儿司机就把我们送到了山顶,上山的路坡度很大,顶部尚未铺设柏油路面,连皮卡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互相看了一眼对方,心想搭车的决定真是太明智了。

好心的司机特地将我们送至山顶,这样我们就不必费力爬山了。来到山顶就像来到了另外一个星球,周围的山体全部都是裸露着的岩石,亿万年的地质运动使岩石一层一层叠压在一起,岩石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大小不均的窟窿,看上去像是风蚀或者流水侵蚀产生的,颜色朱砂红,这种地貌在此前的旅途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是一片神奇的地带。

我和小武重新骑上车向着不远处的瓦迪穆萨骑去。虽说是已到达山顶,但下了几个坡后又需要向上爬坡,有的坡度大得惊人,只能下来推着车走上去,就这样折腾了一个多小时还没走出去1公里,好在四周迷人景色不会让人厌倦,累了就停下来抬头看看怪山、拍拍照。

这里有许多坡路是连续的,就像巨型海浪,我们像是穿梭在浪尖儿间的一叶扁舟,上去了,又下来,又上去了,再下来。我在一个下坡路上,想借助下坡的惯性和冲力快速蹬上下一个上坡。我迅速将变速器调整到最小的挡位,双脚快速地蹬踏,只听得“嘣”一声,车子失去了动力。我察觉大事不妙,下车查看,由于刚刚的操作过快,变速器超负载运转,后拨被车轮的辐条给掰断了,小武站在一旁哈哈大笑,我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故障搞得晕头转向,哭笑不得。

我们用魔术扣简单处理了之后慢慢行进,至瓦迪穆萨还有6公里,一次次试图搭车都被昂贵的“车费”吓了回来。最后,一个声称自己兄弟在瓦迪穆萨开旅馆的司机带上了我们,当然,我们还是支付了“车费”。

走进玫瑰古城

佩特拉古城,纳巴泰人统治时期的首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遗址之一。它位于约旦首都安曼以南240公里、 亚喀巴红海镇以北120公里。佩特拉,这个世界奇迹,无疑是约旦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大的旅游景点,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佩特拉古城(Petra)到底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在公元前1世纪,它成为纳巴泰帝国的首都之后,通过交易乳香、草药和香料,开始繁华起来。佩特拉古城后来被罗马帝国吞并,但这并不能阻止其持续繁荣。直到公元363年,大地震摧毁了公元4世纪的大部分城市,才开始没落。地震加上贸易路线的变化使佩特拉古城走向没落,这也是它最后被遗弃的根本原因。

到了7世纪中期,佩特拉城大部分已经荒废了,除了当地的贝都因人,其他人都抛弃了这座古城。直到1812年,一个瑞士的探险家Johannes Burckhardt 重新发现了佩特拉古城,他把自己打扮成阿拉伯人以骗取当地贝都因人的信任,当地人带他找到了“失落的古城”。之后佩特拉古城就成为了闻名西方的一个美丽而又迷人的古城,吸引了无数游客,现在依旧如此。

纳巴泰人将死去的人埋葬在了山侧错综复杂的坟墓里面,城里面还有寺庙、剧院。随后古城被罗马吞并,受到了拜占庭的影响,还修建了有柱廊的街道和教堂。除了华丽的纳巴泰人的遗迹、居民居住点和脚下将近一万年的土地之外,自然、人文、考古、地质特色都可以在佩特拉古城中看到。1985年12月6日,佩特拉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佩特拉古城也被称为玫瑰城,因为古城中大部分的建筑物上雕刻的岩石都呈现出一种美丽的红色,更为古城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来到瓦迪穆萨第二日,天空放晴,阳光灿烂,我和小武动身前往佩特拉古城。由于瓦迪穆萨建在连绵的山坡上,从城中徒步前往古城,需要一路下坡进入山谷中。

我们早早来到峡谷,顺着蛇形廊道摸索前进,廊道两侧耸立着高大陡峭的岩壁,岩壁下方被古纳巴泰人凿出长长的水渠,古城虽深居山谷,但雨水和远处的水源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城中,最终促使这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东西往来商旅的重要驿站,从而这里汇聚了大量的财富,据说“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走在这幽深的廊道中,始终无法看到前方的景观,抬头向上看,一线蓝天,下面的人犹如井底之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将会遭遇什么,莫名的恐惧感油然而生。

在不知拐了多少个弯后,忽然视线前方出现一抹亮丽的红色建筑,每个人都发出一阵赞叹,大家开始加快步伐向前走,终于来到一片空地,豁然开朗,一座漂亮的建筑展现在面前。这座建筑名为卡兹尼神庙。卡兹尼(Khazneh),意为“金库”,传说里面曾收藏着历代佩特拉国王的财富,也有人说它是一座陵墓,无论它有何用途,不可否认的是卡兹尼的造型十分宏伟漂亮。整个殿门分为两层,下层有两根罗马式的石柱,门檐和横梁都有精细的图案,雕有天使、圣母和带有翅膀战士的石像,为整个建筑增添了些许神圣的意味。

走过神庙再向前,就来到了更广阔的一片空地,这里是古城的中心,建有王室陵墓、古罗马剧院,还有大大小小神庙祭坛。这里也是商贩集中的区域,尤其是成群的骆驼和毛驴供游人骑乘。

下午,当我们将要离开时,天空又下起了雨,雨水将岩石冲刷干净,佩特拉古城独有的高贵红色显露无疑,一座名副其实的“玫瑰古城”揭下了它的面纱。

赤色月亮谷的騙局

离开瓦迪穆萨这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旅馆老板为我们叫来了一辆皮卡车,司机是老板的朋友,我们将坐这辆车前往80多公里外的另一处奇观—— 瓦迪拉姆沙漠(Wadi Rum)。

车辆行驶在山坡顶,公路被大雾笼罩,看不清四周。下山后大雾散了,狂风息了,太阳照射着沙漠,温度瞬间升高。进入瓦迪拉姆沙漠时,需要先经过一个关卡,这个关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检票,我们提前在官网上购买了景区门票,但不知为什么检票人员还向我们索要了约50元人民币的费用,它的解释是我们购买的门票不完整,而司机也表示确实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为了不耽搁时间也没有跟他争论,痛快地给了钱。司机问我们要在这里下车还是再向里进入沙漠边缘的鲁姆村,我们想这之间只有几公里路程,当下决定到村子再下车。来到村子,我们掏出之前谈好的30第纳尔交给司机,可司机执意要我们加钱,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事先谈好的价格说变就变,一番争论之后,我和小武最终妥协,司机接过钱很不开心地离开了。我们的心情也彻底被这个不诚实的司机给降到了谷底。

重新静下心来,我们骑上自行车试图进入瓦迪拉姆沙漠,但沙漠中没有铺设公路,细软的沙地无法骑车进入,就连推车前进都十分艰难,我们只好回到村子寻求车辆进入沙漠腹地。这个村子几乎所有村民都以旅游业为生,许多家庭都有几辆吉普车专门拉载游客往来沙漠。一个村民靠近我们,他给我们的价格是100第纳尔一天,约合人民币1000元,真是昂贵啊!我们找到另外一个村民,那个人给我们的价格还算合理,讨价还价最终确定为25第纳尔。有了前车之鉴,我们一再跟这个人确认25第纳尔是否包含所有提到的服务项目,确认不再有任何加收费用后我们才敢上他的车,好在这人不像之前的司机出尔反尔。

在佩特拉古城中游览时,我们就时常被经过的商贩纠缠,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你骑他的骆驼和毛驴。佩特拉古城内的所有建筑和景点几乎都需要依靠双腿爬上爬下,所以在古城内转悠一天会消耗巨大的体能。骑乘毛驴上山确实会省力很多,但作为年轻人,我们更想通过自己的双腿走上去,因而一再拒绝一路跟随的商贩。

在敦煌旅行时,当地人跟我说过,每当旅游旺季,骆驼每天需要驮着游客在沙漠中行走数次,累死骆驼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我始终拒绝骑乘景区内的动物,当然,有人会说:你不骑,我也不骑,那商贩们靠什么为生?我个人认为,我们不必担心他们怎么生活,没有了生意,他们自然会去做其他的工作。在如今游人如织的佩特拉,骑乘动物可以省些体力,或许也是为了体验另外一番乐趣。纳巴泰人给沙漠子孙留下了这座古城,不仅让世人赞叹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同时也为这些后人们的生计谋求了一条捷径。

来到约旦已经一周,经过这些遭遇,我们对这个国家已经从起初的好奇、向往变为无奈,在最后的几天里,我们一心想着赶快逃离。

我们坐着越野车来到了沙漠中的营地。走进瓦迪拉姆沙漠,眼前的景观又变了,这里是典型的阿拉伯沙漠景观,风化的巨大岩石如同城堡屹立在沙漠之中,为沙漠平缓的线条增加了几分跳跃的灵动。沙子的颜色呈橘黄色或是橘红色,艳丽无比。瓦迪拉姆沙漠靠近沙特阿拉伯,这片沙漠拥有一系列高耸的岩层、悬崖、拱形结构和峡谷,因为它像月球表面一样宁静沉寂,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月亮谷”。好莱坞著名影片《火星救援》和《阿拉伯的劳伦斯》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

行走在沙漠中,仿佛真的置身于外星球一般,在这里你可以自由发挥想象,远处山谷的岩石后是否将有外星生命走来?抬头看看天空,也许会看到人类的飞行器即将着陆,再低下头看看沙漠中自己留下的一串脚印,也许这将是“人类的一大步”。

沙漠落日的余晖稍纵即逝,夜晚气温骤降,我们驻扎在营地里,享用完沙漠晚餐钻进了各自的帐篷,大风呼呼作响,需要盖着两层毯子才能够抵御寒冷。第二天吃过早饭返回村庄,老板习惯性地问候我们:“玩的开心吗?”我俩异口同声道:“非常好!”这是在约旦最后时光中难得的舒畅。

离开鲁姆村那一天对我俩而言,是值得珍惜和铭记的一天,因为我们已经决定这是2016年骑行的最后一天了,从鲁姆到红海海滨城市亚喀巴(Aqaba),骑完最后的60公里。在这过程中,我的车子依旧不能随意切换挡位,而且一路上都伴随着“哗啦哗啦”的声响。骑向亚喀巴的路况出奇的好,一路心情都很棒,穿过一个峡谷,蔚蓝的红海如同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映入眼帘。

猜你喜欢
死海古城沙漠
古城西南两座桥
兴城古城:明朝最后的关外孤城
死海可以被“救活”吗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死海不“死”等
走进沙漠
死海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