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06-13 16:41沈小平
医学信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瑞舒伐他汀临床价值

沈小平

摘要:目的 探究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3.3%),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 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价值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血管内有脂肪、血栓、结缔组织和碳酸钙沉积,发病年龄是40岁左右,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动脉管壁增厚或者变硬,没有弹性和管腔变小等,该病的主要累及部位在主动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等,直接导致管腔闭塞,管壁破裂出血,给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1]。为此,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2~88岁,平均年龄(76.5±6.3)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6±0.8)年;观察组,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59~89岁,平均年龄(75.4±5.3)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3.2±0.9)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较好的对比。

1.2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生产厂家: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 H37022291)口服:100 mg/次,1 次/d,睡前服用;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生产厂家:南京先声東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113246)口服:10 mg/次,1 次/d;两组患者都需要连续服用半年[2]。

1.3观察指标

1.3.1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分为,有效: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患者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无效: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变化异常,临床症状未消失,病情不断的加重;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3.2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各项指标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

1.3.3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包括:荨麻疹,轻微血管神经性水肿、恶心和上腹部不适等。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核对,用(x±s)表示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等指标数据,用t值检验,用“%”表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用χ2检验,当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时,则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见表1。

2.2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见表2。

2.3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出现荨麻疹1例,轻微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恶心3例和上腹部不适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3.33%;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1例和上腹部不适1例,未有患者出现荨麻疹和轻微血管神经性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67%。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显著。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脑缺血、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具有无症状隐匿期、缺血期、坏死期和纤维化期等4个分期,主要的发病原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和肥胖等[3]。

本次研究中采用的瑞舒伐他汀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效果,瑞舒伐他汀抗炎作用较好,可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4]。在抗炎方面,该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蛋白水平,减少炎性反应的释放,抑制白细胞介素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的表达,有效降低金属蛋白酶;在内皮功能方面,可改变血管内皮中一氧化氮的依赖性,有效调节血管内皮的作用,抑制Rho蛋白质的异戊二烯化功能,进一步的激活一氧化氮合成酶;在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方面,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减少血管内膜脂质发生沉积,保护内皮细胞不受到损害,对血小板的刺激较小,进一步提高机体自由基的清除率,直接抑制患者形成动脉斑块;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有效的抑制患者的炎性反应,保护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发生破裂,抑制患者的凝血系统,提高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大的意义,可较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采用。

参考文献:

[1]杨文,刘洁云,秦雷,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621-623.

[2]冯雪茹,张婧薇,刘梅林,等.瑞舒伐他汀对中国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中膜厚度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3):247-253.

[3]吴丁烨,冯健,尤华彦,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Rho激酶活性和内皮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1):52-56.

[4]陈晓,杨敏,付睿,等.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4):2799-2802.

[5]宋燕,王汉杰,苗仁英,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体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5):1023-1025.

猜你喜欢
动脉粥样硬化瑞舒伐他汀临床价值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瑞舒伐他汀并依折麦布对ACS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