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询课堂教学机智背后的东西

2017-06-14 23:56程红兵
今日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五角星机智案例

程红兵

上进心强的老师们都爱听课,尤其喜欢观摩名家示范课。老师们特别欣赏一些名家临场应变的教学机智,啧啧称赞的同时,常常以为名家在课堂上的神来之笔,都是智慧的体现。我并不排斥智慧之说,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有的人课堂有智慧,有的人课堂没有智慧,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值得我们去追询。我们还是先看案例。

案例一:

英语课上,老师正在板书,一个学生用笔在桌上敲打起来。“英语课是不需要伴奏的。”老师的幽默逗笑了同学。敲击声悄然隐去,捣蛋的学生做了个鬼脸。这一举动也被细心的老师看到,边模仿边开口说:“make face(做鬼脸),就是这样。” 同学们意外地学了个新词组,没有人再搞小动作了。

案例二:

政治课,老师带着学生学习“货币的本质”,忽然发现有两位女生睡着了。老师说:“我本来以为货币是很有魅力的,谁知在座当中就有不为金钱所诱惑者,依然打她们的瞌睡。”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两个同学也清醒过来,开始学习了。

案例三:

音乐教师上公开课,她穿着一件漂亮的裙子,格外引人注目的是裙子上粘满了各式各样的五颜六色的五角星,学生知道,谁听得认真,谁积极动脑,谁回答准确,谁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并可以自豪地贴在自己的脑门上。意外出现在课上了30分钟时,一个五角星从教师的裙子上掉下来,被旁边的一个学生拾到了。他一颗五角星也没有,很想拥有这颗五角星,但他最终还是把它交给了老师:“老师,您掉了一颗五角星。”这是一个多好的教育契机啊!如果这时候老师能说:“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这颗五角星就奖给你!”但是这个音乐教师只是以平淡甚至冷漠的语气回答道:“噢。”说完就将五角星贴回自己的裙子上,连一声谢谢都没有。就在这节课快结束的时候,这位音乐教师的裙子上又掉了一颗五角星,拾到五角星的又是一位一颗五角星也没有得到的孩子。下课时,他也主动把五角星交给音乐教师,没有想到,这位音乐教师居然这样说:“下课了,已经没有用了,把它扔了吧。”这个孩子一下子愣住了,随后他又不得不这样做了。扔掉的是一颗五角星,同时也扔掉了一颗纯真的童心!

案例一,课堂意外出现声音干扰,作为当时的执教教师有多种选择。一种是当场呵斥,予以警告,一般来说声音会立刻中止,但是这样处理很显然有点小题大做,导致学习气氛骤然紧张。还有一种老师开口之后便没完没了,把过往这个孩子或者这个班级出现的一系列情况拿来数落一通,导致师生情绪恶化,下面的课学生就没有多少積极的情绪了。反之,如果老师充耳不闻,学生可能会一直这么敲击下去,甚至导致其他学生也会发出各种无关的声音,最终影响课堂教学。要制止,但又不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很显然这就需要老师的智慧了。老师一句“英语课是不需要伴奏的”表明了教师的态度,旗帜鲜明,但又不失温和,既让学生意识到问题,中止了敲击,又让课堂正常进行。孩子的一个鬼脸,让老师捕捉到了,顺势而为,让学生无形之中掌握了一个新的单词。这是最佳效果,得益于教师的机智,其背后是得益于教师良好的课堂心态。作家魏巍在他写的《我的老师》一文中,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回忆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的温柔美丽、慈爱伟大。“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就这么一个细节就能充分反映出一个慈祥、伟大的教师形象。

案例二,上课出现睡觉现象,这是课堂里常有的事情,特别是夏天下午的课,学生睡觉的概率很高,老师该如何处理呢?有一种老师视而不见,依旧旁若无人地自说自话,滔滔不绝地讲授重复了多年的教案,其结果就是一直把班上大多数学生都讲睡着为止,因为瞌睡是会传染的。有一种很强势的老师,一看到学生睡觉,气不打一处来,特别是当这个班级考试成绩不佳,或者是睡觉学生考试成绩不佳的时候,他会火冒三丈,顺手操起讲台上的粉笔就对着睡觉的学生投掷过去,像火山爆发一样,然后中止教学,改为“训斥式德育”。久而久之,这样的老师其教学任务总是不能及时完成。还有一种老师会走到睡觉孩子的身边,轻轻地敲击课桌面,提醒睡觉的孩子,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案例二这位老师的处理方式我以为是最佳方式,用一句幽默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也把睡觉的同学催醒过来,全班同学的神经等于都放松了一下,接下来的课师生精神饱满,课堂教学效率就高多了。这也是一种教学机智,其背后说到底是教师具有一种很好的教学心态,有一种开朗乐观的人文情怀。

案例三,看了这则教学案例之后,的确让人心里堵得慌,这位老师教学准备应该说是充分的,但是她的眼中只有教学,只有完成教学任务,眼里没有学生,全然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五角星虽然只是道具,只有在教学需要的时候使用,但是当五角星在教室里作为学习奖品出现的时候,它已经不是简单的五角星了。它已经被赋予了精神的意义,它代表了成绩,它代表了荣誉,它成了孩子心中追求的一个目标。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全然没有这个概念,非常可怕的是当她把学生的“心”丢掉的时候,她还浑然不觉!这不是技术问题,这不是教学机智问题,这根本就是文化问题,是教师的教育价值观问题,她身上根本就缺乏一种作为教师原本应该具有的文化自觉。

何为教学机智?百度上说: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比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出的能力。尽管教学机智是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但教学机智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境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我并不否认这个说法,教学机智表面看来是教师课堂里的灵光一闪,但我以为这种机智和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中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思维是课堂机智和智慧的核心。情感是课堂机智和智慧的酵母,最根本的是教师内在学养、教养、文化涵养的综合,是教师的人文情怀的外在显现,是教师教育观、学生观的外在显现。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课堂,如何看待自己,这些深层次的东西沉淀在教师的心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会显露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教师人格修养产生教学机智,教师的文化涵养孕育教学智慧。

猜你喜欢
五角星机智案例
巧摆五角星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机智闯关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机智的斑马线
“好玩”的五角星
机智的警察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机智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