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军营环境文化建设怪现象

2017-06-15 15:11卜令峰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营区军营官兵

文/卜令峰

直面军营环境文化建设怪现象

文/卜令峰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这一指示精神源于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中较多缺乏真正创新思维的建筑,如“秋裤”、“铜钱大厦”,以及各地涌现的“白宫”、“凯旋门”等。著名画家吴冠中也曾经说过,“在我们国家文盲已经很少,但美盲依然很多”,由于美盲的存在导致许多奇怪的建筑和景观。此类问题不仅存在于城市建设中,在军营环境文化建设领域也较为常见。

军营环境文化是部队战备、训练和居住等的功能载体,是一支部队精气神的体现,也是强军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与军队战斗力紧密关联。然而长期以来,对该领域的价值认知较多停留在绿化和某些具体的文化环境设施上,把环境文化设计沦为形式化、碎片化的“制作”行为,忽视了设计背后看不见的、思想上及系统性的本质规律,即部队历史、地域属性、兵种特色以及官兵行为与心理等的连接,导致有些营区环境文化设计呆板荒诞,出现许多奇怪的景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穿衣戴帽的营区建筑

我军营房设计中,为表现其使用功能,往往直接使用相关形象作为建筑的立面结构,以此表达建筑的意义。如某军事:校研究生教学楼,在楼顶左右对称竖立两顶高达几米的学位帽,以此来体现该建筑的教学功能特点。这种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创意,其低俗之处在于随意给建筑“穿衣戴帽”。简单化地把形式等同于意义,让本应和人的身体发生关系的学位帽戴在建筑之上,其效果就像马嘴安在牛头上是一样的道理,属于缺乏逻辑的强硬拼贴。

第二,啼笑皆非的雕塑创意

某营区为体现文化育人思想制作了一个雕塑,形象是用写实的方式在一本书上设计一名军人半身像,寓意读书与成才之间的关系。这座没有下半身的雕塑却被该单位的绝大多数官兵称之为“读书毁了下半生(身)”。本来寓意良好的雕塑,为何成为笑谈钥从艺术本身的规律来说,该雕塑中半身人像生硬地移植在书上,极为具象的人物在腰部以下是残缺的,这与观众对身体完整性的惯性心理相违背。由于违反了人性中对躯体完整性的基本诉求,所以才会产生强烈的不舒适感,被官兵解读成相反的含义也就不足为奇。

第三,矛盾冲突的环境元素

营区环境文化是由多种环境要素构成,如地形、建筑、道路、训练场、雕塑、宣传设施等,这些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需要处在一种既对比又协调的关系之中。然而在现实中,有些营区环境要素冲突强烈,缺少统一。如某坦克训练基地,本应模拟自然条件下的战场环境,但是该基地四周却是西式花园,中间穿插奇石花木,甚至在曲径通幽处中建造了中式亭台。这些装饰美化的景观与本应驰骋沙场的坦克在训练情境上矛盾凸显,过度柔化战场的空间特征,违背了对官兵训练的实战化需求。再如某营区从风水角度在入口处使用大量石头堆造假山,同时为体现所处省份的山川风光,在假山上设计多处微缩景观并点缀仙鹤、松柏等。然而该营区内的建筑、广场本为包豪斯风格,堆积的大体量假山与注重高效、强调实用功能的现代化营区元素冲突明显,沦为变异的景观形象。

第四,随意拆除的文化遗产

美盲还体现在对待营区历史遗产的态度上。在部队建设过程中,有的单位把营区内的老建筑视为与军队发展相矛盾,快速拆除之后在原基地建造了新的建筑。有些新的建造结果,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功能设计方面并不比历史建筑优越很多,同时却消除了建筑遗产中蕴含的该部队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这些情感信息和历史信息是部队的文化基因,是新的建筑所无法取代的。随着建筑的拆除,这些记忆因失去载体而彻底消亡。究其原因是缺乏正确的遗产价值观,单一地认为老与新是一对矛盾,固守现代化等于高楼大厦,而忽略建筑中的人情味和文化内涵。对待历史建筑的常规做法既不可将其视为博物馆中的文物,也不应废弃任其自生自灭,更不可随意拆除,而是对建筑进行科学评估,通过空间改造对其功能活化,既满足当代营区发展需要,又让建筑传承部队历史与情感信息,为军营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因此,对遗产的保护与更新不是不要发展,而恰恰是为了更好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历史建筑即使没有拆除,但改造的方式简单粗暴,缺乏专业知识,随意给建筑涂脂抹粉,结果造成另一种新的破坏。

军营环境建设的特色、风格、气派,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一支部队能否称得上文化强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否形成具有自身特色、风格和气派的军营环境。如果说一个国家的景观环境设计与该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素质等实力相当,那么对军队而言,营区景观的品质与军事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也同样有着较高程度的契合。如美军西点军校的景观设计对历史建筑的尊重、营区各环境元素的协调等,充分反映出西点精神和美军文化形象。营区环境文化是部队思想和军队意志在物质环境中的投射与载体,所呈现出的营区形象与官兵的文化状态、武器装备实力与军事理论创新水平等具有内在一致性。我军军事硬实力在进一步增强,然而反映并建构软实力的营区环境文化却明显滞后。当前该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需要在思想观念、专业设计等多个方面加以改进。

首先,树立科学观念,打破环境文化建设等于美化和装饰的认知。

环境文化不是栽花种树、石头刻字、假山造景等装饰性行为,而是以功能为前提,以宜战、宜练、宜居为重要条件,同时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环境文化的载体设计。不产生功能效率甚至妨碍部队战备训练的环境文化是一种“伪设计”,片面追求形式、缺乏设计内涵的文化载体设计是“耍流氓”。正如军报曾刊文所言,某些营区环境绿化设计过度,导致“花花草草绊住滚滚铁流”。笔者曾见过某营区主干道上的巨大假山几乎横向占据道路的绝大部分面积,势必妨碍部队的大规模通勤,属于“装饰”思维模式下的绿化和设计过度。同时,环境文化建设不是单一的绿化,而是可以与文化叠加且具有深度复合功能的系统行为。如在南海某海军航空兵新营区环境设计中,通过梳理老营区历史文脉并发放问卷调查发现,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将军林”是官兵记忆深刻的文化景观遗产,于是在新营区环境设计中植入“忠诚林”概念,这种基于战士为主体的参与式景观,既满足官兵对绿色的需求,也使之具有纪念性特征,同时又让新老营区在文化和心理上产生呼应。因此营区环境文化设计是包含地域文化、历史传统、军兵种特色等的系统性学科,而非常规层面上的装饰美化。

其次,尊重专业设计思维,减少行政过度干预。

当前军营环境文化设计中非专业的力量干预过多,某些设计沦为领导个人意志的表达,于是本应发挥概念创新的设计单位,也被迫把目标设定为使设计方案尽快让一把手满意,甚至沦为机械的绘图员。官兵是营区的主要使用者,仅顾及领导个人喜好的满足,就必然忽视营区使用主体的真正诉求。某些决策者因为自己的成长背景经历,把20世纪50年代已经过时的设计语言,直接应用到当代营区环境文化的载体设计中,就像“读书毁了下半生(身)”、“双手捧书”、“某某顶个球”等雕塑一样,忽视了不同时代官兵知识结构和文化视“的差异,这样的设计不仅得不到官兵认同,甚至起到反作用。同时,当领导的喜好通过制作和施工转化为营区现实景观时,某些景观会在不久之后被快速拆除或移位,因为与下一任主官的偏好不同。环境文化设计有其自身的学科规律,不是个人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创意,因此尊重设计学科,减少过度干预,为绝大多数官兵和部队真正需求而设计才是建构和谐营区、保障部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再次,军民融合,科学设计军营环境。

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鲜明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利用地方民营设计力量为军队服务,是军民融合中“民参军”的重要内涵。军营环境文化设计是多学科协作的结果,涉及到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艺术学、军事学等多个方向和专业门类。地方高等:校和设计单位在环境设计专业有着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许多先进的设计资源可以为部队所用。例如某炮兵师营区内有一处废弃多年的老建筑,其功能与营区发展之间错位。随着该部队官兵人数的增加与文化生活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亟须一个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场所。老建筑最初因生产需要保存有较高的空间尺度,在功能拓展上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地方设计单位将其改造成官兵文化活动中心,内部设置有电影:、演出场所、读书空间等。“过去与现代交融,才有可能看到精彩的未来”。该部队与地方设计单位通力合作,坚持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现有设施条件为基础,利用遗产活化的专业知识,充分尊重建筑原型,通过功能活化让废弃多年的历史遗产焕发生机,满足了连队文化建设需求。尤为重要的是这一设计方式延续了历史文脉,让军营文化有了可供传播的故事情节和载体,进一步增强全体官兵对部队的归属感。因此,军民融合不仅包含功能性的资源利用,更重要的是理念融合。信息化时代,我军环境文化建设应该以全球化视“,尊重设计的引领价值,充分利用和借鉴地方专业:校及设计机构的相关成果,将军事学与设计学有机融合,走深度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从而设计出既适宜部队战备训练又满足官兵行为需求且符合艺术规律的军营环境。

习主席对城市建筑问题的强调,代表了文化和艺术为谁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指导着军队文化工作者的关注方向。对军营环境文化建设的建构性批评,就是拿起设计专业的“手术刀”,剖析长期隐含在军营建设中的顽疾,把不符合设计规律、违背官兵使用需求和部队发展的根源挖掘出来,并寻找解决之道,以期实现军营和谐发展,使环境文化建设真正落实到保障部队战斗力上来。★

责任编辑:邢玉婧

战斗标语励斗志

猜你喜欢
营区军营官兵
绿色生态营区建设监督与管理探讨
信息化在智慧营区建设中的应用
部队“小远散”营区异常声音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军营里的奥运会
军营游
在军营下棋的岁月(一)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浅析现代营区智能化建设
军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