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捭阖的历史视“与战略洞察
——读韩毓海《重读毛泽东:从1893到1949》

2017-06-15 15:11刘涵喆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历史时代

文/刘涵喆

纵横捭阖的历史视“与战略洞察
——读韩毓海《重读毛泽东:从1893到1949》

文/刘涵喆

《重读毛泽东:从1893到1949》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卷帙浩繁的图书资源裹挟下,有学者曾说,一部20万字的书,若有1万字吸引人,便值得买下来曰若有100字能让人记住,就是一本值得眷恋和留存的书。而韩毓海教授这部27万字的作品,带给我的是一个周期漫长的阅读盛宴,作者以富有史诗的、哲理的、情怀的、理性的、文学的、美学的叙述,引领我走进一代伟人的精神世界,去感悟他的笑容与浩叹,他的悲怆与激越,他的伟大思想与风范。该书题材之浩大、视“之阔达、细节之精准、文思之细密、思想发现之独特,赋予我鲜有的阅读快感,其思想的丰饶与精神的营养,几乎关照了我心灵世界的每一处角落。

时代需要有温度、有质感的理论。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及理论,人们脑海里往往浮现严肃、呆板、冰冷的感觉。但事实上,一如诗人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理论的生命力不主要诞生于锣鼓的喧哗中,而是更多地产生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之中。毛泽东思想即是如此,其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来源于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深刻感知和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深切体验。从大历史的角度解读毛泽东的思想遗产、从大时代的视角重温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全世界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书很多,但韩毓海教授的《重读毛泽东》,无疑是具有时代温度和金属质感的经典读本。

时空维度与理性情感的融合贯通

回望历史,不只是采摘耀眼的花朵,更是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历史学家提出三种时间维度,即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分别对应着历史中的结构、局势和事件,其中事件只是“闪光的尘埃”,而结构才是历史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三种时间维度在《重读毛泽东》一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三个维度的交错呈现和互相印证,让人物的思想产生、发展与升华步步深入、水到渠成。诚如作者在前言中所介绍的,该书是韩毓海教授计划中的《龙兴:1500年以来的中国改革与革命》的第一卷,是在北大开设的“中国千年史”课程的最后一部分。放眼中华民族千年史、立足中国当代史来解读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使得该书一落笔就具备了足够的历史纵深感。

创造历史需要顺应大势,而书写历史则需要深谙大势。在考察了自公元960年宋朝建立到1840年,一个新千年的历史进程之后,韩毓海教授指出,举凡王安石、《适、王阳明、魏源等,这些力求翻盘的探索和努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所谓鞠躬尽瘁、前赴后继者,正构成了千年以降,中国改革与革命的星星之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了真理之道,而且也为真理传播和大道之行,创造了时势。正是真理与时势的结合,使中国一举摆脱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今天的中国,即便是普通的读者,对于毛泽东波澜壮阔的奋斗生涯也并不缺乏了解,甚至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也知晓大概,但是,我们所亟缺的,“乃是毛泽东对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那巨人式的总结、洞察、剖析和超越”,据此,韩毓海教授指出,重读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不能离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新中国成立68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而只盯着那区区10年,不要陷入小廉曲谨、自误误人的小聪明,历史已反复告诫我们“矫失以为得,则必丧其得”,必须充分认识到,当中国社会陷入一盘散沙、中国绚烂的传统亦如花雨般自行坠落之际,是自称为“地才”的毛泽东创造了一种局势,“如同春风化雨,使中国的诸子百家互相碰撞、交织、融合,使散落的传统融合为有机的整体,亦如大医打通了这个巨人的经络,而使大道运行于其中。”“毛泽东思想是千年以降,中国改革和革命思想的总结与集大成。”每当遇到历史性的种种难题,我们会习惯于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中汲取精神力量。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一本好书的诞生,必然有一个较长的工期,内嵌着光阴的力量,而作者必然睿智沉静,有足够的耐性,又不缺战略定力。沉浸在《重读毛泽东》一书中,在为作者心怀天下、强学博览的学识所折服的同时,心绪和思路更被他情感和理性交融所感染。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理性,则是看宏观的放大镜、看微观的显微镜,看历史的反光镜、看未来的望远镜,看是非的照妖镜、看自我的整容镜。

正是基于感性与理性的打通,使他的视“穿透中国,放眼世界,他的思想洞见,已经跨过了当下,回溯进历史,展望入未来。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者以犀利的政治思辨力、敏锐的历史洞察力、深沉的情绪感染力,用宏大背景与生动细节的互证,为我们展示了最具有本真模样的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也许,当历史的脚步与我们渐行渐远时,回眸一代伟人和他的战友们一同经历的苦难与辉煌,会发现,一个时代的背影是昨天对今天的嘱托,是过去对未来的昭示,它将指引和校正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以史为鉴,鉴史取势,助力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将民族复兴的国家大势不断推向前进。

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有机互动

所谓历史自觉,既包含对历史运行规律的深刻领悟,更包含对社会发展前景的主动营造。而坚定的文化自信,则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读懂世界、读透中国,决定着一个作家艺术创作的视“广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

当今世界,正处于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最大变局之中,正在从依靠实力均势维持平衡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转向倡导共同价值和利益的世界新秩序。当今中国,正攀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征程上,置身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超大规模国家快速崛起,在由大向强的关键跃升期,尤需要思想上的大觉醒、理论上的大建树和战略上的大布局,以应对来自西方“压服”和“劝服”的双重压力,直面“十面埋伏”和“八面来风”的多重挑战,作为北大中文系教授,韩毓海以著“掌上千秋史”“笔解复兴策”的自信,对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起源进行深入的探寻,他所立足的,正是对中华民族千年史的阅读与思考。

这本书以理想和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自信,讲述了大地与革命,青年与斗争,创造历史与改天换地,“我要读书”和“翻身道情”,深刻生动地解读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英雄——毛泽东,鲜明指出“我们今天重读毛泽东,必须有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那种宽阔的胸怀、远大的历史视“和包纳四宇的思想风范”。

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话语传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讲清中国发展的逻辑,光靠意识形态是不行的,还必须回到历史、回归现实,将中国建设发展的历史逻辑和事实逻辑通过通俗化的理论语言讲清楚、讲透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在一些领域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而导致失语、失声的严峻形势,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以更加接地气、更加走心的形式传播,成为亟待研究的时代课题。韩毓海教授的《重读毛泽东》一书,提供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生动样板。

通读全书,我们很容易被作者炽热笃定的信仰追随、纵横钩沉的历史思悟、细致入微的情感体察所感染感动,在历史带入感极强的叙述中,我们逐渐加深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认同、价值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下的中国,正面临着与毛泽东时代截然不同的局面和课题,但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共和国奠基者的经验至今影响、激励着我们。

经世致用,杜绝空论,是我们应当永远保持的良好学风。追求“学问与国家共命运”的战略研究专家张文木教授曾说,医生的话在家里总是比媳妇的话管用,是因为医生的话多关乎生死,而媳妇的话则多关乎感情。文章同理。好文章当直奔民族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兴衰成败。

学者王开岭认为,一个作家,能不能在精神和行动上与时代缔结一种深刻关系,决定其作品的气象和格局。一个好作家,首先是赤子,要发现时代的任务,关心共同体的遭遇和命运。鲁迅先生之伟大,正因为他对义务的理解,即“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为中国读书、为人民服务”,这是韩毓海教授笔耕不辍、文章经世的责任担当,通过这部必将传世久远的作品,他不仅展示了一名学者之于社会与时代的价值与精神业绩,更将一代伟人毛泽东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形象风范展现给世人。我们筚路蓝缕的先驱和精神导师,是他以思想和实践铸就的不朽华章,点燃了后来者的心灵和眼睛。历史没有终结,而今才是迈步从头越的时刻。1954年,毛主席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说:“我们正在做我们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这意味着,只有了解自己的前人走过的道路,只有了解我们前人的事业,才能更为深刻地了解我们当下的使命和任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韩毓海教授的文字,读懂毛泽东。★

责任编辑:王前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历史时代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新历史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闪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