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是如何迈入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单位的?一个记者眼中的东营方圆模式

2017-06-15 14:04牛法升
资源再生 2017年5期
关键词:方圆标准化经济

记 者/牛法升

方圆是如何迈入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单位的?一个记者眼中的东营方圆模式

How does Fangyuan enter the national circular economy standardization demonstration unit?

记 者/牛法升

近日,国家标准委、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等26家单位开展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的通知》(国标委工一联【2017】23号),方圆公司被列为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单位,获批开展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工作,积极向国内外推广方圆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这也是自2011年国家开展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以来,全国批复的第一个示范单位。

一、方圆模式在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中脱颖而出

在为期三年的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创建过程中,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在创建工作前期先后接触了山东省内所有国家试点创建单位和省外部分试点创建单位,了解了各试点创建思路和理念,进而对比总结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标准化模式。工作组成员一致认为:方圆公司所创建的冶炼循环“6+1”模式,相对于其他试点单位,具有十分鲜明的“循环+标准+推广+活力”特点,也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回顾和梳理创建思路过程中,大家对这一模式的预期充满了信心。

1.方圆模式完整地诠释了循环经济的要义

在方圆模式中,五条循环经济标准化产业链和辅助标准化链,彻底榨干了投放到方圆熔炼炉的每一千克矿料中的所有物料的价值,产生了五个九的纯铜、四个九的金锭银锭铅锭、精铂精钯精镍;硫铁自热熔炼后所产的高温高硫烟气没有一丝逃脱,被蒸汽发电组吸收发电后,脱硫转化成了国标一号硫酸;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上,铜精矿在生产工序中难免产生一点污酸污水,而方圆公司独创的、荣获行业科技一等奖的污酸污水处理技术早就虚位以待,将污酸污水转化成了一号硫酸和生产补给水;落到方圆公司的雨点也难以跑掉:各个工业园都有生态水池,回收雨水用于生产补给水,同时将散落在厂区的矿物粉尘冲刷富集到水塘。被层层工艺抛弃的灰渣,经公司渣选工艺处理,选成精矿,看似毫无价值的尾渣,最终成了隔壁水泥厂的上等原料。

难能可贵的是,在其他园区,打造一个循环经济产业链需要多家企业参与方能完成一个大循环,而在方圆,这个大循环流畅自如、生生不息。

2.具备国家试点工作的可推广性

因方圆模式所囊括的技术创新要素具备产权自主、产能调整灵活、应用领域广泛、局部工艺可拆解应用等优点,在实际生产中的节能环保、高效利用的特点易被复制、推广,能够短时间内实现节能降耗、转型升级的目标。这与其他试点只能模式演示不可技术推广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6+1”模式中的任何一条链,都可以自由拆解、复制推广,从节能减排、处理污酸、稀散元素综合提取、提高熔炼金属回收率等方面,可帮助相关生产企业有针对性地突破节能减排瓶颈。

同时,方圆模式还通过方圆科技这个平台进行广泛推广和宣传,不仅在全球铜业内成功复制了方圆模式,还将无碳冶炼、两步炼铜、吃干榨尽等新型理念快速传向海外,激起了行业内对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降低资源消耗新技术开发的热情。

3.工作模式的活力在传播与发散

方圆冶炼循环“6+1”模式自创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这里几乎每天接待一批参观考察团队,其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冶炼专家、学者,也有观摩循环经济标准化的园区建设者,相关企业派出的专业考察团更是纷来沓至。这备受瞩目的背后,是方圆模式对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与展现;方圆模式在运行中,依托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手段在提升计价元素回收率、综合回收稀散元素、烟气变废为宝、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等方面,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用实践诠释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利国利民利企之良策。

从2012年起,通过方圆模式国家试点三年的创建,这里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阴极铜)提升了9.5个百分点,超过世界先进水平90kgce/t,达到86 kgce/t;万元产值能耗提升了15.4个百分点,万元产值水耗提升了39.9个百分点,分别为国家标准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二氧化硫排放量仅为环境保护部提出的清洁生产标准一级指标的四分之一,单位产品COD排放量仅为国家标准的二分之一;通过提高资源回收率、回收废气废液和余热发电等手段,三年的时间里,五条产业链及辅助链条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累计达91643万元,采用循环经济技术标准输出的模式,为公司直接创造经济效益4554万元。

4.标准化工作既扎实有效又引领提升

方圆公司所在的园区是国家高新产业标准化示范区,拥有东营市标准转化办公室、黄河三角洲标准服务中心等专业标准化机构,区内企业在各自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在此背景下,方圆公司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建设,承担山东省标准化重点项目,以及参与TC243等项工作,把企业标准化扎实推进到了一个更新的层次,形成了经营管理、工作流程、安全环保、产品质量等全面标准化的企业氛围。特别是在员工的生产理念和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上,方圆公司上上下下已经逐步从传统的业态走了出来:从卖服务卖装备转为卖技术卖标准;在企业产品标准、节能减排标准上也都形成了国家行业标准领跑者的态势,为企业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提升铜冶炼工艺水平积蓄了足够的能量。在试点期间,公司制定了工作、管理、技术标准490余项,修订企业标准300余项,主导起草国家标准3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14项,主导起草山东省地方标准1项,主导起草联盟标准1项。其中,方圆冶炼循环“6+1”模式包含的49项标准,从工艺装备、操作技能到流程管控、工作指导,形成了管理、创新、循环的闭环,用标准的语言诠释了大循环的清晰轮廓。

二、国家示范区评审专家点评方圆模式

在对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铜及铜材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验收时,来自全国的评审专家对方圆公司赞不绝口,这是源于公司对传统冶炼行业观念的颠覆。当专家们踏入方圆厂区时,映入眼帘的是杨柳依依、绿荫成行,仿佛步入生态园林之中;进入生产车间,没有传统冶炼工厂烟雾缭绕的烦躁,反而是清风徐来的舒畅。这给了专家们极大的视觉与嗅觉的冲击:大家对于冶炼行业普遍存在的烟尘与气味早已司空见惯,可是当这些东西都没了的时候,反而让人觉得惊奇。其实这个惊奇正是循环经济模式的典范——方圆模式最令人神往的:清洁生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

无碳冶炼、闭路循环、吃干榨尽、标准化模式等方圆理念让评审组专家们彻底颠覆了对传统冶炼行业的观念。在验收总结会上,方圆公司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赞许,大家一致认为:方圆已经将循环经济理念在有色冶炼行业完美诠释,今后应加快宣传和推广,让这种新型冶炼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惠及行业和社会。

说起这些,不能不提到山东省标准化专家对方圆模式的高标准要求。在国家试点验收结束会上,国家试点评审组专家公布方圆公司最终以103分高分通过国家试点创建、工作组成员们还在欢喜庆贺的时候,这种“小喜悦”马上就被刚刚出席完山东省标准化高端论坛(东营)赶到现场的山东省质监局标准处郭大雷处长给打消了。这位知名的标准化专家在会场严肃的告诉大家:“方圆公司创建的这个模式,应该是拿满分的,这个模式承载着山东创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的高度,如果拿不了满分就算是不及格,创建工作人员还需要站在更高层次继续总结提炼……”这一番话长久地萦绕在每一位创建工作组成员的心头。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确,我们还在路上……

三、推广方圆循环经济标准化是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途径

在谈到这项工作中的体会时,有关负责人说,循环经济是主体。这一点尤为关键。在创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中,大家也是在实践中逐步领悟到一点,那就是:发展循环经济标准化事业,必须以循环经济为主体,并通过两翼驱动——科技创新持续提升和标准化固化来实现模式的科学性、创新性及完善性。

由此,方圆确定了“吃干榨尽,闭路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主体方针,围绕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圆底吹熔炼技术,明确了氧气底吹无碳冶炼、冶炼余热余压发电、冶炼烟气制酸、污酸污水处理、稀贵稀散综合提取、以及由渣选、雨水收集等构成的辅助链条等六条循环经济标准化产业链。

在这套循环经济产业链中,废气、废液、废渣、废热“四废”得到高效回收利用,全部实现资源化、可控性。并随着技术标准的提升,低能源输入与高效率的热平衡,使得整个标准化产业链体系彻底贯彻了“3R”原则。各类循环经济指标结果,如铜精矿冶炼能耗指标、阴极铜能耗指标、铜元素综合回收率指标、单位产品二氧化硫排放量指标、万元产值水耗/能耗指标等都达优,领跑整个行业。

在谈到实现这项工作的具体途径时,方圆的决策者告诉记者:科技创新与标准固化为两翼。记者深深感到,在方圆模式中,新技术应用在循环经济工作中不仅为节能减排最优化提供了路径,还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的各项指标;而标准化的固化,又将这种高科技循环经济方式变成模式化的一个完整框架,具备了可推广性。作为一个复杂的标准化体系,模式的各个环节,时刻受到技术创新的冲击,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同步机制下,方圆模式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性有机体,伴随着方圆生生不息的技术革命,深化了循环经济标准化体系的属性。通过科技创新与标准化这“一动一静”的两翼助推,方圆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生机与活力始终在动态中不断嬗变和完善。

据方圆的决策者透露,他们将以方圆两步炼铜新工艺为核心,筹划资金支持,努力完成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业基地建设,依托方圆科技这个平台,在全球同行中推广这一模式。至于如何下手,他们是这样考虑的:首先要全力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业示范基地。在示范单位创建期内,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底吹炉无碳冶炼新技术展示项目,建立起具有全国典型性的工业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基地、创新基地和教育基地,向社会各界展示节能减排及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总结,在媒体平台发表相关循环经济标准化实践经验、学术论文,向社会倡导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此外,还要让方圆标准“走出去”,惠及行业。他们将通过方圆科技,进一步做好方圆模式应用工作,努力将方圆模式市场化、国际化,在全球开展模式推广服务。积极争取国家循环经济项目政策支持,通过争取项目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扶持、政府引导与推介,立体式展现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

猜你喜欢
方圆标准化经济
十月打了霜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大禹治水
撞不周山
标准化简述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方圆十四行(外一首)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