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中之王”助力扶贫

2017-06-15 18:25张川闽游笑春
红土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洪山羊肚开源

张川闽 游笑春

“菌中之王”助力扶贫

张川闽 游笑春

屏南县岭下乡开源村坐落在闽东第一高峰东峰尖的西南麓。由于藏于群山之间,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保留着完整的山村景趣。

在开源村分水头村口,有一栋拔地而起的现代建筑,与村里的黄色夯土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这是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省检察院的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洪山与宁德市人大代表、屏南田觅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慧君共同建设的田觅农场,全省首家引种羊肚菌成功的企业。如今,有着“菌中之王”美誉的古老菌类羊肚菌,正让开源古村有了新的生机。

吴慧君介绍成功栽培羊肚菌的情况

洪山(右)现场了解羊肚菌生长情况

成功引种“菌类软黄金”

羊肚菌上部呈褶皱网状,纹理似蜂巢,乍一看形若羊肚,故而得名。《本草纲目》记载:“羊肚菌,性平、味甘,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头晕失眠皆有奇效。”今天的人们发现羊肚菌还具有美容养颜、抗癌防癌的功效,称之为“菌类软黄金”。

营养和药用价值远超冬虫夏草、灵芝的羊肚菌,对生长条件的要求相当苛刻。目前,全世界仅有几个国家生长有少量的野生羊肚菌,产量稀少,采集十分困难;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等地。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北大同学邀请我去四川为他的企业拍摄宣传片。他花巨资将四川省农科院历时27年研发成功的羊肚菌仿野生栽培技术买了下来,并已成功投产。我得知屏南也适合种植羊肚菌后,马上叫他给我寄菌种来,在多个不同海拔、不同土壤环境的土地上试种。”吴慧君说,2015年11月,她在田觅农场建立占地6亩的羊肚菌种植试验基地,2016年3月成功出菌。

吴慧君介绍,人工栽培的羊肚菌与野生的品质基本一样,而且栽培周期短、效益高、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大一点的羊肚菌刚采完,小一点的又长了出来,一茬接一茬,鲜菌亩产可达200公斤。鲜菇还很畅销,市场批发价1公斤160元,每亩效益在2万元以上。”

目前,田觅农场向全国各地推出的羊肚菌产品供不应求,羊肚菌精深加工的研发也在进行中。

培训鼓励贫困户种植

田慧君选择屏南岭下乡作为基地,推广种植羊肚菌。这里平均海拔900-1200米,森林覆盖率67.6%,属高山气候,夏季炎热期极短,且没有超过28摄氏度的暑热期,非常适合羊肚菌的生长。

派驻开源村的洪山,也是引进羊肚菌的倡导者。洪山在驻村初期就提出“兴建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建设森林人家”的发展思路,羊肚菌是其引进田觅农场后开发的第一个产业项目。项目以“村集体+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运作,带动18户贫困户种植羊肚菌。这些贫困户大多家中有残疾人。如,陆斗光患帕金森症,其儿残疾,儿媳智障,一家4口,仅1个劳力,被纳入田觅农场精准帮扶的对象。羊肚菌的生产期是当地农闲时节,农户可以流转土地等方式入股参与种植和分红,也可以到基地务工赚钱。对种植羊肚菌的贫困户,田觅农场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种苗,并统一保价收购产品。参与种植的贫困户每户年收入可达约1.25万元。

田觅公司员工在加工晾晒羊肚菌

洪山(中)鼓励扶贫户张久球(右)发展生产

吴慧君计划在岭下、路下、双溪、棠口等乡镇分别设立种植基地,选育不同品种。300亩基地都在当地成立合作社,发展贫困户为社员,并为每个合作社培养2-3名技术骨干。

引导农业转型显活力

除了栽培羊肚菌,2014年注册成立的田觅农场还为开源村引进了黑嘴鸭、竹林玉米鸡等品种。“我们实行先试验后推广,引导农业转型,利用古村房屋和闲置土地发展种养业与乡村旅游业,打造品牌,壮大自己,带动农户,展现山村新活力。”在吴慧君的计划里,田觅农场将成为一个以高科技农业种植为基础,以旅游观光、文化产业为发展方向的综合性园区。

吴慧君口中的乡村旅游,是田觅农场规划建设的神农文化科普园和军旅生活体验园。走在开源村,部分古屋已经被改造成射击哨塔、旅社、农家乐等,还有供游客玩射箭游戏的一大片空地。

“我们还在与知名的艺术家接洽,为田觅农场打造一些雕塑、绘画等艺术品,同时,也会整合当地的民俗文化精华,在农场里展示。”谈到未来,吴慧君信心满满。

(作者单位:屏南县委报道组)

猜你喜欢
洪山羊肚开源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百年洪山香 幽幽复异彩
一缕青烟 一味馨香
野鸡岭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洪山桥右幅桥2018年12月1日夜间通车 新旧桥将完成“接棒”
大家说:开源、人工智能及创新